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管理科学与工程”作为国家一级学科,以管理学、数学、经济学、系统科学为基础,以管理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侧重于研究宏观和微观条件下管理理论与实践、技术与方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集合的学科。在经过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对该专业设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尤其是在我校博士点建设关键时期,作为支持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建设,更是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经济管理学院 康 虹

摘 要 从知识管理流程的视角,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分解为知识获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以及知识利用能力三个组成要素,并进一步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改革、学术交流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 知识管理;创新能力;研究生培养;教学模式

“管理科学与工程”作为国家一级学科,以管理学、数学、经济学、系统科学为基础,以管理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侧重于研究宏观和微观条件下管理理论与实践、技术与方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集合的学科。该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具有较高管理素质、合理知识结构、较强的研究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该硕士点在我校招生的历史较短,从2007年开始招生,研究方向有管理优化及其决策分析、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物流管理优化理论与技术、企业资源计划(ERP)与运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及生产过程规划与管理等七个成熟的方向。在经过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对该专业设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尤其是在我校博士点建设关键时期,作为支持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建设,更是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而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因此,研究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

创新人才不是天生的,是高等教育的成果,高校作为担负最高学历层次教育的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实施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基地,应责无旁贷地勇敢挑起创新知识、构建知识创新体系并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研究生群体是高校中最为活跃的生力军,也是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专业技术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抓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关键,教育部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目的就是培养和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随着“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持续推进和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步伐的加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讨论的热点问题。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经济学家熊彼德提出“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我国学者甘自恒曾将创新能力定义为“主体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具体说来,创新能力是指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有新发现、创造新事物、提出新观点、运用新办法、开拓新领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它的开发与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学术界对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有多种理解。我国学者姜晶玲认为创新能力既是一种智力特征,也是一种个性素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是人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三方面的要素。也有学者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认为创新总是在问题解决中发展起来的,问题解决是创新的土壤,并不一定所有的问题解决都包含有创新,但创新无疑都包含着问题解决,即包含着准备、孕育、明朗和验证四个过程。而创新能力就是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综合能力。首先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强大的信息搜集能力、果断的判断力和准确的表达力;其次是设计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需要有移植与隐喻、对比与类比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准的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综合能力。

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对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就会有不同的子集。从知识管理流程的视角,将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分解为以下几项:

1.知识获取能力

研究生必须能够快速有效地向外部学习,吸收新知识,以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其学习途径可包括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前者如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体系的学习,而后者则依赖于个体之间的交流、个体自身经验的积累。非正式学习就需要兴趣广泛,信息沟通广泛。为了有效提升知识获取能力,研究生就需要对外部环境快速反应,明确自己的知识需求,并知道这些知识在哪里,需要通过哪些渠道寻找,即研究生必须具备的自学能力和前沿把握能力。

2.知识转换能力

知识不能囤积私藏,必须通过交流共享转移才能产生力量。在此过程中,需要主动参与相关的社交群,经过交流共享,从外部获取的知识才能整合成序化的知识,进一步明晰自身在知识资源上的优势与弱势,进一步加强了知识获取的动力。

3.知识利用能力

知识是行动的导向,必须要有效地吸收和利用才有价值。知识利用能力是指能有效利用学到的经验提高学习效率或不再犯重复错误,并能快速有效地将知识运用并发挥在解决问题和工作绩效提升上,即知识与经验的使用能力、假设与方案的想像能力、对不同假设与方案的评价与判断能力、对所选择的方案与假设的逻辑证明与验证能力,是将获取的知识进行成果物化、定型的手段和技能。

创新能力的三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人的整体创新能力。三个要素在人的整体创新能力中的地位作用不同,却又相辅相成,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会使创新能力大打折扣甚至无从发挥。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1.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形成必须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前提,这种知识结构的形成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1)要从培养本学科合格的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出发,从培养研究型的优秀人才角度出发,制定本学科的学位课,认真审查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去掉低层次课程,整合内容相近的课程。

2)开设科学研究方法、文献检索技巧、科学文献撰写规范等课程,训练研究生使用正确的方法从事科学研究,及时掌握本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学会在他人已有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以及按照学术规范撰写科研论文,以加强研究生创新技巧的培养。

3)鼓励开设跨学科、实践性强的课程。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是拓宽知识面的课程,可使研究生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不拘束在自己的研究方向内,这是当今科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以及各门学科相互渗透的客观要求。研究生只有具备交叉学科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新技术、新进展,才能够充分借鉴相近领域的新成果和新方法,才能在能力结构、学术思想、科学思维上形成交叉复合效应,才会有更大的创造力,在专业领域内作出创造性的成果。在构建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时,要按一级学科制订培养方案,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力求使各门课程在加深和拓宽研究生基础理论、学科知识面和相关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既有所分工,又相互补充。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

4)加大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为了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解决知识结构的个性问题,适应各种生源、不同类型的培养模式和专业研究方向的需要,应加大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研究生能在更大范围内跨学科自由选修,给研究生以更大的选择余地。因此,课程学习不宜规定太死,应充分注意研究生的个性培养。尤其对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管理类的学位课程之外,还需选修1-2门理工类的课程,以增强管理学的实践操作性。

2.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课堂教学应以启发式、讨论式为主,辅以其他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是一个启发、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重要场所,应该形成宽松、自由的氛围,不应该成为老师的“一言堂”。传统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以教师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角,研究生基本上是听讲、记笔记,很少有机会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过分重视继承与重复前人的知识与经验,只能培养知识储备型人才,而无法造就创新型人才。教师应以启发训练研究生创新思维为目的,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由学生主动完成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整合等流程,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3.立足学术前沿,加强学术交流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来指导研究生不可能使研究生全面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也很难取得创新性成果。学术交流不仅指参加国外、校外的各种学术会议、论坛、讲座,也包括本校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不同课题组以及课题组内部的各种交流。研究生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可以及时跟踪和掌握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对最新科研成果及时予以消化和吸收,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学术交际空间;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和锻炼研究生信息检索、论文撰写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良好学风,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坚定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信念,使得他们的知识获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以及知识利用能力同时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曹海浪.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138.

[2] 李玉向.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许昌学院学报,2005,24(6):152.

[3] 黄一岚,裘晓华.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教与经济,2009(1):33.

[4] 栾述文,王晓军.论提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略[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102.

[5] 高红.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4):1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