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化与市场化互动发展

信息化与市场化互动发展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化与市场化互动发展的实质在于将信息资源通过信息技术融入经济市场化体制和运行机制之中,加速市场化进程,提高市场化绩效。可见,信息化与市场化互动发展的前提是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源,而此类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便是信息数据库体系的健全与完备。为此,西部民族地区各省区实施信息化与市场化互动发展举措的首要工作便是构建与本省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相适应的,较为完备的数据库体系。

六、信息化与市场化互动发展——西部民族地区信息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市场化含义有两种。一是指建立国家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并由此形成统一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体系。二是指在短期内实现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双轨过渡体制的改革过程。具体而言,市场化是以建立市场型管理体制为重点,以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为标志,以社会经济生活全部转入市场轨道为基本特征的实现资源和要素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社会效率,推动社会进步的经济发展进程。市场化的主要内容是:在经济领域和经济运行环节大步推进各类市场的发展,形成完整的市场机制,让各类市场参数正常运转,通过市场运行中的各种经济组织和所有制改革,完善市场基础,通过法律重新确认财产所有权,形成真正的商品交易者。

市场化是反映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经过近30年的改革,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市场化框架基本确立,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化体系初步形成,但还存在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善、中介组织不发达、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市场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特别是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同时,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信息化对市场化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对于消费市场的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拉动作用。众所周知,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而且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能否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信息化的发展为消费市场的大规模扩张带来了有前所未有的机遇,网络营销及电子商务已成为现代消费经济体系中必需的要素。据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网民在网上购买了266.5亿元的商品,其中成立仅三年的淘宝网年交易总额突破169亿元,这一数字超过大型超市易初莲花(100亿元)、沃尔玛(99.3亿元)各自在华的全年营业额。所有淘宝网商相当于创造了2.6个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的销售额[16]。可见,信息化对于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是传统消费方式所无法比拟的。(2)信息化可有效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促进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微观层面上,信息化通过改变市场交易的运行方式和资源配置范围带来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改善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宏观层面上,当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信息资源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产品生产和市场交易过程中之后,会直接改变物质与劳务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节约各种物质和能源的投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改善公众福利水平,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3)信息化对于健全与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信用体系是经济活动市场化的基础性保障体系,这一体系若不健全或不完善,对于市场化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制约。信息化的发展则可以在全社会建立起信用监督系统,将每个市场经济主体的信用状况即时、动态地公之于世,进而确保各市场经济主体依法从业,严格职业操守,共同建设一个诚信的交易市场。(4)信息化可有效推进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科学化,提高经济运行市场化水平。政府宏观调控科学化,是确保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市场化健康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而在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市场要素变化频繁的信息时代,要切实做到宏观调控科学化,必须要有信息化做保障。通过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可以形成全面、系统、即时的经济运行监测系统,为政府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及科学决策翔实数据和客观依据。

市场化对信息化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化进程有力地拉动着信息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就是经济市场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换言之,经济的信息化是与经济市场化相伴而生,相随而长的。市场化的发展不断产生着对信息化的需求,不断催生着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产业的创新与普及,是拉动信息化发展的强大原生动力,没有发达的市场化,就没有兴旺的信息化。(2)市场经济为信息化提供着取之不竭的信息资源。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经济领域,信息资源的最大富集地在经济市场。体系庞大、机构精细、变化莫测、繁杂纷呈的经济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喷涌着无可计量的信息源泉,为经济信息化源源不断地注入着生机与活力。市场化所产生的信息资源,是信息化长盛不衰的生命之本。(3)市场化管理的不断深化,对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普及信息化应用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同时又是法治经济。这就要求市场化的管理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平等化、透明化,进而为市场经济主体创造一个公开、公正、平等、和谐的竞争环境。市场化管理的这种要求,为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的创建、应用、完善、普及提供了极为宽阔的发展空间,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亦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从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现阶段信息化与市场化互动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健全适应市场化要求的,符合本地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实际的基本数据库体系。信息化与市场化互动发展的实质在于将信息资源通过信息技术融入经济市场化体制和运行机制之中,加速市场化进程,提高市场化绩效。可见,信息化与市场化互动发展的前提是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源,而此类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便是信息数据库体系的健全与完备。为此,西部民族地区各省区实施信息化与市场化互动发展举措的首要工作便是构建与本省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相适应的,较为完备的数据库体系。应从具体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生产标准、质量规范、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人才状况诸方面开发建设完整、全面、系统、便捷的信息数据库体系,为提高本地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提供广、精、新、准、快的信息资源保障。

——健全和完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和信息市场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实现信息化与市场化互动发展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西部民族地区应在现有的西部大开发组织领导体系的基础上,围绕健全和完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和信息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协调协作机制。应建立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在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以“圆桌会议”的方式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各省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商讨相关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事宜,解决重大棘手问题。应以“功能社会化、经营产业化、结构网络化、手段现代化、联系国际化”为目标,构建完整、高效的信息市场服务体系。应着力培育信息市场服务主体,使信息加工类、信息传播类、信息技术类、信息咨询类、信息中介类等各类型的信息市场服务主体形成规模,并以“信息服务系统化,信息产品商品化,信息价格合理化”为原则,将各类信息市场服务主体的功能有机融合,收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绩效。

——建立标准、规范、便捷的市场交易信息化管理体系。市场交易信息化是信息化与市场化互动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它可以摆脱传统市场交易方式在时间、空间方面的制约,实现“全天候”交易,尤其适宜于地理位置不利的我国西部地区。故而,西部民族地区应将市场交易信息化列为信息化重点建设工程。应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建设规范、通用、便捷的市场交易服务与管理信息化系统,形成结构合理、内容充实、层次分明、网络互联、协调统一的市场交易信息化管理体系,保障市场交易信息化安全、可靠。应从法律方面强化市场交易信息化的管理,重点健全信息资源配置与保障、信息服务业市场准入与市场竞争、信息服务产品质量与价格、信息产权保护与信息安全等具体领域的法律法规。

——以电子商务的普及为契机,适时发展网络经济,加速提升经济市场化层次。电子商务融合了商务活动和电子技术,以其交易的虚拟化、透明化、个性化、高效化的特点,不仅使传统的流通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且使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西部民族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带来了重要机遇。西部民族地区应以此为契机,通过信息化建设尽快完善电子商务要素,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并在有条件的城市与地区适时发展“以网络信息为核心资源,以信息网络为主导工具,以经济全球化为社会基础,以经济结构的扁平化为组织形式”的网络经济[17],为该地区实现由“二元经济”形态向“知识经济”或“后工业经济”形态跨越,进行有益的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