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独立学院”的产生
直到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高层次高等教育供求矛盾依然突出。统计表明,2002年全国高校本专科的招生数达到543万人,高校在校生总规模已突破1600万人。随着高中阶段毕业生数的逐年增长,以后若干年内,即使继续保持现有65%~70%的高考录取率,全国高校在校生规模每年平均也将需要递增100万人以上,其中本科在校生规模每年要递增50万人左右,这就要求在发展大众化本科教育方面探索新的路径和模式。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兴模式正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中国掀起的必然产物。
首先,我国对高等教育需求极大,并且呈现多样化态势。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提高了人们对文化教育的追求,“科学技术和教育也是生产力”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人们认识到教育也是一项重要的消费,而且这项消费的支出会给人的发展带来很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已经成为人们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空前高涨,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说,我国处于经济起飞和社会转型的历史发展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及知识经济并存,加上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达程度差异很大,既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有一批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还有一些知识密集型产业。因此,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十分迫切,而且呈现出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特点,既需要掌握现代尖端科学技术的高精尖研究型人才,也需要能够适应生产第一线要求、掌握实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还需要熟悉管理规律,能够运用科学管理进行有效管理的管理人才。从个人角度而言,每个受教育者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个性特征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特长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面对如此局面,仅靠现有的高等教育力量显然是不够的,需要调动社会各界的办学积极性,多方挖掘潜力,通过更多的办学方式来满足人们和社会日益旺盛的高等教育需求。“独立学院”的产生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16)
其次,穷国办大教育,政府对教育投入能力不足,公立高校扩招人数有限。多年来,受到国家种种优惠政策支持的公立高等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高等教育的规模、培养质量都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尤其是到了教育大众化阶段,单纯依赖政府所提供的高等教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断激化的高等教育供需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短缺”状态,特别是高质量的本科以上层次的高等教育机会一直供不应求。从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经过几年的大规模扩招,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已经突破2000万人,但本科生的比例也只达到了40%左右,与人民群众对大学本科以上层次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需求相比,仍是杯水车薪。根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将达到3300万人的总规模,比2002年的水平增加1700万人。即使本科招生保持现在的40%不变,届时本科生总量将比目前净增加680多万人,需要再增加680多所万人规模本科层次的大学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根本不可能支撑如此庞大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没有实质性增长,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为8418.84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5161.0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82%。在2001年以前,教育投入没有超过GDP的3%,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额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占GDP的比例仅为3.41%。我国2002年的人均GDP约963美元,而人均GDP在960美元左右,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国际平均水平是3.83%。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低于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发布的世界教育报告中数据,1950年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支出占该国GDP的平均比重一直稳定在5%的水平上,发达国家达到8%,高出世界平均水平60个百分点,欠发达国家比世界平均水平低约200个百分点。
有关资料显示,扣除教育行政事业费用支出,我国教育经费的实际增长在1996~2001年间为−0.8%。教育经费的实际增长与GDP的增长相比未能同步。更为严峻的是连续几年的扩招使公办学校的潜力已经发挥到最大极限。尽管各地、各部门和各高校想方设法多渠道增加投入,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从1998年108万人增加到382万人,在校生从1998年的341万人增加到1109万人,均增长了两倍多。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校均规模达11 679人,比1998年的高校校均规模4418人对比增长了164%,但总体上还远远滞后于规模发展。一些地方所属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已下降到每年2000元左右,严重入不敷出。
再次,民办高校发展艰难,力不足以担负大众化进程中的责任。尽管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允许社会力量办学,民办教育开始得以发展。但民办高等教育的实力还是无法与公办高等教育相比。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办学危机,后续投入不足等问题,尤其是那些不能发放国家承认的学历的民办高校,生源更是无法得到保证,在校学生流失严重,规模效益难以显现。在师资方面,民办高校教师大多为聘请来的兼职教师,专职教师较少,师资队伍不稳定。在办学教育理念方面,教育观念危机,我国民办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和管理者对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认识不足,办学缺乏一定的科学指导。由此导致部分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品牌客观上依然难以获得社会的普遍接受,社会和家长对其教学质量缺乏认同和信心。这种状况既影响了社会力量及其资金对民办高校的投入,也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探索一种新体制将公办高校的优势和民办高校灵活的机制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困境,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途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独立学院“应运而生”。在实践中,它也确实弥补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非均衡发展的一些缺陷,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整体上资源不足的问题,因而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一种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