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届新生来到学校,走进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后,班主任就面临着如何将来自各个不同家庭背景、各具不同个性的学生,从“一盘散沙”状态的班群体迅速凝聚成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这是迫切要着手解决的重要问题。
只有形成较强集体观念和一定行为规范的班集体,才能为教育教学正常开展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为今后四年的教育教学铺平道路。
2006年秋,我开始担任2010届(2)班的班主任,当时学生刚入学,我接到一项任务,即在九月中旬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7周年之际,由这届新生向全区展示一堂纪念长征的主题会。我接到任务后,立即筹建班委,一面撰写主题会教案,一面与学生商讨研究如何将文字教案转变成主题会展示的内容。从教案写成到内容展示,最后合成为大型的“长征是宣言书”主题会,总共花了13天的时间(除去双休日)。那一天,在节奏明快、催人奋进的乐曲声中,充满青春朝气、意气奋发的旗手和护旗手以军人般矫健的步伐和整齐划一的动作,展现在来校观摩的各校领导老师和区领导的面前。主题会展示了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深深打动了来校观摩的老师和领导。最后,这堂主题班会课在热烈的掌声和赞叹声中落下帷幕,获得了各方好评。
这堂主题班会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作为班主任的我在接到这个任务后,根据先前家访、校访、社区走访、亲身体验所获得的信息,迅速地将“一盘散沙”状的班群体新生,在短时间里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集体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充满活力的班集体。同时,我将这堂主题会的展示作为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来利用,边排练边对学生进行集体观念的培养,使主题会的展示成为班集体形成的契机、成为提高班集体凝聚力的手段,这次主题会的展示是师生共同努力的成功范例。
(一)班级教育目标的设定
初中四年教育目标的总体设定: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青少年学生在11岁—16岁左右,是思维最活跃、知识吸收最佳的年龄阶段,初中四年就在这段时期。为此,我将初中四年学生培养的教育目标定为:
1.要有爱国情操(具有国家意识)、集体观念和理想追求。
2.要有健康体魄和阳光心理(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元素)。
3.要有责任意识(责任是学生成人的心灵之根)、诚信为本(诚信是学生安身立命的法宝)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做个感情丰富、知恩图报的人。有一颗善良的心,做一个善良的人,能被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凡事所感动,从而转化为感恩的素质)。
4.善于哲理思维(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考虑问题周密全面,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集体的核心——班委
班委是班集体自主管理、活动策划、行动指挥的核心,班委将班主任和学校的教育意图转化为学生接受的形式,并落实在班级的各项工作中,最终变成学生的行动。
1.班委功能
(1)示范性——班委中的学生干部是全体同学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2)实践性——班委是锻炼培养学生领导班集体各种素养和能力的阵地。
2.班委建设
(1)班委成员任职条件
①人文素养比较好,有进取心。
②性格开朗,有亲和力。
③愿意为大家服务,有责任心。
④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号召力。
(2)组建临时班委(试用期一个月左右)
班主任通过接班前的家访、校际专访、社区走访、亲身察访,深入了解学生,有意识地挑选学生组建临时班委。试用一个多月左右时间,让全体学生通过耳听眼看及亲身体验,判断谁是最理想的班干部,为班委的正式选举奠定基础。
临时班委试用期间,要注意观察班内是否还有各方面表现好,能主动为班级服务的学生。临时班委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实践,让师生来了解他们的人品表现、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及与同学的亲和力等。
总之,通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和了解,为班委的正式选举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3)选举
正式选举前,先要在全班进行一次民意测评,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了解学生心目中班干部的人选。
班主任将意见集中后,再听取全班同学的意见,听取任课老师的意见,在时机成熟时进入到候选人的选举阶段。
