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大学是怎样创始的

上海大学是怎样创始的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大学的成立和发展也与这几个阶段紧密相关。上海工业大学前身——创办于1960年的上海工学院,也是时代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迎来第二次经济发展高潮。事实上,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上海大学都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从1958年开始,就与上海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紧密而又深刻的血肉联系。由于行业特点明显,上海大学培养的学生在踏入社会工作岗位之后往往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对于社会的贡献有目共睹。

上海大学是怎样创始的

口述:曾文彪           

采访、整理:魏 宏 邓娜娜 胡瑶洁

时间:2010年11月         

上海大学于1994年5月由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和原上海大学合并组建而成。这里主要介绍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和原上海大学如何诞生、逐步成长,并合并成为今天的上海大学的。

一、彰显鲜明时代特色 四所高校应运而生

在改革开放之前,学校的建立都有着明显的自身专业优势,符合了不同行业的发展要求,具有十分明显的行业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曾有过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包括1952年的院系大调整,1958年兴起的教育革命,1978年以后高校扩招及1992年后经过大发展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逐步转变为大众化。上海大学的成立和发展也与这几个阶段紧密相关。

1956年,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主持下,以聂荣臻为主任的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制订了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全面部署了我国未来12年的科学技术发展重点。根据中央部署,一批代表高级、精密、尖端科学技术的半导体、电子学、计算机、自动化、导弹和卫星等研究院、所先后成立。正是在这个前提下,1958年,中国科技大学和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正式成立。

翌年,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上海市计算技术学校建校,隶属于中科院上海分院,该校不断探索多样化办学模式,注重应用型人才与实践技能的培养。8个月后,上海市计算技术学校更名为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次年搬至上海嘉定城东新校区。第二科学技术学校建校之初,计划设置的专业是计算技术、电子学、精密机械、技术物理、海洋、天文地球物理、力学等7个。既有先进技术学科又有基础学科,单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当初上海市和中科院上海分院寄予了很高期望,对学校的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是不低的。之后几年,学校根据发展需要,专业设置常有变化,但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目标未变。

上海工业大学前身——创办于1960年的上海工学院,也是时代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迎来第二次经济发展高潮。正是在此背景下的1960年,尽管国家正处于经济异常困难阶段,但中共上海市委为了培养更多的工程技术人才支持上海工业发展,仍然决定创办上海工学院,并实现当年筹建、当年招生。

随着1977年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的恢复,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被压抑10年之久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潜力终于得到空前释放,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资料表明,仅上海地区,在1978年至1979年两年间,除恢复了11所前10年被迫关、停、迁、并的大学外,又另外新增了13所大学分校。这13所分校中就包括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华东师大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1983年5月,上海市决定将这5所分校和上海美术学校合并起来,成立为市属综合性大学,名为“上海大学”(原上海大学)。

二、主动承担历史使命 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事实上,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上海大学都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从1958年开始,就与上海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紧密而又深刻的血肉联系。由于行业特点明显,上海大学培养的学生在踏入社会工作岗位之后往往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对于社会的贡献有目共睹。历史赋予了学校鲜明的时代特色,而学校同样承担起了对社会的历史责任。在这一点上,上海科大、上海科专、上海工大和原上海大学都体现得十分明显。

img65

合并前的上海科技大学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诞生、以“赶超英美”为己任的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得到中央和上海市的精心关注和大力扶持。作为由中科院与上海市“共建”、中科院上海办事处(上海分院)具体筹办的高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在办学宗旨、专业设置、师资组成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学校围绕“创办‘高、精、尖’学科专业的新型大学”这一办学目标,提出了“为国家及上海地区的科研机构和新技术工业基地,培养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的高级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办校宗旨,并着力培养学生“基础理论扎实一点,基础知识面广一点,基本技能即动手能力强一点,外文水平高一点”。

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是为培养“高、精、尖”人才而设立的,所以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瞄准探空技术、原子能利用、无线电电子学、计算技术、精密机械和仪表、特种材料等世界科学技术的尖端领域,并由在上海的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各自负责为科大办一个系,所长兼任系主任,同时,从研究单位聘请一批资深专家为大学生讲授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些所长和专家都是著名的学术大师,具有渊博的知识、高深的学问、密切联系学科前沿最新发展的教课风格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

独特的办学模式,雄厚的师资,适合国家需要的专业设置,严格的教学管理,使得学校成立不久就取得了骄人的育人成果。在一份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提供的《上海科学技术大学首届毕业生教育质量材料》中,清楚地记录着这样一个排名:1963年,中国科学院对当年分配到该系统内的79所高校数千名毕业生进行统考。统计结果是,专业课成绩排名是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生位列第一,北大、清华分列第二、第三;基础课成绩排名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位居第一,清华第二,第三就是上海科学技术大学。

