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族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回族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又恢复组建了1957年曾经设立的民族地区教育司。北京市回民中学在原回民学院校址恢复,成为北京市回族教育的主力军。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全国清真寺恢复开放,回族经堂教育得到恢复。目前,甘肃临夏堪称是回族经堂教育的中心。回族传统宗教教育不仅体现在上述以清真寺为中心的传统经堂教育上,还表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才出现的经学院教育中。

回族教育的恢复和发展(1978—)

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教育工作的拨乱反正,回族教育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回族普通国民教育的发展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又恢复组建了1957年曾经设立的民族地区教育司。1981年2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上,重申了1959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建立民族教育行政机构的决定》,在经费、政策等方面对民族教育给予了特殊的照顾。在这一过程里,“文革”中被破坏的各地回族中小学也逐渐恢复,再度呈现出繁荣景象。

img125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批一级示范性学校,是拥有57个教学班、3883名学生的完全中学。培养出多名全区高考状元。

img126

济南回民中学

山东省济南回民中学创建于1951年,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也是目前省内唯一的一所高初中兼有的民族完全中学。

北京市回民中学在原回民学院校址恢复,成为北京市回族教育的主力军。河北省有回民中学42所,回民小学277所。河南省有回民中学38所,回民小学267所。山东省自1980年就恢复了济南回民中学、永长街回民小学、西青龙回民小学,揭开全省回民教育发展的新篇章。山东省回民中学已经发展到20所,已经命名的回民小学增至76所。据统计,吉林省现有的12所回民小学中,回族学生占在校生总数50%以上者共有8所。广州市回民小学于1985年兴建教学大楼,扩大招生规模,对回族学龄儿童优先录取,成为颇具规模的区级重点小学。海南三亚市羊栏镇有两所回民小学。福建泉州市回族人口相对较为集中的乡镇也设立了2所回民中学,8所回民小学。湖北省也于1985年建立了一所回民中学。

在西北这个我国回族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其文化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回族中小学在这一地区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相继建成了回民小学23所,回民中学7所。兰州市将市第十六中学改建为回民中学。西安市回民中学自1982年恢复。而青海西宁市回民中学也于1987年创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更是建立起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

img127

沈阳市回民中学

始建于1936年,1959年被定为市重点中学,1962年被列为沈阳市首批省级重点中学。2004年12月被评为辽宁省省级示范性高中。现校舍是著名回族京剧大师马连良和回族同胞捐资修建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1986年7月,西安回民中学、沈阳回民中学和呼和浩特回民中学共同发起倡议,经国家民委和教委同意,于11月13日在西安回民中学正式成立了全国部分回民中学校际合作体(简称“回中协作体”)。成立之初,本着“自觉自愿、以诚相见、民主协商、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有西安、沈阳、呼和浩特、包头、北京、上海、兰州、青海民和、安徽阜阳、济南、银川、郑州、甘肃临夏、西宁、新疆昌吉、天津、昆明等地的18所回民中学陆续加入。“回中协作体”已陆续举办了多次活动,增加了各地回族之间在教育上的交流。其档案室设在沈阳回民中学,集资成立的“回中协作体基金会”设在上海市回民中学。

img128

上海市回民中学

前身是1930年落成的私立敦化小学。1956年将中学部迁出,在现址修新校舍。1979年恢复上海市回民中学。

回族宗教教育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全国清真寺恢复开放,回族经堂教育得到恢复。50年代“井口四师傅”开创的河州经堂教育改革,此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井口四师傅”之子马希庆阿洪(1941—2003),自幼在父亲马天民阿洪膝下攻读经学,到18岁已学完经堂体制中的所有课目。80年代他在韩家寺任开学阿洪,开始推行经堂教育新一轮的改革。与此同时,他的另几位同学也被聘为其他清真寺的教长或开学阿洪,在各自所在的清真寺开始了新式教学的尝试,一时间,河州的铁家寺、折桥大寺、关家台寺、魁星阁寺和积石山的肖川、中庄等清真寺出现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模式,并以韩家寺为中心形成了新式经堂教育的潮流。90代,马希庆阿洪任堡子寺教长期间和密友王永贤阿洪完成了河州经堂教育的第二次突破,把河州经堂教育推向了新的高峰。90年代以来,堡子寺在西北经堂教育中独领风骚,慕名而来的学生络绎不绝,俨然成了经堂教育的大本营。目前,甘肃临夏堪称是回族经堂教育的中心。[1]据统计,2006年,在全州的2614所清真寺、143处拱北当中,共有阿洪2923人,满拉的数量则随季节而变化,最多时达8355人。

img129

有中国“小麦加”之称的河州八坊回族聚居区

img130

平凉陕学名师王二爷

在传统经堂教育的延续方面,平凉著名陕学阿訇兰秀斋的弟子王善明(1905—1991),尊称王二爷,80年代以后是平凉陕学复兴的领军人物。1976年后,他即在家中讲经,慕名而来者五十余人。1980年至1991年,他三次受聘任平凉北大寺教长,为陇东陕学复兴者。他先后培养弟子数百人,平凉、泾源两地可考者95人。1991年他归真时,有5省257坊的2500名阿訇、几万群众参加了葬礼。

回族传统宗教教育不仅体现在上述以清真寺为中心的传统经堂教育上,还表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才出现的经学院教育中。经学院创立之初是希望在发展正规教育的同时,兼顾回族的宗教信仰,促进伊斯兰教育的发展。

img131

宁夏伊斯兰教经学院

目前,我国共建有十所经学院,即: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北京市伊斯兰教经学院、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宁夏伊斯兰教经学院、兰州伊斯兰教经学院、郑州伊斯兰教经学院、昆明伊斯兰教经学院、青海伊斯兰教经学院、沈阳伊斯兰教经学院、河北伊斯兰教经学院。

1982年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恢复招生。2005年12月5日,该校在北京举行了建校50周年庆祝大会,据统计已毕业各族学生1064人。宁夏伊斯兰教经学院筹建于1984年,正式成立于1985年,由宁夏伊斯兰教协会创办。它是由伊斯兰发展银行赠款113.8万美元对该院校舍进行建设,建筑别具伊斯兰风情。学院的任务旨在为宁夏地区的伊斯兰教事业培养爱国、爱教,同时兼具伊斯兰教学识和科学文化致使的青年宗教职业人员。

回族民办教育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再次兴起了回族民间办学热潮的再次兴起,民办教育已经成为国民教育体系外对回族民族教育的有益补充。这些回族民办学校主要是阿拉伯语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其中还有很多是专为回族女性开办的学校。

甘肃临夏中阿学校初创于1980年,1989年由国家教育部门正式批准,现在已发展为一所中阿并授、富有民族特色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自20多个省区,毕业生中先后有180多名到中东等伊斯兰国家留学深造,有的已取得博士、硕士学位。

img132

民办阿拉伯语学校的课堂

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银川阿拉伯语学校也是一所由回族创办于1990年的民间职业学校,1992年由银川市教育部门正式批准,目前有男校和女校两部分,在校生200多人。该校毕业生中很多已成为东南沿海国际贸易中的阿拉伯语翻译人才。甘肃省张家川县阿拉伯语言学校,由民间回族集资发成立于1991年3月。是一所集阿拉伯语言教育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全日制四年制寄宿制民办学校。学校设有中职班和大专班共10个班级,现有在校学生400余名,分别来自于全国10几个省(自治区)。

类似的学校在甘肃、宁夏、云南、陕西西安等地还有不少,它们虽面临经费、师资、办学方向等方面的不少困难,但也已经成为回族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