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基础教育设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口述:刘期泽
采访、整理:顾继虎 黎俊玲
时间:2011年2月11日
我是1951年进上海市教育局工作的,在教育局工作了50年。吕老(吕型伟)对我说:“你搞普教设施建设搞了一辈子,好多历史比较清楚,以后人家不一定搞得清楚,你最好把它写出来。”吕老的要求很高,提出:“你应该将学校建筑史与当时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从教育学与建筑学相结合的角度去评述与分析。”在这种情况下,我勉为其难历时三年,三易其稿,写了《校舍建设50载》一书,列为上海教育丛书的一册。这本书完稿的时候,正好是我参加工作50年。
上海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的沿革与发展是中国近代和现代教育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有幸能够参与并见证了解放后50年间的变迁,深感今日教育所面临的大好形势确实来之不易,很多方面值得进一步总结反思,汲取历史经验,传承优良传统,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认为,上海基础教育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上海从1843年被迫开埠到1949年解放,正好一百零几年。这个时期,我认为是“旧学新学并存、中西文化荟萃交融的近代教育时期”。这是上海独有的特点,所以人们常说,“看5000年到西安,看2000年到北京,看近代的100年到上海。”“看中国近代教育的缩影看上海。”
第二个时期是解放初至“文革”前的17年,这个时期是社会主义教育初探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文革”十年浩劫(1966.5~1976.10)及拨乱反正的历史转折期。
第四个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建设与一流城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改革创新时期。
上海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沿革与发展
第一,对于解放前的情况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我认为应该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历史教育建筑,传承发扬深厚文化底蕴,而不应一味地否定、批判。
2010年,上海市教委和市档案局发动各区、县教育局、档案局一起合办了“城市记忆工程”,教育是其中的一块(我们联合举办了《百年荣耀 薪火相传——上海普教系统历史名校档案展》)。我深感上海在中国近代教育中的地位的确立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以及清末新政相继登上历史舞台,上海逐渐成为一个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汇点,学校教育也开始了意义深远的近代转型。一些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主张立宪的维新派,抱有“工业救国、教育救国”志向的开明绅商、民间贤达、同乡团体以及教育家等学习西方教育思想,纷纷开办学校或投身教育事业,掀起了近代上海第一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浪潮。当时的学校大概有四种类型,这在全国也是很少见的,有地方政府创办的公立学校(不少从书院、学堂转变而来,比如我的母校敬业中学,原来是敬业书院,有200多年历史),有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有新兴资产阶级兴办的私立学校,还有爱国知识分子创办的民众学校。据历史记载,到1907年,上海已经有学校271所,这个是很不简单的,其中中国人自己办的有231所,上海逐步发展为全国的教育重镇,开创了中国教育的许多第一。吕老一直说:“千万不要忘了,我们有很多中国第一。”有哪些第一呢?比如:中国第一所科技学校(格致书院,现格致中学)、第一所分科教学的学校(正蒙书院,现黄浦区梅溪小学),值得一提的是南洋公学开了中国师范教育的先河,它当时分为师范院、外院(小学部)、中院(中学部)、上院(大学部),这种分设孕育了中国近代学制的雏形;还有第一所中国人办的女子学堂(经正女学),租界地区建立了第一批经典的教会学校与有特色的女子学校(如中西女塾与圣玛利亚女中,现市第三女中;清心女塾,现市第八中学;汉璧礼女校,后第一师范学校,现址为市西中学),还有犹太学校(陕西北路500号西摩会堂)。抗战时期至解放前地下党在上海办了四所学校(省吾、储能、华模、建承)。在职业教育方面,1917年黄炎培等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华职业教育社”,同时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后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传承发展至今。当时一批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理论家(蔡元培、陶行知、马相伯、匡互生、陈鹤琴、杨贤江、俞庆棠等)长期在上海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教育理论实践和创造,不仅对上海教育,同时也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此形成上海近代教育的一些重要特性,包括创新性、开放性、兼容性(多元化)和灵活性。这些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性也是上海近代城市历史文化特点的重要反映,是历史积淀的宝贵财富,也是今天上海教育发展的历史遗产和重要资源。在一些传统名校和历史老校创办和发展过程中建造的校舍,不少代表了当时较高的建筑水准与时代特征,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构成上海海派建筑文化与“万国建筑博览”的一道风景线。目前普教系统已有11处被列为市级优秀历史建筑,12处被列为区级文物。
刘期泽的部分工作笔记
