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社交媒体在对后学生教学和管理中的使用

浅谈社交媒体在对后学生教学和管理中的使用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高校教师,尤其是从事新闻传播教学的高校教师,在对90后的教学和管理中,更要注重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使用。本文结合本人从事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对90后学生的管理经验,对社交媒体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做出一些思考,以期方家批评指正。社交媒体的使用不仅可以实现课堂的延伸,还可以很好地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中。通过社交媒体,教师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促进师生感情的建立。

浅谈社交媒体在对90后学生教学和管理中的使用

张雅娟

【摘 要】网络传播的时代,在教学工作中恰当地使用社交媒体与90后大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的沟通,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可以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促进教学和管理的工作,同时也能增强师生感情,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社交媒体 90后学生 教学

进入21世纪,网络传播得到迅猛发展,尤其以微博、微信、人人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发展更为迅速。90后大学生是指出生在1990年以后的新生代,这一代人的出生和发展正好伴随着中国网络的发展和崛起,是典型的“网生代”,网络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入了他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面。作为高校教师,尤其是从事新闻传播教学的高校教师,在对90后的教学和管理中,更要注重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使用。本文结合本人从事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对90后学生的管理经验,对社交媒体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做出一些思考,以期方家批评指正。

一、沟通课堂内外,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社交媒体不同于一般网络媒体,它突破了传统网络交流的静态面,使人们在网络中建立起立体开放、互动性极强的关系。社交媒体强调使用者之间的互动,注重资源的共享,实现了信息和资源的即时分享。相比其他的传播方式,社交媒体更直接、更迅速。近年来,以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全球发展迅猛。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我国即时通信网民规模达5.32亿,比2012年底增加了6440万,年增长率为13.8%,使用率位居第一。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使用率为45.5%,我国社交网站用户规模达2.78亿,使用率为45.0%。[1]在90后大学生中,人人网、新浪微博、微信是运用最多的三种社交媒体平台。有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上网的便捷易得,90%以上的90后大学生会使用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社交媒体平台。也正因为如此,新闻传播的教学中便多了一项便捷的沟通工具。几个学期下来,笔者在不同班级的“新闻采访与写作”“网络传播学”等课上都使用了社交媒体,反响良好,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交媒体可以促进相关专业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在新闻传播的相关专业教学中,有时需要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社交媒体的及时性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需要。比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中,课堂上讲完“新闻价值的判断”的理论知识后需要学生去现实生活中发现有新闻价值的事情报告给老师。有了社交媒体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及时将自己的发现上传给相关老师。任课教师也能在第一时间看见学生所提交的作业,并及时给予点评,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上所学知识点的理解。

2.社交媒体的特殊写作要求,有助于新闻传播教学实践的开展。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发表状态或者内容时,往往有字数限制,比如新浪微博,每条内容限制在140字之内,这就要求用户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在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文字必须简洁、明快,直接、言之有物。微博这一特性,刚好可以锻炼学生文字的凝练度。在新闻写作的训练中,笔者利用微博这一特点,指定写作内容,要求在140个字以内最大化表达,并利用微博进行提交。为了能够提交成功,学生就得字斟句酌,一点点锤炼自己的文字。通过微博字数的限制规定,教师一眼就能看出学生作业字数是否超标,学生也能得到有效的约束。对于师生双方都减轻了工作量,一举两得。在网络传播教学中,讲到网络传播的模式时,笔者会在课堂上让学生拿出手机,按照提示找出网络传播的几种常见模式,体会不同方式的细微差别。这样一来,教学变得直观可见、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更加浓厚。

