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认同视域下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社会认同视域下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借助社会认同的理论资源,构建了一个以认知认同为基础、实践认同为关键、价值认同为目的的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大学生对党的坚定信仰,对“共产党人”的高度认同,以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认同先验地就与青年具有契合关系,社会认同与青年培养群体价值观具有同构关系,因此用社会认同理论来指导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社会认同视域下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以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视角

段媛媛

(上海政法学院 社会管理学院 201701)

摘要:建构高水平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无论对大学生的发展还是国家的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社会认同的理论资源,构建了一个以认知认同为基础、实践认同为关键、价值认同为目的的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大学生对党的坚定信仰,对“共产党人”的高度认同,以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社会认同 认知认同 实践认同 价值认同 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因此,做好高校青年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建构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大学生对党的坚定信仰,对“共产党人”的高度认同,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社会认同理论扫描

社会认同理论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亨利·塔吉夫在研究群际行为中提出的,其含义是“个体既认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又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自己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其核心观点是当个体以他们的社会组织成员确定他们自己的时候,这种由群体定位的自我知觉在社会行为中就会产生心理区辨效应(psychological distinctive effects)。这一理论通过“归属”这一心理现象关注群体成员,与物质利益相比,更强调群体成员对群体价值观的忠诚和信仰。主要是“由社会分类(social-categorization)、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和积极区分原则(positive distinctiveness)建立的”。实际上,社会认同最初来自认同。“认同”(identity)一词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首次使用的,并对之进行了重大的理论建构。埃里克森认为认同是研究青年的基础,认同是通过一个人生阶段形成的,并以青年为分析对象,提出了著名的认同渐成说。埃里克森认为认同是随着阶段的不同而逐步形成并各具特色,是围绕“我是什么的我”而展现出来,从早期的“我就是我所希望自己占有的和给予的”,到“我就是我所能自由意欲的”,到“我就是我所能想象的我所能成为的我”,到“我就是我所能学会进行工作的我”,到最后的“超出认同”。通过认同的一个个超越,人最终成为独立的人,能够真正地选择自己和指导自己的未来。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认同先验地就与青年具有契合关系,社会认同与青年培养群体价值观具有同构关系,因此用社会认同理论来指导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文将从认知认同、实践认同、价值认同三个层次来展开对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社会认同的视角研究,简而言之,就是在发展前培养认知认同,发展中培养实践认同,发展后培养价值认同,以达到对成为“共产党人”的高度认同感与归属感。

二、认知认同: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就是一个全面的、复杂的、涵盖多种因素的系统。这个系统随着党员主体在空间上的排列不停地流动,在时间上的绵延不断地寻求动态平衡。根据党员发展的时间流程可以把这个系统简单地划分为发展前、发展中和发展后三个时期。发展前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这段时间,也指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期;发展中指的是预备党员审批大会到转正大会之前,也可指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发展后指的是预备党员转正大会之后,这个时期没有具体的截止时间,甚至可能指的是大学生党员转正后至毕业离校之前的所有时间。在这三个时期中如能真正促使个体产生对党、对“共产党人”的高度认同,就构建了高质量的大学生党员保障机制。

发展前的这段时间又可分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期两个阶段,对象为普通学生、团员和有意愿加入党组织的学生,重点是把好入党动机关,这需要高密度、高水平地对大学生进行认知认同教育。认知认同指的是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形成的对于党和党员身份的一种知识、认识,并附载着一定的情感和意志来加以巩固。它首先来自外在输入的关于党和党员的集成信息,然后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转换、内化、积淀为内在的心理自觉意识,进而支配党员的行为,这是集知、情、意于一体化的过程。认知认同是形成党员社会认同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对于党员社会认同的形成具有奠基性作用,是后续行为和实践体现党员特征的必要准备。