解放后半个世纪以来,上海基础教育经历了三次生育高峰带来的入学高峰的巨大压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费由中央统一控制,教育经费非常少,老校舍得不到及时的维护保养,再加上对历史建筑和文物的重要意义、历史价值缺乏认识,在几十年中,尤其是“文革”期间拆除或损毁了一批具有保存价值的经典教育建筑,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改革开放后,传承历史文化,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引起重视,尤其是2002年7月,市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从原来的规划保护发展为依法治理。市教委也及时会同各区县政府提出加强对中小学校经典教育资源的保护,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各种措施对学校中的优秀历史建筑和文物进行登记、修缮和保护,使历史老校恢复昔日的风采,传承深厚文化底蕴,其中有的已纳入了市(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第二,解放后,1953年上海将中小学校舍设施建设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尽管旧上海的教育已初具规模,教育类别较全,但教育总体规模比较小。1949年上海解放时的行政区域范围面积是636平方公里,人口503万人,中心城区只有82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00万。解放后,郊区逐步扩大,1958年国务院分两次批准将江苏省的嘉定、崇明等10个县划归上海市,上海的区域面积增加到6341平方公里,扩大了近10倍,人口达1313万,增加了2.6倍。其次,旧社会留下的学校多数在城区范围内(老城厢区和租界区),校舍设施好的不多,小学大都是私立学校,校舍是利用里弄石库门、简屋、庙宇、仓库、民居等改建的。新中国建立后,上海的教育事业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接管、恢复、整顿和改造,在国家财政尚处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投入了一定数量的建设资金,对原有学校校舍进行改造、扩建。1953年,上海为了解决工人住房的问题兴建了曹杨新村,后又在11个基地造了2万户工房并配建了13所学校,贯彻教育向工农子女开门,满足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要求。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办学来缓解小学、初中持续出现的入学高峰(以1965年为例,全市小学生达208万人,为1950年58万人的3.6倍,初中生达54.6万人,为1950年7.6万人的7.2倍)。当时,为解决校舍的不足,除加大班额达50~60人一班外,在初中、小学中还不得不采用两部制(这是吕老在市东的首创)的办法,即“三班两教室”、“半日制”等形式上课,缓解入学矛盾。既要肯定当时解决了劳动人民子女的入学问题,但也不得不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这期间,由于国家统配的三大建筑材料(钢筋、木材、水泥)严重不足,建筑部门不得不采用各种代用品(如硅酸盐砌块代替黏土砖,柳条代替木材等)建造了一大批校舍,为校舍设施的安全留下了很多隐患。
第三,“文革”的浩劫,加重了基础教育设施改造的困境。
“文革”期间,教育战线是重灾区,原有校舍被破坏得一塌糊涂,当时去青浦看到的几所学校惨不忍睹。不少优秀教育历史建筑、文物遭毁坏,市区原计划新扩建的中小学建设项目基本停顿,新的一律不开工,郊区在“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把学校办到家门口”的错误方针指导下,把已大大削减后的全市中小学建设资金的64%用于在农村分散建造低标准的教学点。据不完全统计,1969~1974年期间,在全市农村小学或改制初中建造了10余万平方米,约2500间柳条屋面教室,使用不久都成了危房。“文革”中值得肯定的一点是金山石化的建设,在进行建设规划时,重视公建配套建设,要求教育局、规划局等全部参与进来进行统一规划(当时公建配套做得比较好除了曹杨新村、金山石化外还有宝钢生活区)。当时金山“两中二小七幼”(其中,两中即金山一中、金山二中,二小即金山一小、金山二小)的规划设计我都参加了。全国第一个学校建设的标准就是我起草的。现在金山区教育局所在地就是原来金山一小的校舍。
第四,认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设与一流城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
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是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历史过程反映了经过拨乱反正后,上海整个城市的巨大发展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要逐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建设与一流城市相匹配的一流基础教育中,重视对校舍、设备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上海市各级政府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
努力之一是认真实施“一无两有”,改造危房校舍与弄堂小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用两三年或稍长一些的时间,做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上海在1981年,小学、初中基本上做到了“班班有教室(消灭了‘两部制’),生生有课桌凳”,但中小学危房校舍全市尚有32万平方米,占7.2%。从1981年开始,前后花了6年时间,到1987年,市、区县财政部门共投入1.3亿元,涉及学校989所,翻建新校舍72万平方米,基本上解决了校舍建设中的一大历史遗留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一直提心吊胆,好在未出现一起伤害事故。
弄堂小学(含少数大楼中学)是上海基础教育的特殊遗留问题。这些学校与民居犬牙交错,非常难以改造。举个例子,福州路小学楼上是民居,居民洗衣、拖地常常有水滴下来,老师开玩笑说上课要戴安全帽。很多学校教师的办公室无天然采光暗无天日,学生上课要带万金油用于驱蚊,条件非常艰苦。江泽民同志当市长时视察福州路小学、七浦路第二小学,看到学校情况后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不能出一个纰漏。”可惜当时没拍下照片。后来倪天增、谢丽娟、夏克强、谈家桢等市领导都曾到弄堂小学视察。倪天增说:“弄堂小学不解决,是市领导的一块心病。”并亲自担任了上海市中小学危房、弄堂小学改造领导小组组长。当时,建委、规划局和教育局等都有人加入了这个领导小组。弄堂小学改造被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之一,从1986年一直持续到1993年。我当时是市中小学危房、弄堂小学改造工作小组组长。