班委选举可以结合学校少先队干部的选举,候选人在选举前都要在会上介绍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并表达自己参选任职岗位的态度。然后用差额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产生同学心目中最满意、信得过的班干部(班主席、副班主席兼组织委员、纪检委员、政宣委员、文娱委员、劳动委员、学习委员、生活卫生委员、男女体育委员)。
参选的岗位和任职的岗位有时会有差异,学生思想上产生想法是正常的。作为班主任要注意疏导,使学生懂得不论担任何种职务,都是为班级同学服务,是一次提高和挑战自己的机会。此外,选举后的任职岗位不是按得票多少来决定的,而是按工作需要和当选学生的特长综合考虑的。否则,就会使学生产生服务岗位有高低贵贱的思想。我在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曾多次遇到过上述情况,班主任在选举产生班干部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教育、积极疏导,防止出现学生带着情绪上岗服务的情况。
选出的班干部要集体亮相,履行宣誓就职的仪式。在班干部宣誓就职之前,召开当选干部的会议,明确各任干部的服务职责,学生干部叙谈工作打算,并将班委的施政纲领结合班主任工作计划,经班主席整理,在宣誓就职会上向全班同学宣布,最后,各任职同学表示决心和态度。同时,宣布班委由班主席、学习委员、政宣委员、劳动委员组成班委核心,主持班级的日常工作。
每周五下午,班委召开工作例会,会议内容:总结一周做过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讨论如何巩固提高成绩、如何积极纠正不足,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措施上给予保证;下周工作的主要事务及要求。每次班委举行会议都要有记录,会后将讨论结果报告班主任,以取得班主任的支持,班委要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4)班委工作理念
班委工作紧紧围绕“八自”理念,即自主规划、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充实、自主提高、自主创新、自主发展。
(5)班委民主选举的意义
①学生通过民主集中选举的实践,学习理解何谓“民主集中”,这样有利于学生走入社会后,能融入到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去。
②学生体会到“民主集中”的重要意义。
③学生尝试行使民主的权利。
④学生了解到具备何种素养才能当选为大家心悦诚服的班干部。
⑤当选干部应如何利用任职岗位挑战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思想,同时,学会接受同学的监督。
⑥当选干部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明确班委成员之间既有不同的分工,又需要团结协作。
(三)班级管理1.班级的常规管理
班集体的各类干部(班主席、值日班主席、班委成员、各科课代表、小队长)应遵循干部要比一般同学早到一步的原则,每天早到班级认真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每天早上,在班主席的统一领导下,由值日班主席具体指挥,各个职能干部有条不紊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1)值日班主席与生活委员每天在教室前,手拿一面大镜子,让每位同学在进入教室——神圣的知识殿堂之前,先审视一下自己的衣着是否整洁,红领巾是否佩戴整齐,这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措施。这样,既体现学生的自尊,又体现学生对他人尊重的人文素养。
(2)值日生在劳动委员的带领下,每天清晨对昨天值日工作作出评价,并提出今天的工作要求。在劳动委员的指点下,值日生开始新的一天的值日工作,值日生用抹布和扫帚打扫教室的环境卫生:黑板──每节课后要揩干净;地面──一天要清扫五次。在这样整洁的卫生环境中,同学们看见垃圾都会弯下腰捡起来。这是班主任在培养学生的责任、诚信、爱美的教育过程中,使学生自觉养成了珍惜他人劳动、保持教室整洁的好习惯。
(3)政宣委员在黑板上写上同学们轮流撰写的双语名人名言与凡人小语。
(4)小队长督促本小队成员上交作业,检查每排桌椅和其他小队桌椅是否排成一线。这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观念。
(5)学习委员检查各科课代表收交作业的情况,内容包括:同学作业完成的情况,是否有少做漏做或瞎做,其原因是否由于学生不会做所造成的,作业格式是否规范等。这能够培养学生讲责任、讲诚信的人文素养。
(6)值日班主席主持名人名言与凡人小语双语演讲,利用这个平台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演说能力、查寻资料及写作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是学生在主体教育中实施自主学习的一部分。
(7)学习委员每天请外语课代表进行外文默写和朗读。这是班主任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走向世界的语言所作的建议。
(8)体育委员准时带领全班同学到操场集合,边喊口号边跑步,以体现青少年学生蓬勃奋发的朝气。这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并使每位学生确立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
(9)在值日班主席的指挥下,由体育委员整队,然后出操、参加升旗仪式,接受增强国家意识的爱国主义教育。
