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服务育人教育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管理
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是育人的行政保障,如何做到服务学生、服务教师,以保证教学质量,就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任务安排、教学模式创新上实现教学管理服务他人的基本宗旨。
一、服务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依据,所以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教学任务描述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中职服务育人教育新理念下的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拥有幸福的人生。
在我国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了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职业教育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培养具有熟练操作技能、职业发展能力、良好职业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工人的重任。如何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改革创新,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等,这些都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
学校坚持联合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深化“双元联动”模式,并积极推动与行业、企业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先后与信合会计师事务所、沃尔玛、中海物流、东莞宾馆、东莞康辉国际旅行社、东莞联通公司、东莞神州数码集团等几十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企业冠名”“企业课堂”和“企业驻校”等多种方式,形成了校企“双元联动”的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从“企业配合”向“校企共建”转变。
为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将进一步深化“双元联动”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作为育人主体,从计划、课程、教学、实训等全方位参与学校的育人过程,实现学生课程学习、实训实习、就业工作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多方联盟”办学模式,组建职教集团,成员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努力,在学校管理、师资培训、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实习、就业等方面共同投入、共同运营、共同发展、共同受益、共担风险,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创建国家级示范学校、发挥区域引领作用奠定基础。
二、服务育人的教学任务
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是对培养职业技术人才教学过程的总要求,它必须以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为首要依据,它是教学工作所应承担的具体责任,是指引教学活动、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依据。
职业技术学校的基本教学任务可以概括为基础性任务、形成性任务、发展性任务和教育性任务。这四种任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基础性任务是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普通文化与专业基础知识,它包括文化基础教学任务与专业基础教学任务,它是形成专业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的基础;形成性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一定的专业技能、技巧的教学任务;发展性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力;而教育性任务是结合文化专业基础、专业理论、操作技能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四方面的教学任务,就确立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形成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发展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使学生成为某专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坚持对接产业,创新专业建设,突出“财经商贸”专业特色。该校现有专业14个,现已基本形成了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核心,以信息技术类和旅游服务类为骨干,以文化艺术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教育类为辐射面,以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省重专业为引领的专业结构。
学校未来的专业设置将紧紧跟上东莞的产业发展步伐,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重点扶持发展基础好、办学优势大、引领作用显著又是东莞经济转型升级所急需的现代服务类专业,继续建设好学校三大省重点专业。针对东莞外向型产业众多、涉外商务活动频繁的特点,强化商务英语专业;针对东莞市物流业绝大部分是以运输服务为主的特点,把物流专业定位为仓储与配送和物流营销两个大方向;抓住漫博会落户东莞这一契机,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新增动漫设计方向;针对东莞快速城市化,急需基层服务管理人才的特点,2012年,新增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这些举措,使专业建设与东莞产业、企业和岗位对接更加紧密。进一步整合优化两校区专业资源,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校本部重点发展财经商贸类专业,莞城校区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类专业。
三、服务育人的教学模式
学校瞄准职业,创新教育内容,构建“素质核心”教学模式。
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已初步构筑起“基础集群+专业集群+拓展集群”三大课程集群,开发出一批相应的校本教材。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积极建设并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专业实训基地,创新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岗位体验。利用仿真或全真的职业环境,以模拟项目或实际任务来驱动,形成了多种“素质核心型”教学模式。
未来几年,学校将以“国示范”重点建设专业项目为引领,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行业、企业、高校共建,按照“岗位技能+职业素养+执业资格”的要求,构建“突出素质、课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一批真实反映现代企业实务流程、反映行业最新成果的专业核心课程和教材,完善专业设置和课程调整动态机制,建设精品专业,对于课程开发做到“使用一批、开发一批、研发一批”,保证专业设置紧密对接东莞产业,课程和教材建设紧跟职业岗位标准变化的步伐。不断优化“素质核心型”教学模式,并按“技能实践+职业体验”的要求,新建和改建一批校内专业实训室,新增若干家校外实训基地,创新专业实训教学环境,使之与专业教学模式要求相适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