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教育教师的道德素质

人文教育教师的道德素质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文教育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鲜明的社会主义政治立场,科学的、进步的政治态度以及正直的、严肃的、高尚的政治品德。人文教育教师的道德素质包括行为美德、道德操守、职业规范等一些方面。

一、人文教育教师的道德素质

品德乃为人之本,人文教育教师品德素质居于教师素质的灵魂地位,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存在和发展方向,是提高各种素质的动力和源泉。教师品德素质还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间接地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人文教育教师所面对的是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的青年,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向社会输送的是教育“成品”,其品德素质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的影响会更大、更深刻、更长远。所以,人文教育教师的品德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作用。

人文教育教师的品德素质可分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个性品质四个方面。政治素质是首要的,思想素质是政治素质的基础与保证,也体现政治素质的高低,而道德素质居于稳定的、核心的地位,是一个漫长的修养、形成的过程。(12)

(一)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根本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人文教育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鲜明的社会主义政治立场,科学的、进步的政治态度以及正直的、严肃的、高尚的政治品德。其中,正确的政治信仰和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是教师政治素质的中心内容。学校教育既受制于政治,又通过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而服务于政治。我国古代就有“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说,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自由、平等”的政治理想也被看作是教育的理想,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13)

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已有较好的体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还处于并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发达的资本主义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国内,还有许多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在国际上,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学生对于生活主流的判断以及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前途的信心。广大人文教育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才能教育并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分析国情,树立信心,端正立场。诚所谓“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人文教育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不重视坚定自己的社会主义立场,盲目地崇洋媚外,对本民族的文化妄自菲薄,就有可能误导学生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

(二)思想素质

思想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个重要方面,并派生出诸如幸福观、审美观、善恶观等重要内容,以及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等重要范畴。思想是人类智慧的根本体现,它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高度和深度。一部人类文明史,核心就在于思想的进步。中国的先哲早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的精辟睿智的论断,孔子最早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民主思想,陶行知先生也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哲学理念。这些思想,都是人类智慧光辉之所在。

教师思想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一个好教师,不只是传授业务知识和科学技能,更重要的是以崇高的、深邃的思想感召人、启发人,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进步的社会主义理想。没有正确的思想就等于没有灵魂。人文教育教师若不具备“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追求真理的勇气,就难以胜任在复杂多变的现代化文化环境中培养新时代主人的光荣使命,因此,对于人文教育教师来说,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批判精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履行职责的前提和保证。

思想素质对于其他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素质结构中带有定向意义、动力意义的基础部分。思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试想,一个无所思考、无所用心的人,怎么能够具备不断上进、勇攀科学高峰的能力?一个头脑简单、无主见、无判断是非能力的人,怎样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探寻科学的真谛?所以说,思想素质的深度决定着道德理想的高下、道德境界的深浅以及道德品质的优劣,最终决定着教师人格魅力的大小。换言之,直接决定教师“立德”水平者,应是思想素质。

(三)道德素质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自身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映和调节方式。它以善恶为评价标准,表现为以人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所维系的价值观念、心理活动、行为规范等。人文教育教师的道德素质包括行为美德、道德操守、职业规范等一些方面。

首先,人文教育教师是人师,应该具备人的基本美德。教师要为人师表,就必须在做人上站得住脚。而做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人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用人类文明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基本道德价值装备自己:如做人应该善良,真正做到与人为善;做人应该真诚,在心灵与心灵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做人应该正直,在善恶是非面前站稳道德立场;做人应有恻隐之心,同情怜悯生活中的弱者;做人要做现代公民,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这些道德都算不上最崇高,但却构成了做人的底线,并为师德的建构提供了稳固的基石。经验表明,师德正是由于内在包含着做人的基本美德,才放射出人性的光辉。

其次,人文教育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与操守。知识分子之为知识分子,绝不仅仅因为掌握某种知识和特殊技能,还在于具备不同于一般人的价值观念与操守。一是科学精神。即追求真理,捍卫真理的权威性,当真理与世俗的权力、偏见、迷信等相冲突时,能够义无反顾地站在真理一边;热爱知识,甚至把知识当成目的本身来珍爱;崇尚理性,能够站在理性的立场思考和评价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而不是囿于一己的私利或者盲从众人的意见。二是人文精神。孔子讲“士志于道”,就昭示了知识分子素来负有守望传承文化价值系统的使命。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不但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而且要传播自由平等人道正义等支撑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在商品社会里努力确立人文价值的尊严。三是文化品位。由于知识分子更多地与文化打交道,因而对人生的超功利价值更为青睐,更加讲究人在道德审美上的修养和追求,关注心灵上的深邃与丰富,信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类的祖训……而这一切在泛功利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弥足珍贵。

