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学生成才与就业教育的策略研究

高职学生成才与就业教育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在从事大学辅导员工作和《职业规划课》的教学中,深感高职学生专业定向和就业取向上普遍存在问题。(一)要突破传统的学科导向的局限,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面向市场、服务就业,突出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开设职业规划课是目前高校开展就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高职学生成才与就业教育的策略研究

高璐敏

(上海政法学院 201701)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高职学生在择业就业中存在的学用脱节、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以往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策略等问题的反思。高职院校要突破“重围”,就要克服传统办学模式的学科导向的局限,坚持市场导向、面向就业设置专业,构建学校和行业(企业)的长期合作办学的体制和机制;就要克服以往人才培养目标的学校导向的局限,针对产业布局调整和社会管理创新中人才分层与分类的发展需求,加强专业与职业相互关联的发展规划设计,增强办学自主性,面向社会,服务成才与就业;就要克服以往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学术导向的局限,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复合性和职业适应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成才就业 教育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进程,近年来,高职教育从规模到内涵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都远不能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和承担高职教育的本科院校如何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发挥优势、体现特色,绝不仅仅是宏观的办学定位和相关政策的调整,也涉及微观的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策略问题。以上海市为例,2011年上海各类高校毕业生达到17.5万人的规模,供需矛盾及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这势必应从宏观政策层面加以解决。但是,面对有的企业招不到急需的合格人才、而高职学生择业就业中存在的学用脱节、实践能力欠缺等突出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以往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策略等问题的反思。因此,本文仅从这样一种微观视角,就开展高职学生成才与就业教育的策略问题作以下探讨:

一、当前高职学生成才与就业教育的现状

(一)高职学生成才与就业存在社会歧视问题

高职教育相对于普高教育和中等技工教育,培养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的“灰领”,即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实际看,人才市场的需求很大。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召开会议并下发文件,重视解决高职教育及相关政策问题,市政府及学校也就提高在校高职学生的教育培养质量和解决其就业问题做出具体部署。但是,受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没有完全到位,在一定意义上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一方面,目前由于社会对于高职教育以及高职毕业生仍然存在较低的认同度,社会上鄙薄甚至歧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不高,通常被认为是“次等”或“二流教育”,为数不少的家长和学生也存在一种错误心态,觉得高职教育比不上普通高等教育,读高职没面子,这导致高职学生在生源方面也差强人意,一些家长送子女上高职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另一方面,就业市场上也存在各种就业歧视,部分企业及用人单位仍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将技能型岗位的招聘标准也锁定为高学历人才,在用人上一味追求名牌高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对高职毕业生在技术应用方面的优势不屑一顾,用本来适合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岗位安排本科毕业生,进一步加重了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趋势,并在管理中依学历等实行差别待遇,从而更加深了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对学生及家长在接受教育的选择上造成误导,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高职院校存在与普高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雷同的问题

实际上,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上有很大的差别,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职业技术性的特点,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种人才主要以成熟的职业技术和规范为标准,培养学生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人才培养的技能性、应用性。这一特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制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即它有与普通大学不同的侧重点和要求,突出地体现为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现场的“四重”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环节上,是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培养过程具有的鲜明的特色。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的性质认识模糊,特别是对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职教育的规律没有清晰的认识,没有和行业单位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没有形成相关行业单位参与整个办学过程的有效机制,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不安心于按照职业教育类型办学,而把尽快升格为本科院校作为自己的最大追求。上述问题对高职学生的成才与就业教育的导向产生了不良影响,也使高校内部学生管理与评价体系受到冲击,使高职院校和承担高职教育的本科院校在日常管理、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上随意降低考核标准。