据1984年调查,当时市区650所小学中弄堂小学有171所,占26.3%。通过多方筹措建设资金近1个亿(9849万元),因地制宜制订改造方案,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但改造过程非常艰苦。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发明”的“热水瓶换胆”。弄堂小学与居民区犬牙交错,而且建筑往往沿马路,城市规划中有一条红线,沿马路建房子必须退进红线3米以备将来马路拓宽,但正好压红线的旧房子可以不拆而直接改造。于是,我们就用钢筋等将外壳加固,里面掏空,用钢筋混凝土做内框架。这样做就像一个热水瓶,外面的竹壳不动,里面的胆全部换掉,后来市建委在《为了上海的明天》一书中写了一篇文章说九江路小学改造中“创造”的“热水瓶换胆”是我发明的专利。关于施工困难我再举一个江阴路小学改造的例子。江阴路本身是个花鸟市场,江阴路小学原来是护国寺,改造的时候市政府要求护国寺(外面的壳子和门头)不能动。当时旁边只有一条小弄堂可以通到学校里,施工队进去看了之后说:“这怎么施工法?”我们开了很多会研究,最后工商所出面请花鸟市场临时停业。一幢1600多平方米的五层大楼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全部是通过一条狭窄的通道,从一个门洞里用肩挑人扛“蚂蚁啃骨头”的办法运进去,这在现在看起来是无法想象的。从1985年至1994年,前后历时9年,不仅校舍全面得到了改造,而且各区政府同步对改造后的弄堂小学的课桌椅、图书仪器、体育设施与办公条件全面更新或添置,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努力之二是建设住宅配套学校,这是上海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有利就近入学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在20世纪50年代初兴建两万户工房学校、70年代金山石化生活区及80年代宝钢生活区学校过程中坚持同步建设,积累了很多经验。当时我们定规划、定公建配套指标,制定建设标准,计财处还派人专门住在建设工地办公,在讨论计划的时候同步审查公建是否配套、是否达标。从20世纪80年代起,上海开始了大规模住宅建设,我们坚持新(扩)建居住区时从规划到实施,公建配套学校必须按国家(地方)标准统筹规划同步建设,这项工作尽管因上海寸土寸金、建设资金来自多种渠道,在实施中困难多多,但在各级人大、政府和教育、城建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还是取得了成功。据统计,1976~2000年,全市住宅建设公建配套学校共建成1443个项目(其中中学303个,小学491个,幼儿园649个),占同期中小学竣工项目的26.4%,投资占22.6%。
当时手绘的居住区规划图
努力之三是“双高普九”,确定建设与一流城市相匹配的一流基础教育的目标。
1983年10月,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重要题词发表,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同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意见,强调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上海开始把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及各种专用教室的建设纳入建设计划,并相应修订中小学建设标准。从1988~1990年的三年中,上海又在全国率先开展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课程教材改革,重视中小学实验教学及加大对中小学实验室、专用教室的投入,从1987~1990年,全市中小学实验室、专用教室数量增加了20.4%,计744间,为本市于1990年在全国率先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达标验收创造了条件。同年11月,朱镕基市长在视察格致中学时明确提出“上海要建设现代化的一流大城市,必须建设一流的学校”。1994年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上海要“建设一流城市,办一流教育”必须要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即“双高普九”的要求,并列为各级政府依法治教的重要职责。
努力之四是不失时机,积极推进,努力创建上海一流的基础教育。
经济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为上海基础教育的校舍建设注入了活力。在历史的欠账逐步得到解决之后,对现代化寄宿制高中的建设、薄弱学校的更新改造、初中小学达标工程的完成,使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双高普九”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上海校舍建设实现了从量的发展到质的飞跃。基础教育从硬件设施到管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为上海建成一流教育创造了条件。
1.建设11所现代化寄宿制高中
上海创办第一所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是1996年在浦东建成的进才中学。进才中学是台胞叶根林先生捐资兴建的,当时他邀请了台湾有名的建筑师喻肇川进行设计,在建设中坚持民族风格,坚持高标准,坚持一次建成。我担任了进才中学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是市教育局局长袁采),建设过程中要求非常高,每个星期都要开一次会,当时我已经快60岁了,但还是经常跑到工地爬脚手架亲自检查。学校从1994年12月动工,到1996年7月全部建成。建好后,龚学平、陈至立等市领导来视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提出每个区、县都建一所高标准的寄宿制高中。到1999年,五年时间里,市与区县政府合作,共投入22.15亿元资金,全市建成11所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共用地1693亩,拥有现代化校舍53.65万平方米,为建设一流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参加了这11所学校的规划与建设。
2.建设优质高中教育资源
1995年全国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国要建设一千所左右在办学思想、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办学特色等方面符合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示范性普通高中。上海经过3~4年酝酿,于1998年提出在原市、区县重点中学和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基础上,通过督导、申报、评选、前评估、中评估、后评估几道程序,不搞终身制,遴选一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至2009年度,全市共有实验性示范性中学52所(包括原现代化寄宿制高中11所),在校高中生6.2万人,已占全市高中生17.7万人的35%,成为全市高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带领全市高中阶段办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3.实施薄弱学校更新工程(1995~1998)
