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的世纪》

《儿童的世纪》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伦·凯是宣称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的第一人,属于早期儿童中心教育的倡导者。主要著作有《儿童的世纪》、《妇女运动年》、《未来学校》、《恋爱与结婚》、《二十世纪的儿童世界》等。《儿童的世纪》最早是1900年由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家出版社出版的。这象征性地告诉人们,即将到来的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儿童的世纪》由两部十一章构成。她强化儿童中心的教育观念,相信儿童本性的纯真。

爱伦·凯:《儿童的世纪》

本书精要

一、本书内容简介

爱伦·凯(Ellen Key,1849—1926)是宣称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的第一人,属于早期儿童中心教育的倡导者。她的教育理念,几乎都可以从《儿童的世纪》(The Century of the Child)一书的内容中获知:她主张按照卢梭的自然教育原则改革教育,培养有理想和富于创造精神的“新人”。她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尽量减少外来的干涉和压制,任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理想的学校应该废除班级制度、教科书和考试,一切活动都以儿童为中心。儿童可按性格和兴趣的不同结为小组,自选图书进行自学;为发展儿童的能力,学校应设立手工场,便于儿童进行多种独立活动。教师的任务在于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让儿童通过充分的自由活动获得经验、得到发展。爱伦·凯希望,实现了教育改革的20世纪,将成为“儿童的世纪”——一个成人研究了解儿童的特点,保护儿童天真纯朴的自然本性,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育的世纪。

二、历史名人对该书的经典评价

“瑞典作家与女性主义者,被称为‘瑞典的帕拉斯’。爱伦·凯的工作反映了她革命的社会观点。她用笔‘漂亮’地表达了对和平主义、女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看法。”

——卓越亚马逊购书网编辑介绍

“爱伦·凯的作品是关于儿童教育问题方面的经典,可作为指点父母教养孩子的重要参考。”

——伊德沃德·伯克(Edward Bok)(美国《妇女家庭杂志》主编)

“爱伦·凯是一位激进的瑞典教育家,在国际上拥有很高的声誉。她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源自她形象化的风格、尖锐的批评、个人参与、热情、先知远见等。”

——索尔比约恩·伦博恩(Thorbjörn Lengborn)(斯德哥尔摩大学讲师)

作者简介

爱伦·凯,瑞典杰出的女教育家、作家、妇女运动活动家、新教育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出身贵族家庭,其父是激进的国会议员。她自幼生活在富有自由思想的家庭环境中,所受的教育完全是由家庭实施的。她自幼爱好文学,曾广泛地涉猎了进化论、优生学、文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1872年,她随同父亲周游了欧洲的许多国家,这次旅行对其思想影响较大。回国后潜心于卢梭、达尔文、尼采、斯宾塞、洛克等人著作的研究。1874年开始在《家庭杂志》发表关于妇女问题与儿童教育方面的文章。1879年,她就职于斯德哥尔摩一所私立女子学校,后在斯德哥尔摩平民大学承担瑞典文明史讲座达20年之久。她一生主要从事写作、教学和社会宣传活动,其中心内容是妇女解放和儿童的权利及教育问题。主要著作有《儿童的世纪》、《妇女运动年》、《未来学校》、《恋爱与结婚》、《二十世纪的儿童世界》等。

作品内容

《儿童的世纪》(The Century of the Child)最早是1900年由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家出版社出版的。1913年出了第二版,对初版的材料进行更换,并做了修改。1927年出第三版。本书是爱伦·凯在迎来1900年新年钟声的同时完成的。这象征性地告诉人们,即将到来的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此书出版后影响很大,不仅为社会各界人士所接受,且成为家庭父母的教科书。在很短时间内,这本书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出版。我国的沈泽民先生,曾在1923年翻译了本书的一个重点章节,取名为《儿童的教育》,作为新时代丛书第9种,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儿童的世纪》由两部十一章构成。第一部由四章构成:第一章“儿童选择父母的权利”,第二章“保护儿童和母亲”,第三章“妇女解放运动和保护妇女”,第四章“妇女选举权和儿童的权利”。作者在第一部,主要从妇女权益、家庭环境等角度,论述了优生优育和儿童的早期教育问题。第二部由七章构成:第一章“教育”,第二章“未来的学校”,第三章“宗教授课”,第四章“学校中精神的摧残”,第五章“家庭的丧失”,第六章“书和教科书”,第七章“回顾与展望”。在第二部里,作者主要论证了她的自然主义的儿童教育观。她强化儿童中心的教育观念,相信儿童本性的纯真。教育应当使儿童的自然之性安稳地发展,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从旁指导,使周围环境的人、事、物能助长儿童本性的发挥。

