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规模化条件下的研究生创新培养

规模化条件下的研究生创新培养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从研究生培养工作来看,到“十一五”末,学校培养的研究生类型、领域和数量,均得到快速增长,学科布局日益完善,实现了多数学科都具有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目标。继续加强研究生教育工作,是顺利实现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要求,也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任务和标志。这是实现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的重要体现。

规模化条件下的研究生创新培养

刘卫国

摘 要 文中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实际情况,在研究生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的情况下,分析了研究生培养中内部环节对培养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如何保证培养质量、实现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 学科建设;创新培养;培养质量

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校研究生培养进入了以较大规模、较高层次、多种类型为基本特点的新阶段,如何在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保证培养质量、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发展,是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工作重点。文中结合我校实际,就研究生培养问题进行广泛的研讨,以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研究生的创新培养。

一、我校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一五”期间,学校的各项事业取得飞速发展,2005年新校区投入使用,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打下了硬件基础;2006年实现更名,标志着学校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标志着学校的本科教育步入质量、规模、效益并重的发展阶段;2008年,新增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使得重点学科研究基地的布局更加完善;2009年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工程中心立项,标志着学校在高水平办学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资格,标志着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新突破,为学校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奠定了全面的基础;2010年,学科建设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先后获批1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第11批研究生学位授予学科审批工作中,学校新增7个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5个工程硕士学科领域、1个工商管理硕士授权学科,使得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达到14个,覆盖的二级学科超过60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达到14个。

单从研究生培养工作来看,到“十一五”末,学校培养的研究生类型、领域和数量,均得到快速增长,学科布局日益完善,实现了多数学科都具有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目标。这种发展局面,除了国家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的政策因素,更重要的是学校在学科建设工作中开展重点建设、长期积累的必然。

继续加强研究生教育工作,是顺利实现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要求,也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任务和标志。

学科建设取得的几项重要进展,以及学校整体发展新目标的确立,促使我校研究生培养进入重要的转变期:培养涉及的学科面从单一向综合转变,培养层次从单一的硕士向兼具博士、硕士转变,培养领域从单纯的工学向“以工为主、文理兼顾”转变,培养类型从全日制研究生向全日制学术型、专业型、在职攻读学位等多种形式并存转变,培养数量从较小规模向较大规模转变。

这些转变有的兄弟院校已经完成,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我校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实践,找到创新发展新途径。

认真回顾我校的研究生教育,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客观差距:在学科覆盖面上,重点学科的学位点布局基本完成,但是文理支撑学科的学位点建设还有较大差距,学科分布不平衡,特别是数学、文学、艺术、体育等重要的方向上还是空白,亟待发展;在学科层次上,除了硕士层次在学科分布上的不平衡,经过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工学重点学科与文理支撑学科之间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在数量上,总规模距离要求还有差距,经过第11批审批,以及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全校将二级学科硕士点数量控制在与本科专业数相当的规模,即50个左右,按照合理的招生规模,每个二级学科年招生数在20-30人,则年招生总规模应当超过1000人,才能够体现研究生培养的规模效益,这方面受政策限制,数量增长与实际需求还有较明显差距。除此之外,数量上的问题还体现在学科分布不均衡,个别学科招生数量长期在低水平徘徊,而一些学科则长期承受较大的培养资源压力。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十二五”研究生教育的总目标是实现规模化条件下研究生的创新培养,走规模、质量、效益均衡发展的道路,稳步扩大规模,显著提高质量,持续改善效益,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迈上新台阶,为顺利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实现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的重要体现。

二、研究生培养的内部环节

研究生培养不是一个孤立的工作。宏观上要以学科建设统领研究生培养工作,以学科建设成果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以研究生创新培养彰显学科建设成果。所以,研究生教育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紧紧依托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

研究生培养涉及一系列的内部环节。招生、课程、论文、就业等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到培养质量。

1.生源

如何吸引优秀生源,成为新阶段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关键问题,优秀生源的竞争已经从本科层次蔓延到研究生层次。免试推荐是留住本校优秀生源的一条重要途径,这是近期学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着力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一途径能够解决的生源数量毕竟有限。因此还需紧紧抓好报考生源、入学考试、调剂补充几个环节。

吸引生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核心的因素仍然是学科影响力,所以学科实力提升和学科影响力的扩大是一切的基础。我们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实力的宣传还需要加强,要从较早的本科培养环节吸引学生进入到学科的核心领域,特别是参与各学科的科学研究,亲身体验学科内涵和优势,这是稳定生源的重要举措。学校开展本科教学试点,很多的关注点也在于促进本科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尽早融合,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会提高学生对学科的认识,但涉及的学生面还是太窄,学科面也太窄。