(10)上课铃响,全班同学有条不紊、快速地进入教室,进入到上课前快、静、齐准备阶段:在课桌的规定地方放好文具用品和书本笔记,双手放后,思索回忆该课曾教过的内容,头脑思维进入到温故复习状态,静下心来准备听课。这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1)每节课后,值日班主席进行教室巡视,督促、提醒值日生、小队长整理桌椅排列整齐。这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观念。
(12)午餐时,值日班主席与生活委员管理,让全体学生洗手,然后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拿饭盒进餐。餐后学生均须让值日班主席或生活委员检查,做到饭盒中无饭粒及剩菜,随后再将饭盒依次整齐放入饭盒箱内。这能够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果实、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也是班主任关爱学生生命的体现。
午餐后,劳动委员指挥值日生清扫教室,与小队长整理桌椅横竖成线。这是培养学生爱美、有责任心和集体观念的举措。
(13)午会课,由值日班主席主持。
(14)在一般情况下,自修课由值日班主席负责管理,保证全班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自修。
如班级安排主题活动,由班主席和值日班主席协商作出新的安排决定。这能够培养学生协商、沟通、灵活处置问题的能力。
(15)放学时,值日班主席根据学校、班级的要求,点评一天来全班学生的人文素养情况(事先由各职能干部客观地告知值日班主席所观察到和了解到的班级情况),要求同学对不足之处切实改进,激励全班同学每天都有新的进步。
(16)最后,在班主席主持下,举行今明两天的值日班主席交接仪式。
这能够使学生对规范教育持认真严肃的态度,促进全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
(17)放学前,劳动委员、值日班主席和值日生一起,根据“八不走”的规定(地不扫不走、垃圾不倒不走、桌椅不擦不走、桌椅不排不走、地板不拖不走、门窗不关不走、黑板不揩不走、灯不关不走)完成值日生工作,最后关灯关窗锁门,结束一天的学习生活。
这能够培养学生做事要有始有终,有责任,讲诚信。
2.班级突发事故的管理
体育课、劳动、课间休息等时间是学生意外事故的高发时段。班主任要求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班主席、值日班主席、生活卫生委员,在第一时间迅速报告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以便老师能及时把同学送入医院诊治,同时通知学生家长。此外,班主席、值日班主席要及时组织目击者写下意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见证人等笔录,为校方与学生家长处理事故提供参考。
班主任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要求学生发挥主体意识,由学生组织急救,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综合能力。
(四)班级建设的内涵——三维理念(责任、诚信、感恩)
班级建设是由精神文明建设、干部组织建设、目标管理建设等构成的,而班级的精神文明建设包含班级的文化建设和人文素养建设,这两项内容是相辅相成的。
班级工作都以这些“建设”为载体,将“三维理念”(责任、诚信、感恩)融合在对学生的教育之中,犹如钢筋支撑着班级建设,所做的工作犹如水泥,使每位学生在做人、求知中切身感受到“三维理念”的作用,相互融合构建全班同学学习生活的人文空间。
干部组织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集体温馨和谐人文素养环境的形成。所以,在班级干部建设中,选出以身作则、大家都信得过的干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班主任在班级中大力宣传“三维理念”,营造出一种“责任、诚信、感恩”的舆论氛围。
干部选出来后,还要经常以“三维理念”的思想去教育他们。我针对班干部职责分工要求,要当选的干部感谢全班同学的信任,自己才有了锻炼的机会。怎么感谢呢?当选的干部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诚信度认真工作,锻炼自己,展现自己能力,达到为全班同学服务的目的。
班级文化氛围的好坏也会影响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我将“三维理念”体现在班级的文化建设之中。
我注重充分发挥教室环境的教育作用,让每面墙壁都能“说话”,体现人文素养教育的十个字(责任、诚信、感恩、集体、国家),我班教室的墙面布置了多幅主题字画,有增强国家意识的“我的祖国如此多娇,我爱你!”;有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今天感动你我他,明天感动全中国”等。
我要求学生认真穿戴好校服,佩戴好红领巾,这既代表校园文化,又能够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班中小V学习生活缺乏责任心,承诺的事往往不能兑现,班主任与家长都感到如不纠正孩子的弱点,会给他今后人生的道路上带来隐患。