综合全书来看,爱伦·凯在《儿童的世纪》一书中,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主题:

一、自然的教育

爱伦·凯按照歌德的想法,指出孩子的过失是隐藏着良善根苗的外壳,而愚蠢的人们总认为孩子是天生劣根的,生来就有原罪,而且这种劣根性,只能禁止、驯服、压抑,不可能彻底改变,以致人们到现在还是常用以恶治恶、以暴制暴的方法,而不是新教育的方法,让“自然”安静地、慢慢地帮助它自己。她主张我们只关心周围的环境是否帮助自然的运作,这才是教育[1]

作为新教育的倡导者,爱伦·凯批判了当时教育中不尊重儿童主体的弊端,认为压抑了儿童的真正人格,把另一人格硬塞到他里面去。而当时的教育虽然使儿童获得一些知识,却也使其失去了个性。爱伦·凯主张依据卢梭的自然教育原则改革教育,以造就身心健全、自由独立和富于创造精神的新人。为此,她竭力倡导自由教育。

在她看来,教育者的本职是要在小孩的内心和外界创造出一个美丽的世界来,而让他在里面生长,让他在这个世界中悠游自在直到他进入社会而与他人的权利的永存的界限相接触。她认为,儿童时期是一生中最需要安静的时期,是一种外面好动而内心安静的生活时期。因此,她提倡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允许儿童自然地依其本能进行,教育者只需要注意儿童周围的活动环境。教育者应该多与儿童亲近,以同等的人看待儿童。她认为教育者应该创造一个外表与内部都美丽的世界,使儿童得以在其中生长与自由活动。

爱伦·凯非常重视对儿童独立人格的培养。如果要把儿童教育成一个社会人,那必须先把他当成一个社会人来看待,同时培养他的本性,使他成为一个有独立、自由特质的人。因此,新的教育家应教导儿童对环境负责,使儿童在表现自我特质时不会受到限制。在斯宾塞对人生为适应环境和尼采强调人生为保持权利的意志这两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关于这平衡的问题是爱伦·凯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问题。[2]

提倡自由教育,但是并不代表着提倡儿童可以全然地率性而为。爱伦·凯认为,“服从”是所有教育的一个必要因素。要使学生服从,奖励与惩罚是两个基本手段。但是她反对这样一种观点:一个孩子因冒险成功而获得奖励、因失败而被惩罚。努力工作与奋斗应成为自身的一个目标。关于这个方面,她探讨了学校与分数的联系。爱伦·凯反对通过打分而鼓励竞争的行为,也反对使用奖品与奖励。关于惩罚,她非常尖锐地批判了体罚,认为成年人和教师应该依靠大脑而不是利用手臂去教育儿童,体罚会严重危害儿童:一方面,体罚造成的恐惧感,会扼杀儿童的活动热情、冒险精神及对于发明活动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形成一种奴隶性;另一方面,教师和成人使用体罚,非但无益于磨炼工作中的耐心和诱导能力,反而会堵塞智慧的发展。乞灵于体罚,正表明教育方法上的破产。与此同时,爱伦·凯认为可以接受的惩罚方式是“自然后果法”:儿童必须承担其行为带来的后果,接受自然的惩罚。

在教育中,“服从”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不使用惩罚(自然后果法除外),如何使一个孩子服从呢?爱伦·凯认为,可行的方法是说服儿童自愿服从。而要使得儿童可以自愿服从,就要在人生的最初几年尤其是前三年里,给予儿童必要的训练,灌输好的习惯,从而为创造惯常行为的儿童准备预先条件。