3.提交作业,教师即时点评。师生在线即时沟通,有助于解决学生的专业疑问。即时性和互动性是社交媒体的两大特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提交作业,教师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并能即时给出点评。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和“网络传播”课程的部分作业中,笔者都曾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社交媒体提交作业。学生作业一提交,任课老师就得到了网络提醒,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往往老师在看完作业时,学生还处于在线状态,这样学生也就在第一时间看到老师的点评。如果有不理解的知识点,师生可以即时互动,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教师可以分享专业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网络世界内容丰富多彩,高手云集,因为对于相关领域的了解和关注,任课教师可以很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的很多信息。有了社交媒体平台之后,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及时分享给学生,逐渐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以笔者为例,在微博和人人上所关注的均为本专业领域的知名学者,或者相关媒体,一旦有了有价值的信息,笔者会在自己的平台上分享给相关专业的学生,并请他们在全班分享或者转发给其他同学。这样一条有用的信息很快就在全班同学中广而告之。同时,因为对于本专业相对熟悉,较容易鉴别专业知识,教师一定程度上已经做了学生信息的把关人,减轻了学生在庞杂的信息中筛选信息的负担。

总之,通过社交媒体的使用,课堂内外实现有效沟通,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从课堂内延伸到了课堂外,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二、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社交媒体的使用不仅可以实现课堂的延伸,还可以很好地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中。通过社交媒体,教师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促进师生感情的建立。

1.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日本学者曾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中用“容器人”这一概念形容受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媒介影响的现代人,他说现代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一种灌装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2]在网络传播时代,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便捷性,使得“容器人”并没有消失反而增多。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网生代”,他们内心更孤独,更渴望与人交流,但又害怕与人交流,加上中国90后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内心更加敏感、脆弱,他们张扬的个性之下隐藏着一颗玻璃之心。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沉默寡言,在网上却相当活跃,甚至可以做到夸夸其谈。90后大学生喜欢在社交媒体上与朋友们分享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感。教师刚好可以利用社交媒体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笔者在任班主任期间,积极主动使用人人和微博等社交媒体,与学生互粉互动,很容易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比如,谁最近状态不好,谁失恋了,等等,再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与相关学生进行沟通,有利于学生的管理,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增进师生感情。网络信息快,资源丰富,伴随着网络也产生了大量的网络语言,有些语言诙谐幽默,有利于气氛的调节。在社交媒体上,除了留言评论之外,还可以私信私聊。如果教师能够掌握90后的语言特征,适当运用一些网络语言与学生沟通对话,会增加亲切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可亲可爱,时间长了,老师刻板、古怪的印象就会消失,这有利于促进师生感情。在社交媒体上,笔者经常会用网络语言与学生对话,比如,会用谐音的网络用语婉转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或者表扬,比如当学生的作业完成得优秀的时候,会说“奖励小红花一朵”并附上网络表情玫瑰花,学生看了就会心花怒放,仿佛回到了童年的童真时代,下次作业就会越发用心。而相反当有人作业不认真时,则会发送一个嗔怒的表情,学生看在眼里明白在心里,这比直接用语言批评效果好。

3.通过社交媒体的使用,教师的学习和生活也实现了与时俱进。与90后一起使用社交媒体,对于教师来说也多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学生们的有益有趣的分享和生活会给教师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90后大学生朝气蓬勃,触觉敏锐,容易捕捉并接受新事物,教师在与他们的互动过程中,也就随他们进入了青春的世界,便于掌握新时代的新动向,避免与时代脱节、落伍。

三、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社交媒体,培养良好媒介素养

社交媒体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事半功倍。在近两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充分体会到了社交媒体的巨大优势,同时也体验到了社交媒体的一些劣势,比如信息的庞杂,时间的被绑架,等等。也正因为如此,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醒、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避免他们陷入网络依赖之中,避免形成网瘾。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教师与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之后,师生之间会形成朋友一样的关系,这对于引导和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有很大帮助。

总之,在新时代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学手段要与时俱进,要善于采用新的传播形式与学生沟通,只有这样,在学生心中才会是个不落伍的老师,是跟他们没有代沟的朋友,学生才会坦诚地与老师进行交流。如此一来,师生关系就会融洽,教学相长、教书育人才能得以实现。

【注释】

[1]数据来源:《CNNIC: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1月6日。

[2]转引自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