尽管大学生之前曾通过小学、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历史课等主流渠道已经学习了有关党的历史等知识,但是由于年龄、学识的限制,认识并不深刻,流于表面,并且很多大学生还是通过父辈、祖辈的个人叙述等非正规渠道来认识党,甚至存在各种程度的错误认识。因此,高校各级党组织,包括校、院二级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等,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正确和准确地展示党的历史和知识。教育应由之前的故事、知识的传授向理论本质的精深把握移动,使认知达到理论的高度,真正从内心信服中国共产党。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因此,在认知认同的教育中,一定要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本质性的原理。如总结出不同时期优秀共产党员之所以能穿越时空给人们心灵以强烈震撼的共性的东西,抽取出“共产党人”这一社会分类之超越其他群体的优秀品质,加以弘扬和强化,让其在大学生心里扎下深根,从而从内心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共产党人,把能真正做到这种状况的大学生筛选出来作为重点培养、考察的对象。

对于已经被确立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大学生,必须在考察期内强化前一阶段已经渐渐树立起来的党员认知认同,让大学生积极分子真正做到“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从思想深处高度认同党及党员身份,从内心自觉激发出迫切想要入党、想要成为一名光荣党员的热情和激情。把之前对党员的认知认同强化并保留下来,成为自己知识体系、情感体验和信仰意志的一部分。当然这些最终还是要在党内外群众的监督、政治审查、参加院系、学校二级党校学习等一系列考察中得到检验。检验合格后,筛选出的积极分子就会真正做到“根正苗红”,对党的社会认同已经深深地在心中扎下了根,外界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就没有栖息之地。实际上,面对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文化的全面入侵,“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强烈冲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入党动机,如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盲目从众、就业导向等。这正好可利用社会认同的“社会比较”理论,在与其他不纯正的入党动机、不正确的思想的比较中,“偏向于自己所属的群体,即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认同所属的群体”,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伟大与共产党人的光荣,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入党。这就把握住了发展党员的入口和源头,为保证党员质量夯实了坚定的基础。

三、实践认同: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

实践认同是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社会认同,即从预备党员审批大会到转正大会之前这段时间,在实践中培养预备党员对党及共产党人的社会认同。时间为一年,对象为预备党员。具体来说,实践认同指的是大学生预备党员在社会生活中以真正的“我是共产党人”为核心认同进行各种行为和活动,不断解决自身和党组织中生存和发展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实现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是预备党员一种可靠的生活方式,集中反映了党员的认知结果、积极态度和主观的行为选择,是认知认同的外显行为,是党员社会认同的外化。实践认同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员主体对于党员身份认知认同的真假、强弱,也是价值认同能否真正建立的指示器。

作为预备党员,大学生已成为党组织这个光荣集体中的一员了。根据社会认同的“社会分类”理论,个体“将符合内群体的特征赋予自我”,“将有利的资源分配给我方群体成员”,个体与群体融为一体,党员通过积极的努力维护党的光辉形象,而党组织的光辉形象又增加了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因此,如何使党员和党组织形成良性互动至关重要。

首先,要利用好入党宣誓教育。鲜红的党旗、高高举起的右拳、庄严的誓词、神圣的场面,这一切令多少党员终身难忘,又激励着多少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终生奋斗。这是在经历入党积极分子筛选和考察期后,预备党员面临的第一次最重要的、具有终生意义的事件。参加这个实践,能激发起预备党员高度的自豪感、光荣感和责任感,促使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认同党组织开展的其他实践活动,不仅积极参加,而且主动地参与筹划和组织。因此,高校党组织必须认真筹划入党宣誓教育,让每一个预备党员都能铭记终生。

其次,可利用党组织的实践活动来强化实践认同。让预备党员对党员身份的认知认同从实践和行为上正确地表露出来,以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的要求来约束、规范、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可通过参观、考察革命历史博物馆、祭扫烈士陵园,缅怀烈士们的丰功伟绩。这是与党的历史相关的实践活动,让预备党员在坚定认知认同的同时,树立向优秀党员学习的实践观,产生实践认同。这时候的预备党员积极性最高,学习主动性也最强。对于高校大学生党员来说,可以组织党员志愿者活动,定期到社区为人民服务;暑期组织学生党员参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工作责任感。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外化的实践活动才能巩固、内化、加强党员的认知认同,把模糊的、概念化的认知具体化为各种形式的党员实践,在行为上认可党和党员身份,产生亲近感、喜爱感和依赖感。

