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文教育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在教学中,符合教学原则者,教学过程将顺利进行,教学效果就会显著;反之,违背教学原则者,教学过程就会受阻,教学质量将无法保证,甚至导致教学的失败。
人文教育就是以人为本、以精神层面为突破口,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养育丰富的人文精神,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使学生心灵得到启迪,人格得以完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的教育。人文教育应面向“全体”,着眼“全面”,遵循价值性原则;应建立愉快、喜悦、和谐和融洽的教学氛围,遵循民主化原则;应突出“主体”,强调“合作”,遵循主体性原则;应塑造学生身心和谐统一的独特个性,遵循个性化原则;应注重“过程”,鼓励“创新”,遵循开放性原则;应培养学生对美的人生境界的追求,遵循审美化原则。
(一)价值性原则
价值观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具有倾向性的认识或行为的取向标准。教学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教学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学价值的取向是不一样的;即使处于同一历史阶段,不同的阶级和民族对教学的价值取向也不一样。
17世纪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学校应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真正的人,应教给学生广泛的、有用的科学知识,注意培养学生的智慧、才能和创造精神。人文学科在实现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及造福全人类的教学目的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人文教育课程将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作为一贯的目标。为此,课程将十分重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鼓励学生有主见地正视各种社会问题,自觉地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由此,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另一方面努力使学习内容兴趣化。这就要求在选择素材组织教学时,遵循价值原则。所选择的素材要含有多方面的信息,具有多方面的教育教学价值,如人文教育价值、生活实践价值等,所蕴含的信息要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与达成。这就要使所选素材:一是具有一定的人文教育价值。所含有的人文教育信息要与本节课教学目标密切关联,有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落实。二是反映一定的现实生活或未来社会需要,具有一定的生活实践价值和时代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揭示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所学内容与他们日常生活、将来工作和学习有密切关系,并及时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之明确学习的目的,产生持久的浓厚兴趣。
所谓“有价值”就是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作用。素材的选择要让学生体会到这种价值,享受这种价值。所以,选择的素材应该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事例。这样的事例,能让学生在处理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中,学会历史地、辩证地去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必要的应用技能和实践经验。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研究者”,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具有时代气息、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需要的素材,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到自己“有用”,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只有这样的素材,才能让学生在近似现实的生活情境中真正提高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遵循价值性原则就是在选择教学素材时应该尽可能地从人文教育和生活实践价值这两方面出发,予以搜集、甄别和筛选。完全具备这两方面价值的素材才是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素材,也只有这样的素材才会产生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开放性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封闭性有余而开放性不足。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忽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生活教育;学校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作为主体的学生;课堂教育以课本为中心,忽视生动活泼的现实、实践和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是开放式的教育。强调在“实践”中教育,在实践中获得“经验”。教育应从“做”中学,主张“课堂就是活动”。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继承杜威的理论,积极推行“教学做”的统一,主张“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这一思想对我国走“开放式教育”的道路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开放性就是要让学生走出由“四堵墙”封闭的狭隘的学校空间,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创新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学习、实践才能实现。为此,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新世纪的教学要遵循开放性教学原则。广播、电影、电视、网络、频繁的社会口语交际等等都给教育提供了极其丰富、多样、活泼的形式和资源,为教学“开放性”提供了保证。学习不单单是学校课堂的教学,教学更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走“开放性”教学之路。目前,我国综合活动课程的开设,为现代教学走“开放性”道路提供了新的模式,对增强教学的实践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对提高教学的质量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实施开放性原则,教学活动应该做到: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如组织学生参观文物古迹和纪念馆所,考察自然景观或访问有关组织、机构,调查社会问题等,把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大量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格,形成社会责任感、协作观念、竞争观念、独立自主、独创意识和自我实现的高级需要等。
第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动机、创新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不必苛求有什么重大的创造发明,只要能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有新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教师都应及时肯定、鼓励和评价,使学生获得创新的信心和动力。并且,学生在自我表现和自我锻炼中,能够获得自信、功利、智力快感和创新美感,对于创新动机和创新习惯的形成也有积极作用。
第三,帮助学生夯实创新的基础。课堂教学中,实施民主教学,给学生留有说话和思考的余地,培养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等;教学设计中,要给学生留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师生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通过启发诱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征求学生的不同法案和思路,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做作业时,要提示和鼓励学生创新,搞好总结和回顾,从而形成创新意识和习惯,培养创造性思维。总之,贯彻开放性原则是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民主化原则
目前,在政治领域,民主化进程的步伐正在进一步加快,在教育领域,民主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民主化的教育或教育的民主化,就是要求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平等,要求恢复人类求知的自然动力。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是“不民主”的专制教育。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是学生的“警察”,并且一味地“满堂灌”,学生没有积极性、主动性,更谈不上自觉性。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听话”、“守规矩”,却没有个性,更没有创造性。而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开发人、发展人。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伙伴”和“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个性。这一“民主化”教育教学理念应该树立。
民主化就是要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到师生情感相通,思维同步,认知行为协调;在教学中废止家长式的专制管理,实现师生关系民主化。
民主化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没有独立的人格,也就失去了作为人的根本特性,更谈不上自由的创造性和德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享有“自由发展”的权利。只有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才能真正学好。因此,应该提倡师生“共同协商”、“平等相处”,反对“师道尊严”。
民主化教学原则,强调人文教育过程中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民主、合作的和谐关系。
