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命更深处漫溯
罗 杰
【引读视点】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既是人生的经历,更是人生的智慧。作为教师,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教书,沉下心去研究,善于从实践中进行反思和总结,我们离教育智慧并不遥远。
今天,我要跟大家交流的是关于如何提升教育智慧的话题。当看到这个主题时,我脑袋里马上就浮现出佛学中的“境界”二字。所以,我想借用这三种境界来诠释我对提升教育智慧的理解。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因为工作经验不足,再加上自己不善于学习和反思,所以总觉得教学的理论和概念在我面前是那么神圣和高远,顶礼膜拜,听之任之。那个时候的我虽然说上了很多的大大小小的研究课、示范课,也参加了很多的赛课,但是每次都是就课论课。比如,上《三角形的面积》时,就只研究三角形的面积,至于三角形面积的前面有哪些知识,后续的学习又有哪些,却很少去用心思考,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怎么样去把这节课完美地表演出来,然后听到掌声,看到评委的高分就是我最大的满足。一路的随波逐流,一路的跌跌撞撞,所以,当后来抚摸自己伤口的时候,却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撞,为什么疼。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时间真的是一位最好的老师,在不断流淌着的岁月里,人的认识、生命状态会因为经历而改变。除了特殊的事件,人是不能越过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而提前成长和成熟的。成长,必须要有生活的经历。教育,也是如此。
“玛莎,你看到了什么?”其实这是一个故事中的一句话。
有一位父亲,指着装水的杯子,对上小学的女儿问道:
“玛莎,看到了什么?”
幼小的女儿望着水杯里看了一会儿,歪着头回答说:“水……”
“除了水还看到了什么?”
“……什么也没看到。”
这时,作为医生的父亲拿着显微镜给女儿看杯子中的水,重新问道:
“玛莎,看到了什么?”
看着显微镜的女儿,刹那间皱起了眉头,因为她没有想到,在看似清澈的水中会有许多大肠杆菌在蠕动。看着女儿皱着眉头的表情,父亲用低沉的声音对女儿说:
“玛莎,如果是聪明的孩子,只是看见能看到的东西是不行的,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才行啊。知道了吗?”
这个小女孩就是后来的美国现代舞蹈之母——玛莎·格兰姆。
“对尚未看见的东西要努力去发现它。”我也对学生这样说,并开始这样做。我学着用心去抓教育的本质,静心去思考教育的本源,更加关心学生作为一个人在成长路上的需要。
比如,有一次教学“空间与图形”时,我让学生课前制作了几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第二天我进行的不是数学教学而是数学游戏——搭一搭。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孩子们看到我给出的三个面的图案形状很快地就搭成了这个组合体。我问:“为什么大家搭的都一样?”孩子们说:“因为给出了三个面可以确定所搭物体的唯一性。”然后我将刚才的三个面减少一个,让学生继续搭,这次他们发现所搭组合体不再是完全一样的,随后他们很自然地开始讨论起来,发现给出两个面不能确定所搭物体的唯一性。我没有给予任何的评价,只是又给出几组两个面的图案让孩子们再去验证。正方体不够了,他们主动地去合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孩子开始纠正自己的错误,同时他们也明白了原来同伴的主意是可以共有的。最后,孩子们肯定地告诉我,两个面不能确定所搭物体的唯一性,但是可以确定所搭物体所需正方体的数量范围。孩子们有条有理的逻辑思考能力,对新事物探索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我钦佩,整个教学过程轻松又快乐。
只要快乐,对于孩子们来说什么都可以是大事,对什么都会全神贯注地去对待。
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其实,很像一个小孩丢了玩具,终于有一天找了回来,可是当他再次拥有这个玩具的时候,他懂得了珍惜拥有。犹如我在就读师范院校时对待历史、地理、文学等,我自认为这些与升学不是那么密切相关,都可以不怎么学。到社会之后,才发现那些考试的很多东西都忘了,自己的灵魂中,因为缺少文化、缺少历史,而显得有些飘摇。但不管怎样,有些路,是必须自己走的;有些事,是必须自己经历的;有些道理,是必须受过磨炼后才能真正体会的。
很感谢学校对于我们青年教师的关注与关心,提醒我们多看书、多反思。在这个大多数人都不太读书的年代,这样的一种提醒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书中,很多语言是那么熟悉。好多言语,也从自己的头脑中蹦出来过,而这些蹦出来的瞬间,基本上都是在自己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当中。好多话语,一翻开我们的教育史,都能从中看到它们的身影,如陈校长经常提到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等。因为特殊的原因,我曾经走得远了一些。值得庆幸的是,我的教育回家了,在学校的生命课堂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更多地关注到人,关注到人的素质和生命的成长。
这里其实不是赞扬自己,我只是从一个教师的角度,想说明作为教师,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教书,沉下心去研究,善于从实践中进行反思和总结,我们离所谓的理论并不遥远。而今的我,希望自己能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山也不是那座山,水也不是那汪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