入学考试环节的工作要向源头延伸,在本科阶段就要强化文理基础、专业基础教育,必要时积极开展分级分类的强化指导和培训,这样既有利于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文理基础,也有利于更多的学生有能力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环节取得好成绩。

调剂补充环节同样需要加大学科宣传力度,让更广泛的社会生源认识到我校的学科实力,同时合理规划调剂政策与奖学金政策,向迫切需要更多优质生源的重点学科倾斜,以产生更大的学科吸引力。

2.课程与论文

优质生源不意味着自动获得更高的培养质量。课程培养和论文研究两个教育阶段对学生能力的影响十分关键。

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定位有向两端推延的趋势,即更多的课程设置要兼顾专业基础知识的补充完善和学科前沿知识的传授,以适应学生来源广泛、基础差异大的现状,同时又要适应论文研究对学科前沿知识提出的要求。这样做必然造成课程体系膨大,造成课程学习周期加长,不适应研究生培养按照一级学科开展的发展要求,也与目前各学科研究生培养规模相对较小的现状不相适应,资源利用率低。在研究生培养一级学科增多、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强化学科文理基础、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学科特色、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是新一轮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修订的主要依据。

除了课程设置环节,课程实施过程同样十分重要,加强课程教学环节的监控,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对课堂教学一个最大的认识误区,来自于对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两种学习形式认识上的对立,即认为研究生的学习更多依靠自学,课堂教学作用不大,因此课堂教学内容随意、讲授简单化、课堂学时空置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个问题要予以重新认识。在培养方案中设置课堂教学不是排斥自学提高,也不是本科教育的简单继续,其目的是在较高层次上构建必要的学科知识体系,满足学生掌握本学科理论基础的需要。课程设置时已经考虑了以课堂教学串联知识结构的需要,因此课堂学时要充分利用,并辅以丰富的课余自学指导。由于认识的错误,将有限的课堂学时简单化为自学,就失去了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对课堂教学重要性认识的提高,需要学校、学院、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课程设置工作的一个难点,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而且课程教学时数较短、人数较少,如何兼顾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培养要求,在课程设置上需要下工夫研究,既体现各自的培养特点,又充分利用培养资源。结合论文阶段工作特点设置专题讲座,是适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的重要教学形式。

目前学校对论文环节的管理监控设置已经比较到位,每个环节的重点和要求已经基本明确,特别是任课教师资格认定、指导教师资格认定、论文各环节末位审核制度、论文双盲评审、学术规范检测等工作,对于促进和保障学位论文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存在限制以上措施发挥作用的因素,那主要是管理和实践主体的贯彻不彻底,自觉意识不强,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回避或放任的态度。对学位论文管理所采取的措施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予以坚持和完善,并将重点放到如何将这些管理要求固化到研究生导师的自觉意识中,固化到体现校院两级管理特色的管理过程中。

3.就业

研究生就业存在很大的学科差异,不能一概而论。一个现实的问题是:良好的就业状况是吸引优质生源的重要因素。就目前的做法来看,还不明确什么样的就业促进模式更适合某个具体的学科,一是毕业的学生数可能还不够多,二是一些学科的就业形式多样化,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的毕业生,因而还是一个需要在实施二级管理之后,各相关学科开展深入研究的课题。单纯从工学学科研究生就业的途径来看,论文方向的选择、导师科研课题的选择、导师的社会交流程度、学校在相关领域的影响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去向。很多情况下,论文研究对学生能力的提升程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继续从事相关学科领域专业工作的可能性。这些规律有待继续予以总结,学校、学院和导师在就业环节中各自作用的发挥还有待深入挖掘。

4.管理

谈到内部环节,不可回避的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管理环节。在前面的几个环节中,已经可以看到强化管理会起到的作用,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管理促创新已经是各项工作中对管理效能形成的共识,研究生教育管理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样至关重要。随着研究生管理重心的下移,实行研究生校院两级管理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既往的管理经验将不再全面适用,没有现成的管理经验可以借鉴,为此需要积极探索管理模式的转变与管理工作的新核心内容。

在研究生培养的环节中,院系将更多地承担具体的管理职责,与此同时,通过校院二级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校院二级研究生教学督导、学校层面的常态化环节评估等形式强化校院两级管理。前面几个因素都好理解,做好学校层面的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的重点,将是学校层面的常态化环节评估,这也是今后研究生部代表学校实行宏观管理的重点。