再次,人文教育教师是一种职业,师德自然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尽管有着诸多具体现定,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点:一是敬业,即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敬畏,而这种忠诚和敬畏源自于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所具有的伟大意义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教育事关人的成长与完善,事关文化的传承与繁荣,事关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二是乐业,从事教育事业绝不仅仅是一种牺牲和付出,教育者应在从教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和欢乐,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感受到角色与自我的水乳交融。三是精业,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对业务精益求精,在三尺讲台上演出有声有色的人生喜剧。

(四)个性品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不仅体现在一个人的信念、理想、世界观上,也体现在一个人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上,它反映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人们常把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持征,如勤劳勇敢、真诚热情、活泼开朗、事业心强、有创造能力等称作良好的个性品质或个性心理品质。教师的个性品质主要体现为爱心、耐心和慧心。

第一,要有一颗富有理智感的爱心。教育是爱的事业,是爱的奉献,这是众所周知的。爱心强调的是人文教育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理性的教育,是对“爱”的超越,是“爱心”的升华。平时我们常以“红烛”、“春蚕”、“人梯”、“铺路石”为喻,来形容教师的无私付出,来歌颂教师的无私奉献。这其实很不恰当,这种只管付出不问效果的奉献,不仅淡漠了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快乐,同时也拒绝了奉献者与奉献对象的主动交流。“红烛”为谁而明?“红烛”为何而明?“红烛”可知道?“红烛”下的人可知道?只有拥有一颗富有理智感的爱心,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心灵的对话,理解学生、接纳学生;只有拥有一颗富有理智感的爱心,师生才能创造出一个民主自由的教育氛围,才能互享“爱”的权利,分担“爱”的责任,“爱”才会由单向变成双向,变成师生互爱,才能使师生相互切磋、相互砥砺,教学相长、品德共进;也只有在这颗爱心下,学生学习才不会如履薄冰、如负重担,才会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得到健康、自由的发展。“以爱心培养爱心,以精神关怀培养关怀精神”——这是人文教育教师劳动的重要方面。

第二,要有一颗诲人不倦的耐心。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不像工业,而像农业。为什么说教育不像工业呢?因为工业是批量生产,产品整齐划一,我们的教育不可能把学生当成没有生命、没有个性的产品进行教育。工业的生产只要加班加点,就可以多出产品、出好产品,但教育不一定多付出就会有好成果,有时操之过急反而会适得其反。为什么像农业呢?因为教育要像农业生产必须遵循植物生长的规律一样遵循学生个体发展的规律,要像农业生产必须考虑气候、土壤、温度等外部条件一样考虑影响学生个体的外部条件(如社会、家庭等)。“拔苗助长”的故事就生动地告诉我们,对待学生的成长绝对不能一厢情愿、一蹴而就。日本著名教育家福泽渝吉曾说过:“对人施以教育,三日可否见效?答曰:不可。施教于今冬,来年春夏可否奏效?答曰;亦不可。指导少年学习,从习字、解读开始,逐步提高,直至稍明事理奠定志向,快则五年,一般则需七年。”教育需要多长时间见效,随着教育内容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福泽渝吉的话告诉了我们,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教育学生。有的学生进步快,有的学生犯了错误纠正之后却又出现反弹……但无论如何,我们的教育不能放弃一个学生,教师工作没有偷工减料的速成法,对学生的教育更没有一劳永逸的诀窍。

第三,要有一颗德行兼备的慧心。慧心就是智慧之心。知识渊博的人不一定是智慧者,聪明绝顶的人也不一定是智慧者,只有知、德、行统一的人才是智慧者,如孔子、柏拉图、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人。人文教育教师的角色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建设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一言以蔽之,教师不应是只会教书的教书匠,而要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家。因此,人文教育教师不应再是婆婆妈妈、喋喋不休的唠叨者,表情严肃、语言生硬的训斥者,偷窥学生、限制学生的管制者,而应该在知识面、理论水平、认识水平、洞察问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交际协调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修养,以其大智慧来引导学生、感染学生、促进学生。他“应如一幅智者的画像,在思想观念上显得清新脱俗,充满生机;在价值观念上,认清人的价值,肯定自我价值,给儿童提供之所以为人的楷模”。一句话,人文教育教师不应该仅仅有“小聪明”(即知识),更应该拥有大智慧(即品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