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冯太师桃李满天下

冯太师桃李满天下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是冯氏经学传承中的重要人物,有“状元巴巴”之美誉,先后在南京、西安等地教学。经堂教育的宗旨,是为各地清真寺培养经师、阿洪,并对穆斯林传授宗教知识。经堂教育的正式学员,西北地区习惯称为“满拉”,陕西以东习惯称为“海里凡”,意为学生或接班人。

冯太师桃李满天下

在胡登洲的弟子中,与海师齐名的还有一位冯二先生。冯二先生系西安城东三十里杏园头人氏,学成后设帐于家中,后被尊称为“老二巴巴”。他的三个儿子、三个侄子都在他的培养下成为经堂教育的二传弟子。

他的侄子冯伯菴,著有阿拉伯文《杂学》,人称“老三巴巴”,曾在宁夏同心城和云南等地教学,其著名的弟子有张少山等。他到云南蒙化郡(今大理巍山县)教学时,发现了当时中国未曾流传的苏非派教义学著作《米而撒特》(成书于13世纪中叶,后清初伍遵契汉译为《归真要道》),他阅读后很快掌握了其中的要旨,并进行讲授。后来他在同心城又见到《古勒塞托呢》(波斯文文学著作《真境花园》),阅读后虽能理解,但“有蒙蔽者数处”。

冯二先生的长子冯少川,著有《纳直问》,是以阿拉伯文所写的问答体教义著述。他曾在河南汴城(开封)教学,张少山曾长期跟随他学习。冯二先生的小儿子冯少泉,人称“小三巴巴”,他的儿子冯养吾也是一位著名经师,曾到北京、南京等地执教。

张少山是陕西临潼人,跟随冯伯菴、冯少川学习,是胡登洲的三传弟子。他是冯氏经学传承中的重要人物,有“状元巴巴”之美誉,先后在南京、西安等地教学。他在南京执教时,培养了一批明末清初的著名经师,包括山东学派的创始人常志美、李延龄,以及经堂教育在江南地区的主要承传人张中、马君实等。

这样,经过胡氏直传、二传、三传弟子的努力,发源于陕西的经堂教育已经扩散并影响到宁夏、甘肃、云南、北京、辽宁、江南、湖广、河南、山东等地,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制度。但关于明代经堂教育初创时期的教材、学制、方法等,由于资料缺乏,我们已经难以做进一步的考证。我们现在对经堂教育的了解,主要依据的是清代以后的资料,也就是成熟时期的经堂教育了。

经堂教育的宗旨,是为各地清真寺培养经师、阿洪,并对穆斯林传授宗教知识。经堂教育的正式学员,西北地区习惯称为“满拉”,陕西以东习惯称为“海里凡”,意为学生或接班人。经堂教育的初级阶段,主要学习阿拉伯语语法、简明教义、《古兰经》和圣训选读等。高级阶段要学习阿拉伯语高级语法、修辞学、波斯语、《古兰经》及注释、圣训、教法学、教义学等。学员完成学业后,经讲学阿洪鉴定许可,为他挂帐、穿衣,即获得毕业资格,可以到各地清真寺应聘任职或开学授徒。在经堂教育中,形成了一套以汉语词汇和语法结构为主,杂以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的“经堂语”,以及一种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语的拼音文字“小经”,并形成了经堂教育的成熟的教材体系,即通常所称的“赛拜嘎经”或“十三本经”。因此,经堂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是一种培养宗教人才、普及宗教知识的宗教教育制度,也是中国最早的制度化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涉及语言学、哲学和文学等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

img36

银川市一个满拉的“穿衣”仪式上,人们为他披红挂彩,祝贺他毕业成为一名阿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