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警策略的确定

预警策略的确定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预防是减少和避免学生违法犯罪的第一道“屏障”。预警信息处理与快速预警系统的核心部件是“预警信息处理器”。预警信息的收集,是整个预警机制的基础和关键。二级“黄色”预警主要针对那些有可能演变成违法犯罪的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不良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为“较紧急”,学校要在第一时间向教育局分管领导报告。预警信息发布时,紧随其后的就是实施应急方案。

二、预警策略的确定

根据对学生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轨迹、“可预警性”与最佳预警切入点的研究,我们确定了“综合预防、快速预警、应急干预”的预警策略。

(一)综合预防:为全体学生的“安全而健康的成长”保驾护航

综合预防是减少和避免学生违法犯罪的第一道“屏障”。有效的预防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犯罪免疫力”,因而可以从源头上杜绝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生物学意义的“机体免疫力”,是指机体识别、警惕和抵御“抗原性异物”(如入侵的病毒、细菌等),以维持体内生态平衡的能力。笔者所谓的“犯罪免疫力”,是指学生识别、警惕和抵御各种不良的犯罪性诱惑的能力,亦称“犯罪抵抗力”。具有“犯罪免疫力”的学生,一旦遇到不良的犯罪性诱惑,就会马上启动心理防御机制,激活全身的“犯罪免疫细胞”,排除不良因素的诱惑。“犯罪免疫力”是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组件之一,它由犯罪识别能力、犯罪防御能力、犯罪警觉和预警责任意识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犯罪免疫力”形成于人的社会化过程,通过成人的教育感化、同伴的交互影响和自己的亲历感悟,逐步构建出抵御违法犯罪的心理防线。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心智尚未成熟,“犯罪免疫力”正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学校德育促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犯罪免疫力”。

(二)快速预警:为“免疫力缺失”者启动“按钮”

如果综合预防这道“屏障”出现了疏漏,那么,肯定会有一些“免疫力缺失”的学生在社会不良因素的引诱下误入“泥潭”。所以,我们就要构筑第二道“屏障”,把那些“免疫力缺失”者列为我们的重点监测对象,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进行监控,分析各种不良的迹象和“先兆”。一旦发现他们可能制造违法犯罪事件,我们就马上启动预警“按钮”,对事件进行快速预警,提前进行“有效的、阻断性的干预”。

img28

图6 “预警信息处理与快速预警系统”工作模式示意图

预警信息处理与快速预警系统的核心部件是“预警信息处理器”。在确定预警对象之后,它的运行包括预警信息的收集、预警信息的处理、预警信息的确认与预警信号的快速发布等步骤。

img29

图7 “预警信息处理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预警信息处理器”有一个附属的反馈功能:如果对某一违法犯罪事件的快速预警获得成功,那么,系统将顺利返回到起始环节;如果对某一违法犯罪事件的快速预警宣告失败,那么,系统将根据失败原因返回原路检查,从中汲取教训,以提高今后的快速预警质量。

1.预警信息的收集

预警信息的收集,是整个预警机制的基础和关键。能不能发挥预警机制的本质功能,做到快速预警、提前介入,主要就在于信息的收集是否及时、准确。预警信息的收集,主要抓两个方面:

(1)制度化。班主任、科任教师、生活指导老师通过严格的课堂、就寝点名制度,对学生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班主任每学期要定期家访,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情况,并特别关注学生的朋友往来情况、家庭或个人所遇到的重要事件,发现异常的,及时分析并采取对策。

(2)有重点。那些思想有困惑、心理有障碍、行为有异常、家庭有特殊问题的学生,都要被校方特殊关爱。那些有违纪违规行为和违法犯罪苗头的学生,他们的各种背景资料与动态信息,都会被汇总、筛选,分类登记到预警档案里。老师将对他们进行跟踪指导,防止其违法犯罪。譬如,上课萎靡不振、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的学生,可能提示他有网瘾;家里不富裕、却突然大手大脚花钱的学生,可能有偷窃、抢劫、敲诈等行为。这种异常的行为,就是我们要收集的犯罪“先兆”。

2.预警信息的处理

按照“全员预警责任教育”的要求,如果发现有学生在上课、就寝时“非正常缺席”现象,班长、寝室长必须在第一时间向老师报告,老师应立即展开调查,摸清学生的去向及其原因。校园内发生学生不良事件,发生之前和发生之中,知情者、目击者有责任马上报告职能部门。校外发生学生不良事件,发生之前和发生之中,校外预警监测点的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家长、师生中的知情者和目击者,都负有预警责任,一旦知悉可能发生不良事件,应立即在第一时间报告。

学校“预警应急援助指挥中心”接报以后,即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轨迹和恶变可能性进行评估,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和各种可能的演变线路,确定最佳的预警切入点。

3.预警信息的确认和预警信号的快速发布

在可能发生不良事件的信息得到确认时,学校的“预警应急援助指挥中心”应立即启动预警“按钮”,根据事件的不良程度与紧急程度下达指令,实施相应级别的预警应急援助方案。

预警的级别分三级(蓝色预警)、二级(黄色预警)、一级(红色预警)。三级“蓝色”预警主要针对那些需要特别关注的违纪违规行为,不良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为“一般”,学校可以自行处理。二级“黄色”预警主要针对那些有可能演变成违法犯罪的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不良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为“较紧急”,学校要在第一时间向教育局分管领导报告。一级红色预警主要针对违法犯罪行为,不良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为“紧急”,学校要在第一时间向教育局分管领导报告,教育局将根据需要通报相关部门,请求公安、政法、街道(或乡镇)协同应急。

(三)应急干预:挽救学生于违法犯罪的边缘

预警信息发布时,紧随其后的就是实施应急方案。应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事前介入、事发救助”。所谓“事前介入”,是指尽早介入不良事件的发生过程,争取在未酿成严重后果时阻断违法犯罪的行为,把学生从违法犯罪的边缘“抢救”回来。所谓“事发救助”,是指违法犯罪事件发生时,要紧急实施现场救助方案,以降低暴力性违法犯罪案件发生时的伤亡程度。

(2006年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优”成果评比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