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实践成效:儿童生命润泽成长,幸福教育化蛹为蝶
一年以来,宾虹小学围绕创设培养策略、形成互动体系、培育幸福儿童三个目标,着眼于儿童的家庭生活、课堂学习、同伴交流、自我认识四个研究领域,促使幸福感培养由虚变实,由教条变为交流,由空谈变为体验,由单向变为多维,由自动变为互动,开拓出一条富有宾虹特色的儿童幸福感培养之路,宾虹小学迎来了收获幸福的金秋。
(一)实践体会:幸福钥匙,多维互动,理想学校
1.找到“幸福钥匙”:为儿童的欢乐成长开启生命之门
通过实践,课题组欣喜地发现: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了,家校关系更融洽了,亲子关系更加民主了;在课堂上,积极鼓励评价更多了,积极举手发言更多了,愉快满足笑容多了;在课堂外,积极锻炼身体更多了,积极兴趣活动更多了,关怀帮助他人更多了;在家庭里,民主交流语言更多了,赞赏肯定行动更多了,幸福阳光笑脸更多了。
从上述现象和结果可以看出,宾虹的儿童教育是以幸福为导向的人性教育,更是一种以幸福为导向的生命教育。宾虹小学用幸福钥匙开启儿童的生命之门,从而迈向幸福充实的人生。
2.推行“多维互动”:为儿童的幸福感培养开启创新之门
宾虹小学的儿童幸福感培养,不仅呼唤人性和生命教育,还在呼唤文化和精神教育,更要呼唤创造和创新教育。“丰盈宾虹育人内涵”、“传播悦读文化思想”就是践行文化和精神教育,而“快乐晴雨表”、“幸福智慧课”等方法无一例外地是对幸福教育策略的发展和创新,“幸福积分奖励制”、“走班选读制”更是追求儿童幸福的一种尝试和探索,并为儿童幸福感培养开启了创新之门。
3.迈向“理想学校”:为宾虹人走向幸福开启智慧之门
“诗意的栖居”,“润泽的校园”,“润泽的教室”,“替孩子经营学校”,“把仰望星空的权利交还给孩子”,这些都是宾虹人走向新理想学校的坚定誓言,是坚守儿童生命福祉的庄严承诺。从宾虹小学开学的第一天起,宾虹人就朝着幸福充实的人生阔步前行,即便是路上充满荆棘和坎坷,把“幸福智慧钥匙”交给孩子手中,幸福的大门就会永远在前面敞开。
一年多来,宾虹人的理想学校之梦不断实现,“幸福智慧课”、“走班选读课”等频频亮相媒体,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幸福感培养的策略研究成果走出金华,走出浙江,成为教育部非洲校长研修班、韩国师生教育交流访问团、英国诺丁汉郡校长学习考察团等外国教育同行考察研究的目的地,受到国际教育同仁的高度肯定和赞赏。
(二)行动成效:人文和谐,师生共进,幸福结果
通过实施多维互动的儿童幸福感培养策略,感觉不幸福的孩子逐渐地少了,校园变得文明祥和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变得融洽可亲了,孩子的幸福指数更高了,拥有创造幸福能力更强了,教师的幸福教育方法更科学更具人性魅力,宾虹小学实现了人文和谐、师生共进、幸福结果的良好格局。
1.人际关系走向民主和谐,管教训斥化为交流引导
通过建立立体互动的儿童幸福感培养体系,为师生、家校架设了交流沟通的“幸福热线”,拓宽了儿童与教师、儿童与家长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理解的渠道。通过创建“润泽的校园”和“润泽的教室”,孩子对教师愈加信任,教师的角色由教员转变为学员和朋友,真诚沟通引导代替了原先的管教训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西医式德育向“把脉切听、探根问源”的中医式德育转变,如今的学校校园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新气象。在这学期“课堂学习、师生关系”的调查中,认为上课很快乐的占到了81.9%,比一年级时的75.6%上升了6.3%,而不快乐比例则由8.7%下降到3.5%(见图6和图7)。这说明师生的关系更和谐了,教师幸福为先、民主交流的育人策略,对提升儿童幸福感起到了促进内化的作用。
图6 一年级课堂学习、师生关系调查示意图(实验前)
图7 二年级课堂学习、师生关系调查示意图(实验后)
在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调查中,也体现了引领科学家教的重要能动作用,原先家长的专制训斥教育转变为民主坦诚相待,很多家长都在年级家长会上,对学校打造的“家校幸福园”表示了充分赞赏和肯定。在第二次调查“家庭生活”版块中,家长对儿童幸福感培养的正面积极因素得以加强,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艺术得以改进和提升(具体见图8和图9)。
图8 实践前后“家庭生活”调查数据统计图———父母说话不算数
图9 实践前后“家庭生活”调查数据统计图———爸爸妈妈经常骂我
2.教师教育智慧提升,儿童幸福能力发展
实践事实表明,儿童幸福感培养策略是一种幸福教育的智慧,是一种促进儿童享用幸福、追求幸福和拥有幸福的艺术,而学校的“幸福钥匙”就为儿童拥有并创造幸福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一年下来,最让课题组欣慰的是看到了宾虹人的成长,看到了宾虹人收获的幸福,实现了宾虹人播种幸福的教育,享受教育的幸福的诗意理想。
