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胖妈妈”QQ热线设立的由来
(一)职校生心理分析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以下简称职校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职校学生是未来中国经济建设主战线的生力军,也是高中等教育接受者中一个特殊群体。因为他们同时面临着求学与就业的双重竞争压力,加之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鄙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倾向。因此,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或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校生的学习心理问题
其中厌学心理是最为常见的情况。
厌学心理:造成职校学生厌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造成的学习上怕吃苦,基础打得差,随着功课加深难以跟上,产生了厌学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在职校学习要求不高,认为只要挨到毕业能找份工作就行。现在社会上存在上岗就业难的思想影响了学生,很多职校学生看轻自己,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某些学校教育方面出现问题,有的教师明显的厌教情绪,认为职校生难教,基础差,纪律也不好,教师的厌教加深了学生的厌学心理。
2.职校生的情感心理问题
冷漠心理:因为在初中阶段老师关爱的“阳光”照耀到他们身上的时间不仅短而且热量少。因此不少职校生的情感非常冷漠,他们往往对他人怀有一定的戒心甚至是敌意,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漠不关心,有时近乎“冷酷无情”,在集体活动中,他们常常会冷眼旁观,置身世外,给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感觉。其实仔细探究其实质,职校生的这种冷漠心理,是他们多次遭遇严重挫折之后的一种习惯性的退缩反应。据国外心理研究专家说:不少职校生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
3.职校生的个性心理问题
自卑心理:这是职校生意志方面的异常表现。自卑心理是个体在外界的消极暗示下,由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而引起的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的外在表现就是看轻自己,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部分职校生由于长期处在被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听到的是指责和不满,常常看到的是歧视的眼光,因此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表现。甚至产生形成狭隘、妒忌、暴躁、孤僻、抑郁、怯懦、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边缘性人格”、“双重人格”、“物化人格”、“异化人格”。
4.职校生的人际心理问题
自我心理:由于职校生正值成人阶段,他们的思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他们对很多事情总是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渴望被承认已长大。心理专家指出:“被人认可是每一个人的基本需要”。而在父母的眼中,他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因此职校生往往会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利益;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却很少去考虑尊重别人;希望索取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但不愿意去真诚地关心帮助别人。不少职校生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遇到事情常会自我主张,不冷静,加上缺乏社会经验,从而产生一些冲动、考虑不周到的行为,职校生有事情喜欢私了,不愿意让学校知道和处理,产生了一些如敲诈勒索、打架斗殴等现象。同时还滋生了自私自利的心理。
逆反心理:由于在家庭生活中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一些职校生习惯于随意支配、指使别人,进入职业学校后仍然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但现实情况正相反,许多独生子女职校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正是缺乏合理正当的表现机会,一些职校生就试图通过逆反的或对立的角色和行为如恶作剧、故意捣乱、夸张炫耀、标新立异、逆反言行等表现来突出自我的存在,设法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以此获得异常的自我满足感。
5.职校生的择业心理问题
矛盾心理:择业就业是当前职校非常关心、特别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择业就业是职校生人生道路上的一项重要抉择,伴随着这种抉择而来的往往是兴奋、紧张、忧虑混杂于一体的矛盾心态。
(1)择业依赖退缩心理。虽然现在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但许多职校生还是寄希望于学校或家长帮助自己解决就业门路。不少职校生在内心深处还是惧怕或不愿意自主择业,更缺乏创业精神和能力。
(2)择业紧张焦虑心理。能不能顺利就业,成为许多职校生的一大“心病”。一些职校生担心自己学历低,专业技能水平低,害怕“毕业就是下岗”。因此表现在心理情绪上有点紧张焦虑。
6.职校生的性心理问题
骚动与困惑心理: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期的性欲望比作火药库,如不加引发,保管得当,则能够保持平静,相反,则可能引起强烈的爆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目前实际情况看,伴随着男女两性身体形成的变化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处于青春期的职校生,性意识和性情感已经开始萌发,希望多了解性的知识,但又怕别人发现或讥笑。因此性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给职校生带来所谓的“青春期骚动”和“强烈的性困扰”,产生不少性心理问题。
(二)职校生心理疏导的迫切性
1.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信托给医生,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把子女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自学校诞生之日起,实际上就已经出现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改革开放和剧烈的社会转型,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规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002年8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又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应该说,职校学习时期是职校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的时期,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关键时期。心理教育在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职校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2.社会和谐稳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宁波市把职业教育的发展宗旨确定为:服务于人的发展,服务于学生的就业,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职校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社会群体,应该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然而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有心理障碍,我国患心理疾病最多的是学生,占27%,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16~25岁,占49%。就职校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由于他们的心理障碍没有得到及时地、有效地疏导,一些职校生已步入了违法犯罪的边缘地带,更为揪心的是有的职校生已经身在“高墙之内”。以绍兴市越城区法院为例: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该院公诉部门共审查起诉在校生被告人83人,其中职校生为57人,占68.7%,另有6名职校生因犯罪情节轻微而不起诉,可见,职校生犯罪已成为在校生犯罪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违法犯罪现象呈逐年递升趋势,这不仅直接危害了公私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而且还严重损害了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和声誉,同时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了极大地摧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因此职校生的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迫切。
(三)虚拟情境与心理沟通平台的找寻
21世纪以来,我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的生活正在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而作为社会中最活跃而敏感的青少年群体,他们对网络的接纳更是空前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7月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年轻化特征明显,18岁以下网民所占比例已达到17.7%,中小学网民更是占全部学生网民人数的46.2%。因此利用QQ热线的心理疏导形式,就成为了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它通过虚拟情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新的心灵沟通的平台。我们曾经围绕职校生遇到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困惑时,会选择什么渠道或对象倾诉的问题,做了一项调查。(详见表1)
表1 倾诉对象(渠道)问卷调查表(共18925人)
图1
此外,我们还对全校1752名学生进行过另一项调查,即当遇到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困惑时,是否会在网络上倾诉,具体结果见图1。
通过以上图表我们不难看出,当遇到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困惑时,有相当部分的职校生会选择通过网络渠道或与网友交流沟通。其实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以下两个:
(1)地位的平等性是网络空间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抛开了显示社会的种种约束和限制,不存在等级贵贱之分。这也给了正值成长发育期的职校生一个平等交流、展现个性、实现独立的大好环境。
(2)网络的开放性既可以使学生畅所欲言,无所不谈,任何想要发表自己见解的人都是开放的,又由于开放性的特点造就了倾诉对象的多元化,从而可以获得来自四面八方的心灵后援团。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学生钟情网络、钟情QQ的这种心灵突围的默契形式,因此开展QQ热线的这种心理疏导形式就有了必要,这也正是QQ热线设立的由来。以“胖妈妈”命名主要是考虑这个名字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容易和学生拉近沟通的距离,同时,也让学生产生对接线教师的信任感和亲切感。另一方面,“胖妈妈”热线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结合核心接线教师邵莉老师本身的形象,所以就以“胖妈妈”来命名QQ热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