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馆藏信息资源的体系和结构
馆藏信息资源一般分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两大类。
1.实体馆藏
实体馆藏指图书馆收集、整序、贮存并有所有权的、有实体形态的信息资源,即图书馆直接拥有的各种纸质和非纸质的、非网络的信息资源。它由两大类信息资源构成,一是纸质信息资源,如图书、报刊、特种文献等印刷型文献;二是非纸质非网络的信息资源,如音像制品、缩微制品等。
实体馆藏的特征有以下七点:
(1)实体性,即具有一定的物理载体形式,有形可触,这是其基本特征。如传统的刻、写、印刷型文献,现代的录音磁带、录像带、胶卷、胶片、磁盘、光盘等。
(2)存储性,即有一定物理介质形态的信息资源,需一定空间收藏、存放才可使用。
(3)集中性,即为便于保管使用,一般相对集中储存在一个或多个馆舍内。
(4)共用性,即是供广大用户公共使用的资源,可以通过阅览、外借、复印、馆际互借等方式利用。
(5)有限性,即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有数量限制,不可能收藏全部实体信息资源。
(6)具有所有权和永久使用权。
(7)收藏性,由于实体信息资源不易保存、流传而导致其有收藏、投资价值。
同时,实体馆藏也有其局限性:
(1)有限的实体馆藏难以满足无限的读者需求。
(2)存储量小,体积大,占用空间多。
(3)流通加快,易损坏、丢失。
(4)珍贵文献不宜外借,限制了使用。
(5)使用率高的文献,有限的复本难以满足众多用户需要。
2.虚拟馆藏
虚拟馆藏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是指通过网络存取的信息资源,即网上可借图书馆使用的电子信息资源,包括自行购买的网络版和网上免费的信息资源;广义的理解还包括可以通过馆际互借获取的其他实体馆藏信息资源。一个图书馆的虚拟馆藏可以来自多个图书馆的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
虚拟馆藏的构成,至少包括三大类:
(1)网络信息资源,即图书馆通过签约付费,能在线利用的网络信息资源,可以有所有权,也可能只有使用权。
(2)网上信息资源,即根据用户需求及馆藏需求,搜索、选择互联网中的相关信息资源,下载储存到本馆或本地网络中,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或链接到图书馆的网页上,方便用户检索。
(3)其他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即通过馆际互借或文献传递等方式可获取其他图书馆的馆藏,这也是本馆的虚拟馆藏,因为资源共享可使本馆信息资源得到延伸和补充。
虚拟馆藏具有以下特征:
(1)虚拟性,即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是虚拟的。
(2)丰富性,即网络覆盖面广、容量大,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自由查询、搜索。
(3)方便性,即用户可在任何时间地点检索、查询,不必亲自到馆,也不受复本、借阅期限的限制。
(4)分散性,即贮存是分散式的,并不集中于某个图书馆的物理实体中。
(5)非垄断性,即没有一个图书馆可以对网络信息资源垄断。
(6)共享性,网络本身的开放和覆盖面广、传递快、不受时空条件限制,使共享得以实现。
(7)动态性,即具有动态随意性,可及时更新和补充。
(8)非拥有性,即拥有广泛的使用权。
虚拟馆藏也有其局限性:
(1)信息更新快,不稳定。
(2)资源量太庞杂,难以及时查到有用信息。
(3)无法完成图书馆的典藏功能。
(4)使用费用高。
(5)馆藏多少及价值大小,取决于图书馆的鉴别、开发利用功能。
3.馆藏信息资源的结构
(1)等级结构,也称馆藏级别,是馆藏信息资源结构的基本框架。即根据本馆馆藏建设的目的与功能及用户水平,将馆藏分为若干等级,用以反映所收集信息资源内容的深度、完备程度以及满足用户需求的水平。这是馆藏信息资源结构设计的关键,其意义重大。图书馆首先确定馆藏范围,再依其内容及保存要求划分等级,确定馆藏载体形态,形成馆藏信息资源结构。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馆藏级别分完整级、研究级、学习级、基础级和最低级。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类型与收集方式、使用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馆藏级别也相应变化。美国伯克利数字图书馆提出了数字图书馆馆藏级别为四级:
①永久保存级,指经过鉴定的有特点的现实馆藏,具有唯一性馆藏,用途得到认可的馆藏,仅定位于一个个体图书馆的馆藏。
②服务级,即对用户有用,是用户必需的虚拟馆藏。
③镜像级,指其他数字图书馆馆藏的拷贝。
④链接级,即在任何地方都可寄居的信息资料,又可在本馆显示,可在远地提供一条链路。
以上四个级别除永久保存级外均可随馆藏政策变化而变化。
(2)学科结构,指馆藏信息资源中各学科门类的比例结构。信息资源也是有学科归属的,用户一般也会从学科角度提出需求,馆藏信息资源当然也应依用户学科需求倾向而有一定的学科范围限制。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大学图书馆的区别,就在于馆藏是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同时,馆藏也应按学科分类组织,便于检索。按学科内容区分馆藏是设计馆藏结构的基础。
(3)时间结构,即按出版时间或公布时间划分的层次,这反映了知识记录源远流长与推陈出新的纵向关系,反映了馆藏的系统性。信息资源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般用半衰期表示)。图书的半衰期为5~10年,科技期刊为3~5年,专利与标准按法定年限;磁盘、光盘为载体的知识记录的半衰期依其信息资源内容而定;网络信息时间更新,日日更新。
(4)语文结构,指馆藏中各种语文的文献信息的构成状况,反映馆藏水平和多方面满足用户的能力。一般公共图书馆面向社会大众收藏信息资源的语文结构;科研院所与高校图书馆兼顾多语种信息资源。研究型图书馆设计馆藏结构尤其要考虑语文结构。
(5)类型结构,指馆藏中不同出版形式、不同知识载体的信息资源构成状况。
馆藏信息资源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用户需求,因此,检验馆藏信息资源结构是否科学合理最重要的标准是对用户服务的质量,也就是用户的满意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