对此,我戏称小V为领导,我为小V的秘书,在日常接触中,称小V为“王导”,并经常提醒他。在小V卧室的床边、书桌上方的墙壁、房门等处,由其母张贴一些增强小V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的提示语、警示语,使他在班主任的督促教育下,形成条件反射,经过一段时间,他的责任心、诚信意识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平时我经常有意识地与小V聊家常,询问他母亲的工作。小V会如数家珍地告诉我:我妈妈在一家很大的合资公司上班,她领导着很多人,我妈妈很有能力。讲到这里,他突然睁大眼睛盯着我说:“老师,你怎么像调查户口似的?”我很认真地对他说:“孩子,你理解错了,你家的情况老师全知道,我只不过想知道你是否知道。老师的目的就是要让你知道,你母亲是个对工作、对家庭有着高度责任心的人,你母亲的工作业绩很出色,为了你,她放弃了晋升的机会,借房在徐汇区居住,让你享受到徐汇优质的教育资源。那你是否学到了你母亲的责任心和诚信品质呢?同时你也应该从中受到感动,使自己具有感恩品质,这样你才有一颗善良的心,进而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讲诚信有责任心的人。”
就这样,我在营造班级人文素养氛围的过程中,将“三维理念”有机地融合在其中,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五)班级建设目标——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素养环境
班级建设要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素养环境,这是我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得到的启发。孟母为了使孟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三迁其居。我认为,温馨和谐的环境可以培育人,这样的环境能够促进师生交融沟通,实现优质教育。
温馨和谐的人文素养环境其核心是和谐。我通过和谐文化建设,使学生产生进步的内动力,进而让学生调整自己,培养自己的亲和力,通过交流、对话的途径促进学生之间的和谐,使每位同学在和谐的氛围中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进而追求和谐的最高境界——就是美,即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我认为,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的差异不仅是学习成绩的高低优劣,还表现在智能结构、气质特征、情感倾向、行为方式、兴趣特长等方面。所以,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扬其长避其短,放飞学生的心灵,张扬学生的个性,进步快的学生帮助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的学生一起前进,以体现和班集体一起和谐健康地发展的优质教育。
我们的时代是信息交流迅捷的时代,是需要加强人际沟通的时代。温馨和谐的人文素养环境,是师生思想和情感交融的沃土。我作为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投入了火热真心的情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师爱的温暖,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进而转化为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班主任和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接近了,相互之间建立起信任,这样,学生在接受班主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内在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效果也会显著提高。在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中,班主任从中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充实和快乐。
(六)班级环境——宾馆层级
1.班级环境的硬件建设——教室一尘不染
(1)桌椅横竖一条线。
(2)地面无纸屑和灰尘。
(3)保持讲台、废纸箱整洁。
(4)门窗洁净无灰尘。
(5)饮水机、其他电器无灰尘。
(6)每节课后黑板擦清,黑板槽内无粉笔积灰。
2.班级环境的软件建设
(1)教室布置突出催人奋进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教室布置要体现“责任、诚信、感恩、集体、国家”十字教育元素,张贴催人奋进及学做真人的激励箴言,营造一个能使学生内修素养、外塑形象的文化环境。
(2)学生之间言行举止礼仪规范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工作学习与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律己敬人的举止规范。礼仪规范是通过文明的言语举止来展现的。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讲究文明细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很在乎这些文明的细节,进而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我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熏陶,使他们的举手投足、待人接物表现出良好的气质修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