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图书馆服务设施布局
这是服务环境的核心,它形成服务的功能性环境,对提高服务效率和改善用户的服务体验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营造良好服务的关键一环。
一个合理的图书馆服务设施布局基本的标准是:
1.安全性,如消防通道和安全通道的宽度、醒目的防火标志、员工通道与用户空间的划分等。
2.服务路线的长度应尽量缩短以减少馆员和用户的走动。
3.服务路线的清晰度,要符合用户体验和利用服务的习惯,不同的功能区要有明显的标志区分。
4.管理合作与员工舒适应联系方便,容易沟通,便于疏导。
5.可进入性,有较好的可进入性才方便清洁、保养和维修。
6.空间的利用率和灵活性,在保证服务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利用率,又需要有灵活性以适应长远发展。
对于复合图书馆来讲,设施布局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满足功能的要求,这是功能第一原则的具体表现,特定的功能应与特定的空间匹配,否则不能提供良好的服务,浪费财力物力。
2.尽可能满足用户需要,目前图书馆存在服务整体上综合化与用户需求个性化的矛盾,对此应从满足用户需求出发考虑图书馆的布局。
3.适应各类文献使用与管理的特点,以便充分发挥其作用。
4.适应馆舍、人力等现有条件,因馆制宜。
设施布局还应有层次性,分清以下区域:
1.入口区,包括门禁系统、总服务台、综合咨询台、文献复制设备、用于检索和信息查询的计算机、目录区、文献陈列架、宣传橱窗、布告牌、大屏幕显示屏、电脑触摸屏、防盗仪、电视监控装置、自助存物柜等。
2.用户区,这是最主要的部分,可根据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条件,进行多功能组合,可分为咨询服务区、阅览区、文献信息资源区。
3.研究区,它实质上属于用户区,但又与一般用户区区分,针对研究人员,标准相对要高。
4.公共活动区,图书馆现在已是一个多功能、开发型和综合型的文化教育机构,不仅图书馆本身应有的功能,甚至为用户生活服务的功能也纳入其中,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公共活动区。
5.办公区,业务办公与行政办公相对独立,空间容量也比用户区小。另外还有收藏区和技术设备区也应配备相应设施和设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