第三,进行集中而系统的理论学习,如举办专门面对预备党员的系列专题讲座。预备党员也要经常性地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每个季度递交书面思想汇报一次。这些理论实践活动能够使预备党员在热烈地参加行为实践的同时又能够有所沉淀,进行理性思考,客观地审视行为实践的效果,更好地指导以后的行为实践。

第四,利用党员之间良性的竞争性互动,强化实践认同。社会认同的积极区分原则指出,“在群体中个体自我激励的动机会使个体在群体比较的相关维度上表现得比其他成员更出色”。对于预备党员,应严格要求他们必须做一些既具有特色又更加出色的实践案例,然后对本党组织预备党员所做的一个个优秀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和教育,让每个预备党员自觉产生自我激励的机制,表现得比其他成员更优秀,这样整个党组织内就形成一种良性的积极向上的竞争机制,共产党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在实践中得到真正落实和弘扬。

四、价值认同: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

价值认同是大学生党员发展后的认同,即从预备党员转正大会之日起,到毕业离校这段时间里,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对党组织和共产党人的认同。此时大学生已转正,成了正式党员,这个时期的教育千万不能松懈,否则少数党员会出现“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的现象。因此,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大学生对党组织和共产党人的认同,这就是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在入党积极分子的认知认同、预备党员的实践认同基础上发生的对党和共产党人认同的一次质的飞跃,即把之前在感性上和实践中对党和共产党人的认同进行提炼、升华后,成为一种稳固的自觉信念和坚定信仰。如果说在认知认同和实践认同阶段还存在一些表象的话,如对实践认同来说,许多错误的认知需要实践的多次检验才能被证伪,因此认知仍处于不够稳定状态,会出现“情境选择性”,即价值认同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出现,又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消失,频繁地出现不稳定状态,还有的就是来自“经济人”的选择等,这些都影响着大学生对党和共产党人的正确认知,那么到了价值认同阶段,由于把握了认同本质,掌握了认同规律,就不会出现这种摇摆和不稳定,而成为坚定的信仰了。由此可见,价值认同对大学生坚定对党和共产党人的信仰至关重要,是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为此,要做到:

首先,在理念层面上,要树立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奉献的意识。正式成为党员后,才算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开始,要真正理解“我是共产党人”这个认同的核心意义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区分着中国共产党这个优秀集体与其他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特有标志,也正是为人民服务给“共产党人”带来了集体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为此,要把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奉献的意识真正化为坚定信念,无论何时都要以“共产党人”而不是“经济人”来严格要求自己,毫不动摇。只有这样,对党组织和共产党人的价值认同才能得到践履。

其次,通过压担子来锤炼大学生对党和共产党人的认同,这也是检验党员价值认同的重要抓手。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团体,因此可大胆地给他们进行有计划的压力测试,让他们承担一些工作,这样既可锻炼他们,又是检验他们是否进一步发挥表率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是否坚定对党组织和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的试金石。而且那些勇挑重担者所创造的奋斗事迹最能感动身边的党员,使他们亲身强烈地感受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魅力,使“个体既认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又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自己的情感和价值意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党员身份。同时,后者的努力又会“反哺”之前的优秀党员,促进优秀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形成价值认同的良性互动。

再次,让大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完善对党和共产党人的认同。价值认同是由认知认同、实践认同提炼升华而来的,是大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教育的自觉反思行为,而不是来自外在灌输与黏合,因此通过大学生自我总结对党组织和共产党人的认同,更能看出其价值认同的质量。这除了在思想汇报、年度小结中得到见证外,更要在平时的言行中得到更科学的证明。对于对党和共产党人的价值认同有偏差的大学生要帮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让他们尽早自我完善对党和共产党人的价值认同。

五、结语

大学生对党的认知认同、实践认同、价值认同之间不是绝对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从认识论角度来说,如果认知认同是感性、具体的,那么实践认同就是理性、抽象的,价值认同则为理性、具体。所谓理性、具体就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三者既形成一个层级上升式地对党和共产党人的认同,又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迈向新世纪创造新业绩: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人民日报,1998-06-20.

2.Tajfel H.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apter 1~3.London: Academic Press,1978.

3.周婷.认同理论视阈下校园文化内化的过程探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4、7、8、9.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5.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