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验学习的四个阶段
库伯将经验学习描述为四个过程,学习者投入新的经验中,对经验积极反思,使经验概念化,把经验与过去的经验统整起来。更进一步,学习者必须基于他们所创造的概念作出决定。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个人在各种角色和层次间转换,从表演者到观察者,从具体参与到公正地分析。库伯将经验学习模式描述为四个阶段:一为具体经验;二为反思与观察;三为抽象概念化;四为积极实践。库伯认为学习者应在这四个阶段中往复循环,从而产生不断上升的复杂体的学习螺旋。在描述这个过程时,一个锥形螺旋体会浮现在眼前,学习者可以从处于学科知识的任何水平,可以从经验环的任何一点起始。
(1)体验:具体经验。具体经验阶段,要求学习者从实际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在这一阶段,学习者完全投身于学习之中,对新的经验开放自己,积极主动地投入经验情境中,不只要感知环境,与他人、与环境互动,而且要在互动的过程中寻求新的经验意义,通过问题的研究将新旧经验联结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经验的情境可以是在真实的情境中,也可以是在模拟的情境中。关键在于,经验必须具备真实的或可感受到的挑战因素,这种挑战可以是身体上的、情感上的,或者认知上的。
(2)内省:反思观察。紧随经验其后是对此经验数据的搜集和观察。学习者依据以往的经验、知识和理念对第一阶段获得的具体经验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个体的观察和反思,探求资料间的相关性,认识活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经验学习强调具体经验对学习的意义,并不是简单地主张在具体经验中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而是更关注对具体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强调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会知识并进行一定的实践,而且还能从深刻的反思中获得经验的提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与反思的过程来获得成长性的发展。因此,反思是经验学习的关键,事实上,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学习,最终都要通过学习者对经验进行反思、提炼、升华,才能有质的飞跃。一般来说,反思是个人独立进行的。学习者经验的反思,既可以是经验内容的反思,也可以是经验过程的反思;既可以对自我进行反思,也可以对他者(教师、同伴等)进行反思;它可以发生在具体经验之前,可以发生在具体经验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具体经验之后。在具体经验之前和具体经验中的反思,如果发现了问题,就会对具体经验活动加以调整,通常不用言语进行描述和解释,因此很不明显。具体经验后的反思是“为了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个体所进行的一些探索经验的智力或情感活动”(3),它是一种批判性的反思,批判性的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转变观念的阶段,要求学习者有着批评和分析的态度,探究过去和现在的经历、经验对学习过程的启示,判断原有的和新观点之间的联系。
(3)归纳:抽象概括。基于之前的反思性观察,在抽象概括阶段,学习的重点是分析数据,将思考的方法与经验进行归纳,在情境中发现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对行为的方式和方法抽象出较为合理的概念。由于每个学生的感受都可能是个别化的,都印刻着每个人的生活经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反思的基础上,对这些感悟、经验进行深度归纳和整合,帮助学习者进一步界定和厘清经验活动的成果,使之上升到理性。
(4)应用:积极检验。在积极检验阶段,学习者采用实践的方式,在新的情境中主动实验,对情境中发生的过程进行干预,同时检验第三阶段的结论是否正确,将获得的经验转化为自己所有。这种检验的过程又成为一个具体经验,成为进一步反思的起点。成功的实践将证明获得的经验是否真的有用。到实际检验为止,学生经历了一次经验学习的完整过程。经验学习通常以一次相对结构化的完整过程为单位,但就现实而言,单一的经验学习过程往往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可以把经验学习理解为一次又一次不断螺旋上升的循环。
在经验学习的四个阶段中,教师的工作是引导学习者在每个水平上发展、拓展他们话题的学习,主要包括:(1)根据学生的经验与兴趣设计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同时引出合适的问题,鼓励学生去解决,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一关键问题;(2)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介绍事实、实验观察、原理及理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让学生有机会来充分思考——“是什么”;(3)按课程想要教给学生的方法及思维方式,向学生提供有明确导向的动手实习——“怎么办”;(4)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获得的经验意义并在实际情境中应用,让学生思考“如果……会怎么样”的问题。库伯认为每个人的学习类型都是处理信息的不完全形式,学习环的四个阶段必须由学习者自己协调、克服。对库伯而言,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观念不是思想中固定不变的元素,而是通过经验不断形成、再形成。
有效经验学习需要经过四个阶段:从具体经验开始,经过反思、理论总结,到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以新的经验结束,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应用经验学习圈理论组织教学活动,可根据学习材料的不同从经验学习圈的任一环节开始,也可以四个阶段交叉进行,但必须完成经验学习圈的循环,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经验不仅是连续的,而且会影响未来的某一个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