(三)高职学生自身择业就业观念存在盲目“攀比”问题

笔者在从事大学辅导员工作和《职业规划课》的教学中,深感高职学生专业定向和就业取向上普遍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 1.欠缺准确的自我定位,就业期望值偏高。调查发现,高职学生中有不少是因成绩原因而被迫选择读高职,进入学校后发现所学的专业并非自己的兴趣所在,也缺乏自身发展的志向和抱负,学习积极性不高;也有部分学生片面追求专业对口并存在高薪就业的心态,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岗位做起等。2.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高职教育是学历与职业资格并行的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复合性和职业适应性,因此,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尤为重要。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高职学生(尤其是文科类学生)处于无职业目标或者目标不确定的状态,未能发挥出应用能力强、能吃苦、善于合作的优势,经常出现与普高学生“高起点”就业目标上“攀比”的问题。3.缺乏复合型能力与竞争优势。由于高职学历教育时间短,培养方式单一,在综合素质尤其是竞争力培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导致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表现不佳、专业特长不突出,更缺乏社会实践与应用能力。

二、对实现成功就业教育策略的思考

(一)要突破传统的学科导向的局限,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面向市场、服务就业,突出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开设职业规划课是目前高校开展就业教育的主要形式。职业规划在部分院校也被称为就业指导,旨在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特点,了解社会需求,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同时,选择最能发挥自身价值的职业,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07年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要求,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开设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在开设职业规划课程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职业规划课在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效果。改进就业指导课的具体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转变观念。提升高职生就业竞争力,需要树立促进成才、服务就业的教育新理念,把教育工作前移,并且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职业规划课课程体系不完整,又分散在各学期,成才与就业指导多停留在择业技巧的传授,这种做法仅让学生了解了职业规划的概念,在短时间内习得求职技巧和程序,却忽视了学生在大学期间本可以养成的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个人职业选择的系统性准备过程。因此,全程化职业教育就是从学生入学开始,根据其专业和年级差异,分段实施,循序渐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新生入校及整个一年级,要求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有全面的认识,并进行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重点明确未来发展的定位。在二年级,主要是实施职业目标的阶段,针对一年级制订的职业计划,选择相应的方式接受各种教育和培训,训练特定技能,逐渐形成职业所需的工作能力,为未来就业塑造核心竞争力。在三年级,深入市场,校内的课程相应压缩,主要开展岗位训练,以适应职场的环境,实现校园到社会的无缝对接。第二,变革教学模式。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授课模式上,目前“灌输式”和“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仍占主流,互动性、实践性和体验性等教学都比较匮乏,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授课教师应当变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在传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尽量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和体验式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精心选择教学案例、互动话题和实训活动,将就业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营造互动的教学环境,设计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训活动,以提高教学效果。学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专业实习的环节,将职业规划课上到企业中去。也可以邀请在企业中有实践工作经历的行业专家进行授课,甚至学校还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与学弟学妹们交流如何成功地就业或创业、实现其职业理想的经验和体会。

此外,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就业的理念,还需要强化就业信息服务。就业指导与服务,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应通过组织参观招聘会现场、举办模拟面试、就业创业计划大赛以及职业生涯发展训练等项目,注重对学生自我发展与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化服务手段,提供求职经验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有效地促进就业;职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供职场与就业相关信息,也应针对有创业意向与能力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训练,同时通过跟踪调查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就业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就业创业提供优质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形成就业教育的良性循环。

(二)要突破以往对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导向的局限,面向社会,建立学校和行业(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坚持市场导向、构建校企合作的就业教育新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目标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以行业要求为标准确定人才培养标准,找准专业建设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结合点;以职业资格标准确定专业教学内容,找准人才培养过程顺应职业需要的融入点与结合点。强调人才培养目标的就业导向、市场导向,必须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性要求,拓宽合作办学的领域与渠道,强化学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关系,由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向多元、合作的职业教育新模式转变。校企合作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简称,国际上又称“合作教育”,最早是美国提出的。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对合作教育的描述是:“合作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将课堂学习与在公共或私营机构中的有报酬的、有计划的和有督导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它允许学生跨越校园的界限,面对现实世界去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和确定职业方向。”我国学者对“校企合作”理解各异,主要形成以下观点:校企合作是“办学理念”,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实践性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是“一种产教结合的途径”,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践、零距离对接、产学研一体、订单式培养”等。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方向。