我们再来说到上海科专。从1960年至1966年,该校向社会共输送中专毕业生1428名,其中大部分进入大学、研究所和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所属企业。这些毕业生特点鲜明,“拥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掌握较深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因而在大学实验室、研究所研发基地以及企业技术开发部门,他们都是如鱼得水,做事情得心应手。

img66

合并前的上海科技专科学校

上海科专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经历了频繁更名与变换主管部门,这也折射出了一个年代的动荡。1969年12月,学校划归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领导。1970年11月,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半工半读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专科学校、上海无线电工业学校和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合并,组建为上海电子专科学校。1975年5月,上海电子专科学校更名为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七二一”工人大学。1978年10月,原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从这所工人大学中划出,并改名为“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部”,归上海科学技术大学领导,当年招收了一届四年制本科生。1979年开始,学校又改招三年制大专生。1984年12月,学校改名为“上海科技专科学校”,为高等专科学校,行政上独立建制,属上海市高教局领导,党的关系仍属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党委领导。1994年5月27日,新组建的上海大学挂牌,位于上海嘉定城东的上海科技专科学校校门上挂的校牌换成了“上海大学嘉定东校区”。2001年,这个校区的土地和房产全部转让给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再来看看上海工业大学,它的前身是上海工学院。学校成立伊始,专业设置便立足于上海工业发展需要,设电机工程、机械工程、冶金工程、仪表工程4个系和相关9个专业。学校的教师来自全国各地高校,骨干教师主要来自清华、北钢、哈工大、交大、浙大等名校。学校的党政干部,包括学生辅导员很多由中共上海市委工业部直接从企业中抽调。比如说1960年至1966年,学校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是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工交政治部主任李华。1979年学校改名后的首任校长是中共上海市委工业部部长杨慧洁。学校选址闸北区延长路149号,这是个英明的决策,一是毗邻上海新兴的彭浦工业区,二是校园内有基本办学条件。这个地址办学历史悠久,一直可以追溯到1925年,一直到1985年前后,才大致形成了现在的校园格局。

img67

合并前的上海工业大学

同上海科专一样,工学院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1972年,工学院受命撤销了无线电技术及设备和有色及稀有金属冶金两个专业,其余部分与上海机械学院合并,延长路校区成为学校总部。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的教学秩序才得以恢复。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了上海工学院建制,改名为上海工业大学。1983年,中央组织部任命原清华大学副校长钱伟长为上海工业大学校长,广大教师、干部以空前高涨的热情重建校园。经过10年的发展后,上海工业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以及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国地方工科院校中走在了前列。

img68

合并前的上海大学文学院

“发挥综合优势,培养应用人才”,这不仅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筹建原上海大学的初衷,也是江泽民同志(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为祝贺建校5周年题词时所期待的。原上海大学刚成立时,设立了5个学院,即原复旦大学分校建成文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建成外国语学院、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建成工商管理学院、华东师大仪表电子分校和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合并后建成工学院、上海美术学校建成美术学院。1985年6月,外国语学院改名为国际商业学院。1986年4月,工商管理学院改名为商学院。1993年9月,又把上述两个学院合并为国际商学院。1993年4月,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原上大,与文学院的法律系合并成法学院。因为在我国,综合性大学从1952年以来只允许设文理学科。因此,在1993年上海的高校尚未进入合并热潮前,这所原上海大学是上海唯一拥有文学、历史学、法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美术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三、聚焦人才培养 积极探索教育改革

地处于上海这座近现代文化的发展中心,许多高校显然也体现了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特色,在许多项目上率先进行了改革,改革力度也非常大。

比如,原上海大学首先承担起“教育改革试验”的责任。在教学方面的改革为七项:一是日校、夜校两部分学生一律走读;二是学生需要缴纳少量学杂费;三是改革学生公费医疗制度,学生看病自己要付一半钱;四是改革助学金为奖学金或困难补助金;五是实行四年制本科和二、三年制专科并行,试行中期选拔,优秀的专科生可进入本科学习,不适合在本科学习的,转入短学制的高等职业教育;六是实行学分制,允许学习优秀并确有专长的学生,跨院、跨专业选课和转院、转专业,修满学分即可毕业,未修满学分可延迟半年至一年,有条件的专业可招收高年级的插班生;七是学生毕业后,学校不包分配。在领导体制和机构设置方面的改革是:原上海大学及其各学院是一个有机整体,学校重大问题由校部决定,学院具有相对独立性,有些事可以直接对外;校部设置若干精干的党委和行政办公处、室,人员编制定为60人。

以上两方面各项改革在当时都属于首创,曾经引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争相报道。时至今日,有的改革已经在高校中普遍推行,有的仍然处在探索之中。

img69

曾文彪(中)与部分采访人员合影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高等教育的改革,最令人振奋的不仅是恢复统一高考,还在于使大学再次获得一定的自主权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像原上海大学这样的学校,她是一所在几所老大学分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校,既有内敛的学术底气,又有张扬的革新锐气。原上海大学的改革不单单是在学生管理体制及校、院管理体制方面,在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方面也有大胆的创新。比如学校大大增加了应用性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也有像社会学这样的基础社会科学。在先后增加的人文社科类专业中,除了属国内率先恢复的社会学以外,还有属上海首创的秘书学、档案学、法律学、经济法、广告学、行政管理、影视编导等专业,还先行一步地在外语学院设置经贸类专业、在美术学院建立设计类专业。这样的专业调整契合上海及国家对各种专业人才需求量平衡后所做出的重新估计,也表明“软科学”的重要性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承认。

1994年四校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后,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有了更快的发展。其综合实力在上海高校中已名列前茅,也都得益于原上海大学打下的基础。

1994年合并后的新上海大学也继承了原上海大学锐意创新、与时俱进的传统。它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创新,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体制、课程体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学生工作体制、招生与就业工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成功地付诸实践。

学校推出的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创造性的成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这些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实效性的改革,是富有生命力的。虽然,这些改革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但它们代表着上海大学前进的方向,代表着上海大学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