课堂教学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首先,重建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要体现人文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用爱心建立和谐亲善的人际关系。尊重学生,以平等的人格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敢想、敢说,追求卓越,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自由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发展,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在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教学活动才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逐步培养起积极主动、自主独立、大胆求异、勇于创新等人格品质。因此,教师要变单一角色为多重角色,以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提倡使用富有现代民主思想的“问题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辨论法”等进行教学。
第二,教师要把微笑带入课堂。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他人,使之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饱满的情怀、真挚的爱抚去对待学生,使之产生情感共鸣,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优秀的心理品质;对待学生要怀有一种真挚的爱。这种爱是由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交织凝聚而成的一种教育情操,具有强烈的感化、引动、调节和激励的功能。教师只有德才兼备,以人教人,集朋友、导师和楷模于一身,才能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感化学生,从而产生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第三,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方法和艺术。教师要态度温和、语言幽默、方法灵活、手段多样,要创设情境,多给学生提供亲身经历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通过假设、列举、归类、比较、想象、组合等形式,在同学生的平等交流、相融相通中,制造悬念,暗示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容忍学生幼稚的甚至荒诞的想法,使学生思维活跃,善疑、会问、敢问和敢答。当学生提出的有争议的不同观点时,应加以保护,教师在有争议的教育情境中保持中立的立场,以“不推销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作为自己的责任。
学生参与行为始发于“爱的需要”,满足后又追求“尊重的需要”,表现为试探性转入主动性,希望有成就,能胜任,获得赞识与高度评价。马斯洛特别指出:“自尊需要的满足使人产生一种自信的感情,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力、有用处,而这一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人产生一种自卑、软弱、无能之感觉”。因此,教师要扣紧“最近发展区”来创设问题情境,并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以保证学生获得成功。要因材施教,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尝试到成功的滋味,分享到成功的欢乐。
(四)审美化原则
18世纪德国美学家和审美教育创始人席勒曾指出,人性的完善要通过“感性的人”向“理性的人”提升来实现,“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外没有其他途径。”
审美化教学原则,也称艺术化教学原则,是指施教者按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施教媒介的审美因素,向受教者施加审美影响,从而开启其内在情智的一种教学原则。审美化教学原则指导着教学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审美教育作为教学的目的之一,教学活动要尽可能让学生身心得到愉悦,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增强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另一方面,审美教育作为手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施教者以美的语言和美的形式在课堂上激发美、引导学生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在学生主动参与、情感愉悦的同时,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
审美化教学与只重视“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教学十分注重“认知规律”,教学平淡枯燥,缺乏情趣。审美化教学不仅重视“认知规律”,更重视“美学规律”,按照美学原理、艺术原则进行教学,因此比传统教学更加富有形象性、感染性、愉悦性、和谐性、新奇性和情趣性。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震惊感、倾慕感、景仰感、欣慰感和荣誉感等各种美的感受,使心灵得以洗礼,灵魂得以升华。
审美化教学原则,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发掘教学媒介中的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想方设法、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展示美,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并产生追求美、创新美的情感。努力提高学生的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培养学生对完美人格的涵养和对美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比如,学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时,可以播放周华健的《真心英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在讲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时请学生观看影片《女儿香》,感受主人公的人格之美。学习“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时,可以组织学生朗读流沙河的《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明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在学习“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让学生朗读爱国将领冯玉祥的诗:“鸟爱巢,不爱树/树一倒/没住处/看你糊涂不糊涂/人爱家,不爱国/国如亡,家无着/看你怎么生活!”
我国教育学者阎立钦说得好:“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教育理论若不包括美育的研究,就是不完备的理论。”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美育环境:教学设计要科学艺术,教学方法要丰富多彩,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教学组织能力要高超娴熟,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板书简洁、科学、优美,教学语言文明规范、准确完美,体态语言自然协调、优美艺术,教师服饰整洁大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氛围的美,引导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要以美导趣,以美激情,以美启智,诱发学生的心灵美,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热情与勇气。
(五)个性化原则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时代”和“学习化时代”。为了适应这个时代,教学的重点,不应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应转向塑造学生新型的自由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个性化的主体,培养独特的、独立的个体,培养身心和谐统一的个体。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个性化的教学原则。
所谓个性化教学原则,有两个涵义,其一是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教材的“个性”和“人格”等因素,对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邓志伟先生说:“个性化的目的是实现自由的人格。”这便道出了个性化教学原则的宗旨。其二,个性化教学还表现在教师教学艺术的个性化,即教师积极追求教学风格的多样化,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一切教育的起点在于个性,终点在于德性。”可见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个性是创新的基础。个性化教学原则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尊重个体发展的特征,服从个体身心变化的发展规律,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心理优势,使学生借助自己在能力、性格、情绪、兴趣、动机和意志等方面的心理优势,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促进其个性的发展。要坚持因材施教,在提问、作业和活动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适时点拨,开启心智,培植每个学生的特色,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给予学生创造的自由空间,变潜在的创造力为现实的创造力。如在保证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相同内容的基础上又学习不同的内容,使学生在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中学有所长。这虽然有可能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但只要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并非坏事。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要学会“放”与“收”结合,游刃有余。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即“放”,但不能放任自流;对学生要有效控制和引导,即“收”,尤其是大班教学。对于“收”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分小组,并选出小组长协助教师管理、组织本组活动秩序,收集本组问题,以加强合作学习的成效;可以利用一定的教具、动作、语言、表情和神态等吸引“放”开的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导到有效的教学活动中。
这一原则还要求教师走自己的路,创造富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