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园心理剧剧本写作散文化的结构

校园心理剧剧本写作散文化的结构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校园心理剧它是发生在校园内的,围绕学生问题的展开,创作上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接近于戏剧中的散文化结构。校园心理剧的散文化结构最突出的特征是“形散神聚”,具体表现有二:第一,校园心理剧题很广泛,涉及学生学习上的方方面面。通过这次对校园心理剧剧本写作系统化的初步探索,在实践上再总结经验,指导剧本写作,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增加一道别致的风景。

四、校园心理剧剧本写作散文化的结构

校园心理剧作为一种“剧”,结构上受“剧”的限制。由于受到舞台时空的限制,戏剧作品对结构的要求很高,好的戏剧结构是戏剧作品整体和谐的基础。

而校园心理剧它是发生在校园内的,围绕学生问题的展开,创作上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接近于戏剧中的散文化结构。顾名思义,它的特征与散文结构的特征密切相关。它接近于形散而神不散、不注重故事情节而讲究真实自然的散文式结构。

建房子前,总是要预先把房子的图纸画好,等到建房子的时候也是先把房子的框架一层层搭好,然后再往里面填充砖瓦。同样,在写剧本之前,对整个剧本的结构也应该了然于胸。

(一)散文化的情境营造

校园心理剧在舞台的具体的情境下,以情境为线索,个体的心理冲突、心理问题的产生得以激发,而且随着所呈现的心理问题以情境的变化而发展,逐步向观众揭示心理问题的发展、变化规律,让观众逐步走进当事人的内心,了解心理问题发展的情境因素。

1.营造情境的任务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时代特点;这可以也可以用旁白来说明,也可以通过演员的语言和动作体现出来。引出全剧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2.营造形式

可以以开场演员的说明和旁白导入,也可以情节引出,通过演员一连串的动作来暗示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

(二)散文化的情节铺陈

散文化情节具有散淡性的特点。它也需要一定的情节,不过,它所依赖的不是情节的生动,而是情绪的积累,它不需要戏剧式那套结构样式,需要的是有助于情绪积累的结构样式,即场面的叠加。它不是情节发展的高潮,而是情绪积累所造成的高潮。

1.问题的解决

在编写校园心理剧时如果只重视故事情节,忽视通过校园心理剧使所有参与者学会解决心理问题的应对方式这一关键环节,这样并不真正了解它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用,结果导致了校园心理剧只是表达学生问题或心声的一种途径。这样最大限度上的也就是宣泄一下情绪,寻求一下共鸣和理解。

这样的校园心理剧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所以,要先充分发挥校园心理剧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重点考虑的不是问题表现,而只告诉观众该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要避免形式主义和说教,要注重方式的具体和实用,注意实践操作性。

问题提出以后,就要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各个事件的影响程度及相互关系。通过对造成心理问题的相关事件和人物关系的精心演绎,使问题层层展开,不断深化,从而探讨这些问题对个人心理产生的影响程度以及他人如何看待这些问题。[5]发展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它的重要内容,如何将层次安排得清楚,相互推动,富有节奏变化,不沉闷、不拖沓,始终吸引着观众。

人们常说“人要直,戏要曲”,就是说戏要讲究曲折有致。发展部分的情节必须曲折有致,起伏跌宕,切忌平淡无奇。结合校园心理剧自身一定要有心理冲突的特点,在内容的编写上有必要运用一些心理技术和艺术手法。

运用心理技术如角色扮演、独白法、梦境投射技术、具体情境技术、旁白、空椅子技术。校园心理剧结构中的主要艺术手段如制造悬念、重复、渲染、对比和音乐等。

2.问题的结局

校园心理剧的结局要有深意,能够引起观众的回味和反思,要通过内心冲突和斗争,使观众有所体验和领悟,从而能够意识到自己思想或行为的误区,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行为。

心理或行为问题的改变不是通过一两次的角色扮演就能实现的,这是个持久连续的过程,需要当时人在领悟的基础上通过生活训练来完成。[6]所以说解决问题仅仅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心理问题并不一定真的就解决了。

(三)形散神聚的特点

校园心理剧的散文化结构最突出的特征是“形散神聚”,具体表现有二:第一,校园心理剧题很广泛,涉及学生学习上的方方面面。第二,既不像小说那样通过故事情节塑造人物,也不像戏剧那样讲究矛盾冲突,它写事写人只需撷取看似零散的几个侧面,于小中见大,平中见奇,散中见整,使之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校园心理剧的结构,就是根据发生在校园中的生活事件和当事人面临的困惑与冲突,以及依据问题的产生发展和人物关系来安排情节的先后顺序与人物角色。基本上是围绕着当时的心理问题展开,所以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情节的变化,都不能脱离此心理问题。一般说来,一场心理剧演绎一个心理问题,是问题具体化,找到重点所在,才能使整个演出过程浑然统一。

目前校园心理剧一时颇受学校关注,但要建立在掌握一定理论基础之上,深刻领会它的内涵,才会深入有效开展校园心理剧。如果心存困惑就开始编演校园心理剧,结果发现,想要把它有效开展起来很难,而且越来越感觉不是那么一回事。

真正成熟的校园心理剧的剧本,应该是通过它来达到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人格的健全发展。在编写剧本时,作为指导师更应高瞻远瞩,指导学生,完成从扶到放的过程。

通过这次对校园心理剧剧本写作系统化的初步探索,在实践上再总结经验,指导剧本写作,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增加一道别致的风景。

(2010年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优”成果评比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注释】

[1]秦娟.校园心理剧.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3):29-31.

[2]高志刚.中小学校园心理剧.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

[3]黄辛隐,戴克明,陶新华.校园心理剧研究.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4]周安华.戏剧艺术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0.

[5]胡艳玲.校园心理剧初探.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2):205.

[6]胡艳玲.校园心理剧初探.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2):2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