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教学的艺术
组织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管理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预定目标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娴熟的组织教学技巧。善于组织教学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安排,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手段,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环环相扣。因此,如何提高组织教学技巧,使组织教学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组织教学的艺术有很多,这里探讨我们在课堂中常用的几种。
(一)进教室的艺术
进教室这一举动,是组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但是许多教师却意识不到这一点。课前或课间由于学生的各种活动,使注意力分散,兴趣转移,如果教师等待上课铃响以后才匆忙进教室,直接开始讲课,很难稳定学生纷乱的情绪。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提前几分钟站在教室里,环视全班学生。他的行为在暗示学生:上课的时间快到了,应尽快做好上课的准备。从而督促学生自觉收拾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准备学习用具。也使那些喜欢观察教师衣着打扮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把学生的这些心理活动和行为安排在课前进行,就可以在上课时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及时转移到教学中来。
(二)环视的艺术
环视包括课前环视和课中环视。上课铃响,有经验的教师走上讲台后,学生起立,教师并不急于还礼问好,而是严肃和蔼地环视课堂上的每个学生,观察他们的表情,从而判断其注意力是否集中。如发现个别学生还在分散注意力,教师可用目光给予提醒,当教师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以后,再示意同学们坐下。这就是课前环视的功效。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环视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注意少数自己欣赏的学生,其他学生就很容易分心,甚至导致不公平感,影响听课效果。最好的做法是:在教学中,教师的目光自始至终环视全班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前后排左右两角易被忽视的角落更要注意,不要使课堂上有“长年观众”。当学生分心时,教师注意观察他,当他的目光与教师的目光相对时,多看他一会儿,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这就是课中环视的魅力。
(三)利用反馈信息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如同其他控制系统一样,必须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优化调控。什么是反馈信息呢?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后,对学生知识的接受情况,通过外部表现加以观察分析和调控,并对知识的再输入发生影响。
教师要组织好教学,就必须依据教学反馈信息,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目光、表情和姿态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据此不同的反应来判断自己的教学情况。如学生坐姿端正、目光炯炯、课堂安静,随着教师的讲解,不时有相应的情感反应,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恰到好处,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照常进行;有时学生虽然在听,但是表情淡漠,目光呆滞,教师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及时找出问题所在,调节教学;如果发现学生情绪懒散,则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不良反应,究竟是哪方面的原因,需要教师细心琢磨,正确判断。其实,运用反馈信息进行调节,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反馈,才能保证有条不紊的课堂秩序。
(四)运用教育机智组织教学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迅速作出判断并辅助行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师教育才能和高超的教育艺术的体现。教师的工作对象是许多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学生,随时都可能出现许多具有预料不到而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和情况,需要教师冷静而机智地处理。有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发现一个学生在说话,一气之下,走下讲台去拉那个学生,准备让他出去,没想到学生力气大,就不出去,顿时,教室的气氛很紧张。见此情景,教师见机行事:“我自以为力大如牛,今天甘拜下风;既然你不想出去,说明你还是想学习的,那就回到座位上吧!”学生本来悬着的心被教师的这番话平静了;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问:刚才我讲到哪儿了?使学生的思路及时回到课堂上来。具备了教育机智,教师在遇到意外事件时,能根据情况随机应变。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提问、幽默、停顿、语言等艺术手段来组织教学。组织教学是一种复杂并具有高度技艺的活动。它是教师教学的科学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是教师教学才能的体现。它需要教师具有驾驭整个教学活动的能力,具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