构建学校与企业(行业)长期的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具有深远的意义,学生可以通过就业教育的课外实践和在企业或单位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实现教育和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提高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此外,通过学生就业见习、实习,不仅密切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企业及时向学校反馈对高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可以缩短入职后的培养周期,有效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已经开始了校企合作不同程度上的尝试,政府也鼓励校企之间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开展深入长期的合作项目。然而高职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校企合作缺少必要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企业由于在合作过程中付出得不到经济补偿且缺乏社会认可,积极性不高,学校长期的学术本位思想导致合作基础薄弱以及校企合作的层次偏低等。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除了转变观念、健全机制外,建立完善的师资和校内外基地的建设则是重中之重。校企合作的有效实施,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支撑。为此,学校要创造机会,让教师广泛与企业接触,更需要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选择与学校专业设置密切相关,人力资源需求量大安全稳定的校外企业合作,满足学生的轮岗实训需要。

(三)要突破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学术导向的局限,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未能适应大众化、科技化的教育发展要求,构建起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的目标仍然是“空泛”的高层次人才,教学过程也仍然按普通高等教育模式运作,学生获得的技巧和能力仍停留在知识形态的“知道”层面上,缺少实际环节和实务考评,更缺乏面向就业的灵活、生动的教育服务方式。虽然学习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列入了培养方案,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课时少,又分散在各学期,成才与就业指导多停留在择业技巧的传授和就业政策的宣讲上,而且传统的授课或者讲座,不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特色培养,教育脱离市场的现象较为严重。

通过对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分析,增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根据社会行业大类的职业类型及结构设置专业,并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一是明确针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构建能力模块,并认真研究每一能力模块应培养的职业技能和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然后以此为依据来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这些调研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组织学生团队开展“企业职业岗位群”调研活动,学生通过参观考察调研,可了解本行业、本地区的就业形势,分析岗位特点,一方面帮助学生更早了解职场,另一方面为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学校调整专业设置提供了最新数据。二是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通过具体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分析,来组织和安排教育的内容,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应以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度,重点掌握理论应用的条件、方法、手段。要改变以往按普通高等教育模式运作的方式,学生获得的技巧和能力仍停留在知识形态的“知道”层面上。三是加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实践性是高职类人才培养活动的重要特点,程序性的知识、操作性的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实践教学,职业技能、技巧是在认识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只有将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扎实地促进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根据对上海市2011年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具有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往往受到企业的欢迎,签约率达90%以上。针对这一特点,应积极引导高职学生,通过获得相应职业的资格证书来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要改革考试、考核方法。新课程体系以岗位需要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评价体系由若干模块组成,例如,在技能考核上,结合我校高职学生培养计划和相关教学要求,确定某一专业的技能考核内容,要求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

综上所述,应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建立职业教育的实训课程体系。要大力加强实训课程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实训课程的教学可以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部分课程或相应教学内容也可以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去完成。学生通过参观考察,了解本地区、本行业的就业形势,分析岗位特点,提早认识职场,了解自己的优势和欠缺的能力,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实训课程应尽可能使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教学情景贴近实际状况,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切实提高学生操作、应用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面向未来的教育,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化的转型发展。高职学生的就业状况也是高职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质量的直接反映。因此,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实力与活力,不单是解决目前就业问题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权宜之计,也是高职教育能“突出重围”、实现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相信,随着科学发展观在我国教育领域实践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任务的逐步落实,高职院校和承担高职教育的高校一定会突破传统的学科导向的局限,突破以往对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导向的局限,突破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学术导向的局限,通过在办学模式与课程改革领域的大胆尝试,必将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六章《职业教育》。

3.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 7号。

4.《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2006年—2007年高等职业教育文件资料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