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论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浅论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辅导员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和大学生接触最多,能够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内容。由此看来,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与个体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

浅论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李炼

(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所谓和谐校园就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为定有序、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实现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与社会互动、教与学相长、自然与人文共融,学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效应。

(1)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持续的原动力,一个公正、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将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构建和谐校园,将有利于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因此建设和谐校园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2)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需要。稳定是当前高校十分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现出一种持续的、连贯的、平稳的运行态势。只有如此,在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才能够从中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干事业、求发展。

(3)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基础。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在高校中,辅导员是大学生政治上的引导者、思想上的教育者、日常工作的管理者、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因此从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来看,辅导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辅导员在大学生科学理论武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任务。辅导员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和大学生接触最多,能够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辅导员有条件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深化政治理论学习的效果,通过多种形式与他们进行理论学习和交流,引导他们了解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好地把这些成果内化为大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2)辅导员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作用。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他们比较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能够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维护好校园稳定。辅导员应当把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作为努力方向,真正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教育人引导人,又关心人帮助人,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辅导员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方面发挥作用。辅导员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条件,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咨询以及经常性的谈心活动,帮助学生塑造平和、积极的心态,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同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境界、情趣和品位。

(4)辅导员在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方面发挥作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内容。辅导员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他们了解学生,能够着眼于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和谐人人有责,校园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三、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辅导员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和个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的认知态度、情感倾向和行为选择。育人的效果不仅和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载体有关,更与直接育人的“人”有关。由此看来,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与个体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因此,需要培养打造出一支高效、务实、敬业、守职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

(1)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构建和谐校园的自觉性。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意义重大。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辅导员,要真正树立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从思想上把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任务与自己的职责紧密地联系起来,切实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工作定位,积极投身到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各项工作中去,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加强对辅导员的教育与培训,进一步扩展其专业管理知识,提升工作水平。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管理知识结构和基本的工作能力。因此,高校要采取切实措施,科学规划辅导员队伍发展,加强职业素养、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和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培训,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路,拓宽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使辅导员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基本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社会现象,为学生解疑释惑,通过独特的创新能力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富有时代气息,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3)进一步优化辅导员老师队伍结构。长期以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实现发展者的发展,必须加强建设者自身的建设,要按照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要,打造一支有学科背景、有发展水准、有潜在素质、有良好素养的辅导员队伍,必须在选拔、培训、任用上优化其队伍结构。近几年来,我们已在选拔标准上,就其学历、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使辅导员队伍有了较高的起点,优化了辅导员老师的队伍结构。

总之,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必须要重视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发挥他们在构建和谐校园当中的积极作用,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有力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