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做中学”的基本环节与要求
“做中学”的目标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实现的。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做中学”虽无固定不变的实施模式,但却包含一些基本的环节。教师需要把握这些环节,以便能更好地把握“做中学”的实质。“做中学”特别强调六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实验记录—交流讨论。
1.提出问题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质是基于问题情境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不仅是学习的起点,而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说“做中学”的整个过程是一个问题驱使的过程。
问题可以是学生独立提出,也可以是由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但是不论哪种情况,问题都需要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并且适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
2.猜想与假设
当儿童确定了探究问题,在兴趣的驱使下,他们或者会对出现的问题作出自己的解释,并猜想问题解决的最终结果;或者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积极地提出自己的假设,设想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
这时候,教师不是急于判断儿童的对错,而是要充分关注儿童猜想和假设背后的思想。“做中学”允许儿童犯错误,儿童需要在交流与探索的过程中用真实的事实来纠正以往的认知错误。
3.设计实验
猜想和假设只是儿童对所探究问题的一种猜测性陈述,要想看看这些猜想和假设是否能够成立,还必须对其进行检验。在检验之前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根据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使猜想和假设具体化,以增强实验的计划性和可行性。
“做中学”要求儿童自己根据假设设计方案,教师在这其中作适当的指导。在出现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当发现有价值的设计时,教师要鼓励儿童继续实施。
4.动手操作
动手做是“做中学”的主要环节。在这个环节,学生将自己设计的、自己认为是可行的实验方案付诸实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根据实验需要设计选取实验器具和实验材料,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实验设计。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创造有利于他们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动手的时候动脑思考,从而使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态度和方法。
5.实验记录
在活动过程中及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指导、帮助儿童把最为关键的东西用记录本记录下来。记录本记录着儿童的思维过程,记录着儿童成长的过程,真实地反映了儿童的基本认识、思维水平和思维状况,合理的记录方式可以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想法是怎样在变化的,从而促使他们不断地反思并获得新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科学能力、科学习惯得到锻炼和培养。
6.交流讨论
儿童在活动中,不仅要提出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进行实验记录,还需要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与同伴合作与交流,分享获得的经验。
在此过程中,当儿童表达不清楚、讨论不深入、想法和思路有所偏离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引导,注意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的认知、思维、表达、交流等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均有所提升和发展,从而提升科学学习的质量。总之,交流讨论将进一步加深儿童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并使他们在对问题探究与讨论的过程中学会相互尊重与合作。
在“做中学”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知识的引导者和支持者。首先,作为儿童学习的引导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儿童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实验、科学记录;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合作并获得发展。其次,作为儿童学习的支持者,教师需要做到备学生、备材料、备方案。活动前,教师需要分析、研究儿童的不同特点和经验水平,为每位儿童的充分发展提供机会和空间。教师还需要为儿童的活动准备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材料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指向活动目标。教师准备的材料最好是身边常见的物品,使儿童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在活动中,教师还需要为儿童设计具有可接受性、易于操作的实验方案,并确保实验紧扣所研究的问题,控制好无关因素的影响。
在“做中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呈现问题激发儿童的兴趣;通过对问题的猜想假设启迪儿童的想象;通过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让儿童在探究中求真;通过实验培养儿童的书面表达能力;通过交流讨论促进儿童交往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