(1)宾虹教师:幸福耕耘,播散希望。一年以来,学校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幸福平台,通过多维培养策略之间的互动互促,其幸福教育的观念、认知和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学校的幸福博客、幸福智慧课和幸福教育定期学习交流机制等载体,使教师深刻理解了“以人为本,幸福统领”的内涵和本质,并在课题组的引领下,幸福教育的能力和智慧得到提升拓展。宾虹小学的教师通过学习幸福教育理论、积极心理学及主体性德育理论,加强以研促教,研教结合,加强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走上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教师与课题共成长的良好格局。
(2)宾虹儿童:生命润泽,幸福成长。“润泽的校园”、“润泽的教室”,其实都是为了润泽儿童的心灵,润泽儿童鲜活真实的生命。低段亲子实践作业,构建生成性的高效幸福课堂,营造宾虹特色校园文化,创建轻负高质的绿色学校,都为宾虹儿童创造了教育生态均衡的成长环境。
①宾虹儿童的幸福成果。
一年下来,宾虹小学没有处分过一个孩子,没有在大会上公开批评过一个孩子,只有一次次地公开表彰我们的幸福儿童。在过去只有一个年级,300余人的情况下,宾虹孩子通过幸福的学习,获得了许许多多非常骄傲的成绩(略)。
②宾虹儿童的幸福成长。
在宾虹小学,没有差生,没有“问题”孩子,只有普通孩子,只有幸福儿童。针对那些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心理品质稍显落后的孩子,宾虹教师更注重这些孩子的幸福感培养。除了幸福智慧课、幸福积分奖励制重点关照他们之外,教师还创设条件走进每个孩子心灵的殿堂,用爱心童心弹奏出一曲曲真爱的乐章,用宽容鼓励编织成一片片幸福的阳光。对这些孩子而言,简单的方法是收不到预设的效果,挖掘他们闪光点,培养他们幸福感的生成点,把握他们幸福感的激励点,用智慧的艺术方让他们感受由衷的快乐幸福。唯有如此,学习、纪律或交往对其而言不再会是负担和约束,而是获取快乐、享用幸福的载体。
另外,在后测与前测的比较中,儿童从一年级升到二年级后,儿童幸福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特别是幸福感不强的儿童由原先5.2%下降到1.9%,而幸福感较强的比例由前测的28.2%上升到34.5%,说明儿童经过一年有计划的策略培养下,幸福感得到了提升(见图10)。
图10 研究前后儿童幸福感比较示意图
3.学校特色崭露头角,幸福教育化蛹为碟
多维互动的儿童幸福感培养策略的成功实施,促进了师生共同健康成长,学校教育藉此走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特色之路,幸福教育引领着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1)基于儿童幸福的特色教育孕育成果。值得一提的是,首届小班额教育初露形态。每周三节英语课,一节由外籍留学生组织引领学习活动的英语特色教学,稳步运行,英国诺丁汉郡十位校长进入课堂,宾虹孩子能够大方交流,简单会话。美术教育优势愈发显现,“标点美术工作室”正在孕育孩子们更多青涩梦想,吴立文基于网络的交流平台已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多次应邀在省内外讲学。精心设计的“宾虹小学儿童成长记录册”已清新亮相,全面试行。
(2)多维互动策略研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基于儿童幸福的教育以及多维互动培养策略的建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浙江在线、《金华日报》、《金华晚报》、《金华教育》以及省市电视台等各家媒体,都对儿童幸福感培养相关活动、措施及成效方面进行了深入报导,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2010年,我校就先后接待了英国诺丁汉郡校长学习考察团、商务部非洲法语国家中小学校长研修班和韩国师生教育交流访问团,他们均对宾虹小学的幸福教育理念及创新的儿童幸福感培养策略途径,表示由衷的惊叹和赞赏。儿童幸福感培养策略研究,对扩大学校影响、提升学校品位及促进特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0年,浙江省教科研培育基地落脚扎根宾虹,学校有幸成为金华市首批省教科研培育基地学校,也是金华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小学。而儿童幸福感策略培养研究的课题成果,也荣获金华市2010年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多维互动的儿童幸福感培养策略研究,正在宾虹小学这片肥沃生态的土地上茁壮成长,并结出了累累的幸福硕果。
(2010年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优”成果评比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