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的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的论述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服从经济建设大局的原则。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紧密相连、互相制约、彼此促进的两个方面。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创新毛泽东、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提出了系列与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相关的理论。在经济体制的转轨过渡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的论述

彭启智

(武汉大学学生工作部)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无处不存在矛盾的运动与发展,如何认识和把握这些矛盾并合理解决和应用这些矛盾,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贯穿于各个方面,也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中就有许多与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相关的理论论述,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邓小平理论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的相关论述

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贯穿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它们是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的哲学基础,也使得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里面充满了哲学的思辨精神。

1.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了矛盾辩证法的重点论和两点论

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好。1979年10月30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2年4月,他又进一步强调:“我们要有两手,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一手就是坚持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对于经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他也指出:“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这些都体现了重点论与两点论的辩证统一。

2.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基本原则的论述中体现了矛盾辩证法精神

一是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科学地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辩证统一。他说:“革命精神是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就是唯心论。”因此,“要根据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有赏有罚,有升有降。而且,这种赏罚、升降必须同物质利益联系起来”。并要求在重视物质鼓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精神鼓励。物质鼓励能够激励劳动者从根本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如果滥用物质鼓励,有可能使人们的物质欲望无限膨胀而背离物质鼓励的初衷,要“实行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的方针”。他又以我党取得革命的胜利为例,来说明精神鼓励的必要性,“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服从经济建设大局的原则。邓小平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邓小平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地位是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绝不能凌驾于经济建设之上,也不能因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而忽略思想政治工作。如果思想政治“不抓住四个现代化,不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

3.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论述中坚持了矛盾的辩证观念

一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紧密相连、互相制约、彼此促进的两个方面。邓小平明确指出,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决不能把批评看成是打棍子。要允许批评,允许反批评。同时,邓小平也非常重视自我批评的作用。他曾说过,要欢迎和鼓励他们进行诚恳的自我批评。他说:“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这就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他还非常重视反思的教育作用,他说:“能进行反思就是一个最大的教育,比读什么书都重要。”二是言传身教法。言传身教法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给受教育者做出表率作用,潜移默化地教育群众。邓小平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必须严于律己,言行一致,用自己的模范行为为广大群众做出榜样。他指出,在党的领导和工会的帮助下,全国各民族、各地区、各部门的职工群众中都涌现了一批劳动模范和革命骨干,他们至今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团结的核心。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强调各级干部以身作则。他曾经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得有针对性、细致深入和群众乐于接受。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凡是需要动员群众做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必须首先从自己做起。”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的相关论述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创新毛泽东、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提出了系列与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相关的理论。

1.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地位以及与党的中心工作的辩证互动关系

进入20世纪90年代,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结合中国国内的实际情况,江泽民同志给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重新的科学定位:“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不仅肯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地位和作用,还将它同党和国家的建设以及民族团结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更加完整,更富有内涵。在经济体制的转轨过渡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他说,讲政治,绝不是要以政治代替经济。“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同时要突出思想政治工作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发展市场经济同样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来把握方向,帮助人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顺关系、化解矛盾,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了,难免出现“泥沙俱下”的观象。排除这些错误思潮观念对改革开放的影响,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因此,“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了,才能够促进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越是变革时期,越要警惕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发生和对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越要加强和改进。”

2.运用辩证的矛盾的观点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原则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区分层次,针对不同特点,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同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在谈到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经受住“酒绿灯红”的考验时,又强调要把“堵”和“疏”两方面结合起来。他还明确指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坚持运用好这个活的灵魂和坚持贯彻好这个基本要求。凡此种种,都包含和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中对辩证法的灵活运用。江泽民提出,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因此,实施“以德治国”,就是要大力加强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制度建设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和辩证统一的关系。江泽民特别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加强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加强制度建设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深入细致地进行思想教育,用党员干部的党性和政治觉悟来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

三、科学发展观理论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矛盾的相关论述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和方法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指导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整个观点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矛盾观。

1.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系列矛盾的根本,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其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突出人的主体性和目的性,把以人为本的原理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胡锦涛同志还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与教育者配合,并自觉接受教育者所倡导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自觉地践行。

2.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矛盾,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有关原则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央客观分析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形势、新特点,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各对具体矛盾,提出了系列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

(1)分析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矛盾关系,提出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胡锦涛分析指出:“一些具体思想问题,有些需要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来解决,有些则需要通过解决他们所遇到的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来解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进行疏导、开导、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又要关心人、办实事,以情感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2)分析教育与管理的辩证矛盾关系,提出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形势的变化,既要通过教育帮助人们树立高尚的思想品德,又要运用管理评估的方法奖优罚劣,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胡锦涛同志在谈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就特别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建立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

(3)分析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矛盾关系,提出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通过加强理论教育使人们掌握正确的政治理论,引导人们用科学的理论去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他人和认识自我,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还要组织人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所学理论的深入理解,从而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对大学生而言,就要“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4)分析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矛盾关系,提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胡锦涛同志认为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要科学分析、正确对待我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方法和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有批判的继承。要在继承的同时结合新的情况,加以创新,丰富其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