所谓常态化环节评估,是结合学科建设要素,对学位点设置、培养方案、师资条件、培养条件、招生、课程与学位论文、就业等等环节开展调研、监控与评估,为院系的研究生培养提供宏观指导,以促进管理规范化、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为最终目标。这项工作要实现常态化,就要把经常性的工作转化为标准和规范、管理制度和管理职责,排除人为的干扰因素,并在各个管理层级上取得共识。这项工作的难点是结合学科特点找出管理要素予以落实,以保证评估结果的相对可比性。

三、研究生培养的外部条件建设与利用

研究生培养是学科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很多时候在管理过程中,学科建设要素的建设并不直接隶属于研究生教育管理,这一点上可以看到学位点建设不完全等同于学科建设。因此,可以把学科建设资源看作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外部资源加以利用。

学科建设资源事实上集合了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资源,其中几个核心要素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①师资条件。合格的本科教师不完全能够胜任研究生教育,只有一部分可以成为研究生任课教师和研究生导师;②科学研究。一定水平和规模的研究课题才适于研究生论文选题,并且要特别注意研究内容的延续性和系统性,以免出现研究生“劳工”现象;③科研成果。这是实现学科影响力的重要外在表现;④学科基地。这是开展科学研究和专业素质培养的“土壤”;⑤研究条件。它包括高水平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是专业培养的支撑。甄选和补充合格的学科建设资源用于研究生培养,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侧面。

研究生培养的社会资源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趋势是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才,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就是一种实践形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另外一种实践形式。

国家政策决定学校的研究生培养类型和定位发生转变,典型标志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出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领域和数量都将迅速增长,宏观上要求更加充分地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学校正在利用自身的传统纽带与兵器在陕的研究院所建立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同时利用其他社会资源建立研究生培养的合作关系。这项工作在实施二级管理之后要依靠各个学科的积累和自身特色,积极探索适合培养需要的联合模式,充分利用国防兵工资源和陕西省地方经济资源,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毕业生。这方面有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特别是在联合培养在职专业硕士研究生过程中,通过产学研合作资源、校友资源、科技合作资源等途径,成功开展了多个学科领域、多批次的研究生联合培养。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实行二级管理后,需要依靠学院一级有更多的关注和投入,切实加强与企业的联合,把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做实,实现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双赢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切入点是鼓励研究生导师积极与目标企业之间开展长期、广泛的科技合作,寻找人才需求的共同兴趣点,通过科技纽带建设人才培养基地。

四、数量与质量同步提高基础上的创新教育

追求研究生数量增长,是改善在校生结构、充分有效地利用学科资源的必然要求,是学校自身发展积累的必然;追求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创新教育则是研究生培养永远追求的目标。在数量与质量同步提高基础上的创新教育,是向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转变的重要基础。三者兼顾的难点在于数量增长将造成优质资源紧缺,对质量和创新能力培养造成压力,需要在研究生教育发展中不断实事求是地改进管理、合理投入资源才能实现。

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本标志,应当从研究生培养目标上来认识。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研究生,首先应当具备相关学科领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其次要具备独立从事相关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这些是基本要求。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基础上,再拥有一些外在的突出表现,比如发表高水平论文、参与高水平科技竞赛、在高水平科学研究中做出独立的贡献、独立承担解决重要的工程实践问题、作为发明创造的重要参与人、纠正有影响的错误认识、为决策咨询活动提供重要观点和建议等等,就可以认为其具备了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没有统一的标准,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研究论文的选择等环节,要兼顾基本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创新能力的自由表现,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培养方案中具体体现具有学科特色和内涵的基本要求和创新表现。

目前在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上,对创新性的考核还不够全面细致,尤其是针对学科特点的考核尚未全面开展。较为简单的评判标准是研究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水平,对论文质量通过预定的奖励标准予以分类。如果能够认同前一段所述创新性表现的几种形式,则在论文创新性评价标准中要予以落实,并利用研究生创新培养基金予以鼓励。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标准比较容易达成共识,而在其他几个方面的创新标准还有待研讨,重点是建立相对客观、易于横向比较的第三方评价标准,至少在同类学科之间建立较为公平合理的等价评判方法,以鼓励研究生以不同的形式获取创新成果并获得同等的认可。

依据不同学科广泛认可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表现形式,制定创新能力评判标准、引导学科资源配置、引导创新培育基金投入、引导建立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种途径、引导导师和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创新培养目标和培养形式,是在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之后,研究生管理工作需要探索和落实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研究生培养涉及的方方面面十分广阔,这篇短文不能面面俱到,仅选择了一些较为受关注的问题谈了一些个人之见,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