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及对策探讨
李桂林
(武昌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所有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政策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确立学生在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作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参与对象,大学生有必要并且必须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走出当前困境的必然选择。
1.市场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场经济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人才的中坚力量,大学生除要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之外,更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其中,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当其冲。
2.大学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交互性非常强的一项工作,在大多数高校却被硬化。主体和客体的单调化与分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达到对客体进行思想改造的目的。
此外,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也存在问题。长久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式就是灌输。学生一直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导训诫,没有判断与选择的机会,导致大多数大学生缺乏独立的道德思维行动能力;另一方面,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旨偏离正轨,大多数的思想政治工作被演化为“束缚人、约束人”的工作,对学生的压服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抵制心理。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新思想的融入。
3.大学生思想先进思维日臻完善
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文化传播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另一方面,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强势崛起,并成为大学生与外界沟通的主要工具,在这两方面的双向引导下,大学生作为接受新生事物的敏感群体,其思想变化日新月异,自我意识不断膨胀,新思想丛生。这为大学生成为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奠定了基础。
从大多数高校对以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的实践情况来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正确的。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激励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学生通过参与思想教育对自我能力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对策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产生归属感,并具备主人翁精神。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适度放权,并不懈创新。
(一)赋予“两课”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所谓赋予“两课”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即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
1.改变教学形式
变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为启发式、疏导式、讨论式三者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添加职业色彩
“两课”理论性的内容偏多,而且教学内容与初中、高中时候所学的内容多有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并援引具体事例进行讲解,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
传统的对“两课”的考核多是笔试,笔者的建议是将笔试转变为笔试和口试相结合、客观卷与主观卷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在这种检验方式的催促下,学生可以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进行思考的习惯。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渠道
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高校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工作当中,使思想政治工作变得多样化,蕴含趣味性,扩大学生参与的范围,带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发组织相关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领导作用,此外,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成为服务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工具,思想政治工作除做好线下工作之外,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
1.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到全面育人的大局中去
无论是文明宿舍、星级教室的评比,还是各种社团组织的各式各样的活动,或是各种征文比赛、主题班会、辩论赛、假期实践活动,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缩影,它在促进树立和倡导讲文明、讲责任、讲道德的校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以一种别开生面的形式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而上面所列举的活动大多是学生自行组织策划的,这与确立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谋而合。
2.创新载体,发挥网络的作用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成为继电话之后人们交流沟通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高校可以以网络为载体,通过开辟校园信息网,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借助网络,学生可以自发组织网上谈心、问题讨论等活动。此外,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构可以借助网络高度个性化和自由化的优势,实行个别化教育。
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被广大高校认可,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主、客观问题的存在,这一问题实践起来还有一定难度,还需要对实现学生在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引入新方法、新思想的同时不断进行大胆尝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