1994年9月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把实施“薄弱学校更新工程”列为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八大工程”之一。经过三年努力,至1998年底,共完成231所学校(中学115所,小学105所,特教学校11所)的校舍改造任务,共计新征土地1740亩。经调整后,新建各种教学、生活用房66万平方米,新增校舍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增加普通教室1593间,各专用教室1301间,总共投入资金6亿多元(其中市财政拨出专项经费近2亿元)。这项工程的完成对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免试升入初中创造了有利条件,被社会誉为“民心工程”,李岚清同志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4.实施初中、小学达标工程(1999~2002)
从1999年起,作为市政府教育“八件实事”项目之一,按中小学新建设标准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简称“达标工程”),这是上海普通教育史上投资最多、涉及面最广、建设标准最高、效果最好的学校建设工程。据2004年教育专项督导检查,全市“达标工程”总投入校舍建设资金28亿元,设备设施配备12亿元,共征地3420亩,新扩建校舍187万平方米,修建场地224万平方米,修缮校舍344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24万平方米,完成调整撤点和改造的学校总数超过原定规划,达到1569所,使占全市中小学数四分之三的学校得到了彻底改造。达标工程的实施为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和区域均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农村村小校舍完成调整撤点改造(1998~2000)
这是达标工作的一个难点。在实施达标工程的同时,为尽力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使郊区农村每个孩子都能受到良好义务教育,体现接受义务教育权益的公正与平等,1999年上海重新修订了村小设点布局规划,并列为农村学校“达标工程”的重点。调整后的村小从1997年底的600所减至2000年底的224所,使农村学校的布局与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努力之五是新世纪为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施“加强初中建设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20年的不断发展与改革,上海基础教育在21世纪初已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和合理的布局。但从结构上看,当时上海的初中学段与高中、小学学段相比,发展相对滞后,表现为投入较少,校际差距较大等。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2年起实施“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用三年左右时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共投入85.65亿元),大幅度提高初中学段公用经费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优质学校与相对薄弱初中的结对联动,或进行托管,办好每一所初中,硬件、软件一起抓,全面提高初中质量,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收到了实效。
上海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的展望
以上是对上海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半个多世纪来的主要历程的一个简要回顾。总结历史,以史为鉴,展望未来,目前上海的教育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起点,有哪些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汲取呢?
第一,上海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上海基础教育必须始终坚持“先一步、高一层”,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在全国要领先一步。
第二,促进教育公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别,在普及教育程度、校舍设施配置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现在城乡一体化、户口政策上逐步开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大量增加,对教育公平提出新课题,新一轮入幼、入学高峰对城镇地区造成巨大压力。
第三,坚持走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优化育人环境。内涵发展上,硬件、软件建设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外延发展要着力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有效衔接,优化校园环境与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相结合。
刘期泽(右)正在接受采访
第四,教育设施建设要坚持走经济、环保、安全、效益的道路。教育经费增长依法得到保障后,教育这类数量较大的公共建筑更应把每一分资金用在刀口上,用出效益。
第五,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方法的变革,对教育设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按照上海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和要求,扎实工作,继续奋进,一定能够使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创造上海教育新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