“战时须作平时看”
刘 静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大举进犯,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相继失守,华北、华东大片国土沦于敌手,中国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而且,侵略者所到之处,文化教育机构便成为他们的重点攻击对象。许多学校毁于炮火,损失之重,难以计数。
1937年7月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抗战声明
全面抗战后,社会各界开展了一场战时教育大讨论。许多人认为,因为国家处于非常时期,必须变更教育制度,以配合抗战需要。他们主张,高中以上学校应予以改组或停办,学生应征入伍;初中以下学校则必须改革课程,缩短年限。随着上海、南京失守,这种论调更是甚嚣尘上。同时,许多教育界人士如李公朴、王星拱等认为,战时教育绝不是取消学校,“要青年们都上前线去”;办教育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即使在战时,正规教育还是应该维持的。他们的主张对国民政府的战时教育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
国民政府经过“详加考虑”,认为抗战既然是长期的,各方面的人才,直接的或间接的都是抗战所需要的,“为自力更生抗战建国之计,原有教育必得维持,否则后果将更不堪”,所以决定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作为战时教育方针。虽然适应抗战需要,要采取一些临时措施,“但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其主旨”。这一方针是蒋介石在193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会议上正式提出的。他说:“我们也不能说因为在战时,所有一切的学制课程和教育法令都可以摆在一边;因为在战时了,我们就把所有的现代的青年无条件的都从实验室、研究室赶出来,送到另一种境界里,无选择无目的地去做应急的工作。……我们需要各种抗战的干部,我们不能不在通常教育系统之外去筹办各种应急人才的训练。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各门各类深造的技术人才,需要有专精研究的学者,而且尤其在抗战期间,更需要着重基本的教育。”“我们这一仗,一方面是争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是要于此时期中改造我们的民族,复兴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当看到战后。”
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在“战时须作平时看”方针指导下,国民政府及教育界对正规教育做了许多改革。主要有:
第一,在学校里,加强民族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思想。
第二,调整文理科比重,重视实用科学,加强军事教育。
第三,安排学校的迁移、设置。高校战前108所,迁移的有52所。同时为了安排战区学生,政府办了几十所国立中等学校,并于1938年开始颁行贷金、公费制度,以救济贫困的学生。
第四,统一制定课程表,统编教材,审定教员资格,以保证教育质量。
国民政府按照“战时须作平时看”方针,在实施上采取了诸如以上的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战时国统区各级教育的发展。例如,从1938年到1945年,高等学校数目及学生人数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尽管环境恶劣,许多高校学术气氛依然很浓厚,并且培养了大批学术人才。在中等学校方面,学校和学生数量也有很大提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教育的独特规律。“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是符合这一规律的。事实上,在此方针指导下的战时国统区教育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倘若战时学校教育真的变成了“干部培训班”,或干脆撤销,即出现一段正规教育的真空,那后果真的是不堪想象了。因此,从对中国发展的长远影响来看,这一方针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把“战时须作平时看”作为战时教育的方针,其所要维持的正常教育,也是国民党政府所一贯推行的“一个政府,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教育。通过“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方针,政府就可以加强对学校教育的控制,限制广大师生抗日的民主与自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