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拉丁美洲教育公平指标的发展及启示
1.拉丁美洲教育公平指标的发展
拉丁美洲是世界上收入和财富分配最不公平的地区之一,在那里10%的高收入人群占有国民收入的50%,而50%的低收入人群仅占国民收入的10%不到。[9]拉丁美洲的教育不平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巨大的收入差距紧密相连的,教育系统的不平等是影响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教育系统的不平等通常和性别、年龄、种族和阶层等因素相联系,因此,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改善教育资源的分配,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查和分析教育系统的不平等状况。
教育指标或者教育系统的统计数据可以用来定义、描述、分析和检测教育系统自身,是分析教育问题和形成教育决策的有力工具。在过去的20年里,大量指标被开发和研制用来监测拉丁美洲地区的教育系统,这些指标主要是关于入学机会,还有一些是关于所提供教育服务的质量,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拉丁美洲存在着大量的不平等现象,但对教育不平等指标的使用却并不多见,在发展教育公平指标方面,拉丁美洲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
近年来,拉丁美洲开始不断致力于教育指标的发展以监测该地区的教育系统。其中,包括对教育公平指标的开发和研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世界教育指标(World Education Indicators,简称WEI)项目和教育指标区域项目(Education Indicators Regional Project,简称EIRP)的积极参与。
世界教育指标项目是1997年由来自世界各地的11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共同发起的,拉丁美洲前后有10个国家参与其中。世界教育指标项目致力于开发一套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其中“公平”是项目最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世界教育指标项目在1999年的报告中指出,教育系统的不平等主要体现在入学机会、受教育年限和受教育质量三个方面,这些不平等通常建立在性别、收入水平和居住地区(如城镇和农村)等基础之上。世界教育指标项目在推进和开发教育公平指标方面为参与国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但是在创建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指标时,与各自国家特征相联系的公平问题可能会被大众化的指标所破坏,对于单个国家来说,这些指标对公平政策的形成没有太大的作用。
教育指标区域项目(EIRP)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丁美洲区域办公室提出的一个计划,旨在为美洲人开发一个基础的、具有可比性的教育指标体系,共有38个国家参与,计划的内容包括加强成员国的教育信息体系以及在该区域内建立教育指标的比较方式和方法。教育指标区域项目力图构建五种类型的指标,包括教育背景、教育资源、制度执行、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教育指标区域项目不仅提供了教育信息系统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合作的平台,也促成了由参与国技术人员和实施者合作的工作团队的产生,对拉丁美洲构建教育公平指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拉丁美洲教育公平指标对我国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启示
拉丁美洲教育公平指标的发展,对我国西部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有诸多借鉴意义。
教育公平问题的改善和解决不仅需要教育研究者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的支持。教育公平指标的构建必须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以保证研究资金的来源和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构建教育公平指标不仅是为了测量和评价教育公平现状,更是为了给政府的宏观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只有政府的参与,构建出来的教育公平指标体系才能够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改革国家教育统计制度,为构建教育公平指标提供完善的信息基础。我国现行的教育统计制度还不完善,相关统计信息还很缺乏,无法满足构造教育公平指标对于统计数据和数据分析的要求,可操作性往往成为指标体系研究的最大制约因素。如果没有完善的信息基础,即使评价手段再高明,也不能确保得到真实的监测结果。因此,教育统计部门应该尽快改革现行教育统计制度,不仅要加大相应的经费投入和技术支持,还要进一步拓宽教育信息收集渠道,鼓励教育以外的政府机构、私人部门提供数据收集与处理、社会传播和决策咨询等服务,承担起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重任。
重视教育公平指标的研制与开发,提高教育公平指标的应用水平。就目前来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对于教育公平指标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事实上,由于没有完善的理论和方法,大多教育公平指标都是简单、随意设计的结果,指标仅具有较低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此外,当前研究教育公平指标的主要目的也是为教育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在教育研究中使用教育公平指标的意识并不强。因此,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公平指标研究的重要性,加强教育公平指标的研究意识,更要不断提高教育公平指标的研究水平和应用水平。
教育公平指标的构建还要考虑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与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离不开该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教育公平指标的构建,不应仅仅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应该考虑到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指标,应该对教育发展的相关背景状况也有所分析和反映,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决策在社会大背景下对教育发展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位。
【注释】
[1]常秀娟:关于教育公平内涵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6(6)。
[2]陆根书: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影响的国际比较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1(2)。
[3]解志勇,曾咏辉:我国西部高校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思考[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7)。
[4]王善迈:教育公平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5]谢小萌:英美高等教育公平保障及其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6]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R],January 2003,UK。
[7]教育公平系列文章[N],中国教育报,2006-11-24(6)。
[8]Department of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iege:Equity in European educational systems:a set of indicators(February 2005-2nd Edition)[R],A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 General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Project Socrates SO2-61OBGE,2005(7)。
[9]邬志辉,安晓敏:拉丁美洲教育公平指标的发展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