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卢梭对“经验”的理解
作为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对经验的理解与近代经验论者对经验的认识具有一致性。
由洛克开创的经验论非常重视经验,他认为“所有的观念都来自于感觉或者反映。如果我们把人的思想假定为一张没有任何标记的白纸,那么它是如何得到那些观念呢”(11)?答案是经验,经验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感觉的对象,一个是心理活动(反省)。而且无论我们有多么丰富的想象力,都不能超出经验所提供的那些观念之外。由于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纸”,因此人们得到观念的方式完全是被动的、消极的。我们得到的关于实在的知识其实就是观念之间的加与减,我们并不能确定它们是否与外物相符合。贝克莱(George Berkeley)提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题,否认物质实体的存在,认为观念是被动的,观念的存在依赖于能动性的心灵(人和上帝的心灵)的感知并只存在于心灵之内。休谟(David Hume)吸收了贝克莱的极端的感觉论学说,进一步发展了经验论。他将凡是“呈现”于心灵中的东西都称做“知觉”,认为知觉分为两类——“印象”和“观念”,“两者的差别在于:当它们刺激心灵,进入我们的思想或意识中时,它们的强烈程度和生动程度各不相同”(12)。休谟又将印象分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而感觉印象是原始印象,于是这里的简单印象应指简单的感觉印象,它是知觉的原子。简言之,一切观念都来自于简单的感觉印象。休谟的经验仍然是一种自然的、朴素的心理经验,“仍然带有被动性、实证性的特点,仍然是一种实体主义的东西”(13)。
基于经验论者对经验的认识,卢梭对经验的认识呈现出与其相一致的特点:第一,经验具有理智性。在古代,经验与认知无关,只有理性才具有“知”的意义。在卢梭这里,经验具有认知的意义。近代经验论者认为,只有通过感觉经验,才能达到理性认识。第二,经验具有受纳性。在古代,经验与“行”相联系,到了启蒙时期,这种“行”的含义已经消失。近代经验论者认为人只是作为外界刺激作用的被动受体,经验只是由外界刺激印在心灵上的痕迹。第三,经验具有机械性。近代经验论者认为,一切知识都可以还原成为简单的感觉经验。这种还原主义的倾向,就使经验具有机械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