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用隐性教育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隐性教育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社会某一领域服务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谓隐性教育,是对应于显性教育方式而言的一种教育方式,显与隐是二者各自的基本特点,也是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而隐性教育的教育途径是开放性的,教育方法是愉悦性的。应用型大学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为大学生成才与就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运用隐性教育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

谢涛丽

(上海政法学院 文学院 201701)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兴起了一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大学。文章分析了应用型大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采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了应用型大学应从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精神形态、虚拟形态四个方面大力开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提升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隐性教育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兴起了一批应用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按照学科专业、行业领域、岗位职位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人才划分为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理论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只是类型的不同,没有层次的差异。理论型人才通常致力于发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应用型人才则是致力于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型人才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解决现实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朱高峰院士认为,知识、能力和品德的关系大体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个人素质=(知识+能力)×品德。品德好的人,其知识和能力也有更多的发挥机会,产生更积极的效果。不言而喻,品德差的人,如果有了较多知识和较高能力,其负面作用也会更大。在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社会某一领域服务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采用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传统单一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许多方面鞭长莫及,难以单独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审视新形势,我们需要探索新途径,寻找新载体,运用新手段。

(一)是社会环境变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政治的多极化带来了文化的多元化。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中国的主流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有些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急剧变化。大学生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缺乏足够的认知、选择、思考和批判,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另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些弊端使大学生对正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和排斥情绪。同时,网络的普及一方面给大学生带来了诸多方便,另一方面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

(二)是大学生思想接受方式的现实需要

当代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理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多变化,反映在大学生身上的是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特性。他们敢于向传统挑战,常常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目光提出一些逆向问题,养成了独立思考和选择接受的习惯。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一)隐性教育的内涵

所谓隐性教育,是对应于显性教育方式而言的一种教育方式,显与隐是二者各自的基本特点,也是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显性教育是一种显露的、直接的“有形”教育,而隐性教育则是一种隐藏的、间接的“无形”教育。隐性教育是指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的意向、目的隐藏到大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特定形式的活动中,使受教育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进而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

(二)隐性教育的特点

1.隐蔽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两课”对政治理论进行宏观式宣传。而隐性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不是非常外显和直截了当的,隐形教育往往借助丰富的教育介体,将教育的目的和意向隐蔽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各种活动中,能够有效覆盖生活空间。

2.开放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利用课堂进行硬性灌输,通过教师讲授来完成教育目的,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隐性教育的教育途径是开放性的,教育方法是愉悦性的。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层次对大学生施加全面的、综合的影响,从而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

3.自主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重视单一主体,重视教育主体的单向作用,忽视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民主、平等和双向交流。而在隐性教育中,教育角色意识的淡化使大学生感到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教育客体,教育主体能够以平等身份进行互动交流,避免了直接的、明显的外部强加的意图造成的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教育客体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能够激发参与意识,通过教育客体自身的同化、接受和顺应达到教育的作用。

4.持久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教育主体的说教为主,教育客体的心理状况容易出现反复。而隐性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接受行为,是自我选择的过程,教育效果也更加巩固而持久。在隐性教育中,个体的顿悟和内化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教育客体形成稳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给教育客体带来长久的、深刻性的影响。

5.非预测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课堂的考核来定量、定性分析,而隐性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对教育客体的内心带来激荡和变化,所以隐性教育的教育结果是非预测性的。

三、应用型大学如何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应用型大学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为大学生成才与就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开发应用型大学以物质环境、管理制度、大学精神、虚拟网络为载体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物质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型大学的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校园建筑、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基地等在内的校园环境。环境建设从总体来说是显性的物化形态,但它具有隐性的教育功能。和谐的环境可以育身、育心、育德,更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形式,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型大学应该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和营造的高校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同化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能对学生的优良思想品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熏陶作用。“这种教育的力量能绕开意识的障碍,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它虽然在某时某刻不一定让大学生直接地完整地捕捉到,但它确实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大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就受到一种无形的精神感染、吸引和改造,起着滴水穿石、积沙成塔的积累式的教育作用。”

(二)制度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强管理者自身建设

应用型大学领导者公平民主的作风、平易近人的待人态度,管理教师高度自觉的服务意识、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精神等,在无形中感染和教育着大学生。

2.优化管理环境建设

应用型大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中包含有平等、自由、严谨、公正等思想内容,因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规范的制度文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融入教育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而且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人格等健康发展。

(三)精神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1.塑造应用型大学人文精神

高校文化要体现先进性、大众性、导向性。高校的人文精神对学生的陶冶从根本上说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中的价值观念和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这也是社会心理学家多说的“个体顺应群体潮流倾向的从众行为”。要大力营造高校积极向上的政治氛围,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安全文明的生活氛围。

2.发挥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执著的敬业精神,高度的纪律观念,坚强的意志品格,强烈的服务意识。应用型大学重视“双师型”和“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塑造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诚信品质和团队意识。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应用型大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开发、利用隐藏于高校教室、实验室、活动室、运动场所、宿舍、实习基地等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露声色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4.注重社会辐射功能

应用型大学与很多企业联系合作,有大量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大学生自身或多或少地受到社会的影响。同时,大学精神也具有极强的辐射力,以其自身的理性力量、精神能量的大量输出,达到对社会风气与社会环境一定程度的净化。

(四)虚拟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大学应该优化网络信息资源,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伦理、网络道德、网络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氛围,在尊重大众传媒日益发展的实际基础上,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传媒素养的角度切入,增强他们对各种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删选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网络体系。要做到数字化信息全面客观、积极向上、主动及时;创造性地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占领网上阵地。要建立网络互动平台,了解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学生的各种压力,从而实现与学生的心理零距离接触。

四、结语

在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技能的同时,需进一步发挥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塑造应用型人才的良好道德品德,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2.路景山,王丽静等.要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

3.江立成,朱克平.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刍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4.毛天虹.论校园文化与隐性教育[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