爱伦·凯反对教育者对儿童过分干涉。教育干涉不论是用行动或用劝告总是影响儿童的发展。习以为常的,以强迫及禁止为根据的训练,只发生表面的影响,用干涉、防止、处罚等各种方法,尽管可以早一点儿收到好的效果,但这种方法却把真正的结果丢掉了。由于这种方法,小孩内心的生长便被剥夺了,这种内心的生长只有那含有苦与甜的成分的、经验丰富的实在事物才能给予。她在承认儿童固有的权利的基础上,指出,要把儿童从严厉的操纵及划一的训练中解放出来。被解放了的儿童,在完全自由放任的条件下,把生活作为自己的东西,从中可得到学习和训练的机会。她认为,教育是个人发展、自由选择的自我活动,崇尚自然的教育。

她提出了教育儿童的新方法。指出,新的教育家必须用事先安排好了的次序经验,一步一步地教孩子,使他知道在这个大而有秩序的世界里他的位置,让他知道对于环境所该负的责任。少干涉孩子的行动,多在建设方面帮助孩子成长,要把建筑他的人格的所需材料供给孩子,让他自己去做那建筑的工作。她一再强调,设法让小孩得到安静,极力避免直接的干涉,避开一切粗暴和不纯洁的印象,用你的全部注意力和各种能力,把人格人生本体和赤裸的纯洁的现实都变为教育孩子的手段,就能把儿童培养成新时代的人。

二、未来的学校

爱伦·凯对幼儿园与学校的现状非常不满。在她看来,“学校造就的是脑力消耗、神经衰弱、独创力麻痹,对于周围事实之观察力迟钝,并在那种竞争名次的狂热中使理想的精神遭到毁灭的学生”[3]。而学生中的大多数,甚至连报纸也不能真正有益地阅读。学校制度、方法、组织、训练等也是她所认为的不当之处。“学校扼杀了学生的灵魂。”爱伦·凯建议由家庭的熏陶来代替幼儿园与小学。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家庭教育的方式,尊重子女的态度,都影响儿童的人格发展。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德性、情操和爱她的精神。

她认为在“家庭学校”里,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将儿童的读书年龄延期或是提前。当儿童自身要求教授、希望去听或是去做某件事情,而这件事情只有知识能够帮助他时,我们可以开始教授。

爱伦·凯竭力倡导自由教育,主张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理想学校。在这种学校里,教师不是严格的管制者和教训者,而是儿童的伴侣。他们热心地研究儿童,在教育中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废除班级制度、教科书、考试及体罚制度,代之以宽松自由的环境,使儿童在独立自主的活动中获得经验,发展自我。爱伦·凯主张将儿童按照不同的性格和兴趣组成小组,自选图书进行自学。教师则以谈话的方式测验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学校还应设立手工场及美化校园,以发展儿童的能力和进行审美教育。

为了给理想的学校提供新式教师,爱伦·凯还主张建立新的师范学校。由于教学需要考虑儿童的个性,所以只有那种由于天赋,或由于训练,可以与儿童游玩,与儿童一起生活,喜欢儿童的人才可以成为教师。而且,教师应该具有独立的思想。“教师应该是真理的爱好者,所以他绝不可以强迫反对的意见去迎合他自身的见解。作为此种态度的结果,则教师越主观越好。教师越能把自己的人生观与自己的特性比较充分地、丰富地分给儿童,则越能促进儿童的发展”[4]。另外,她还建议检阅者与学生在国内或是国外一起度过一个假期。在师生共同的生活中,检阅者可以多方位考查学生是否适合当教师,并用“苏格拉底法”传达实际的知识。

三、理想的家庭

在爱伦·凯看来,现代家庭的许多父母由于事业而无法照料家庭,母亲早早地就把儿童送去学校,而没有负担儿童的早期教育,儿童的教育越来越多地交由学校去承担。尽管在现代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孩子有了更多的亲密交往,但是方向并不完全正确,容易出现两种情况:儿童有着成人般的行为,分享父母的习惯与快乐;父母被儿童同化,过着儿童般的生活。这两种方法都不能产生儿童与父母之间深厚而健全的关系。“只是为孩子而生活的父母,儿童容易得到一种观念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而参与成人娱乐与生活的儿童,则容易模仿成人的虚伪行为”[5]

家庭美满是儿童茁壮成长的必要条件。要以爱情与纯洁、健康与美、夫妇充分和谐、夫妇共同幸福为基础,建立美满家庭。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家庭教育的方式、尊重子女的态度,都影响儿童的人格发展。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涵养儿童的德性、情操和爱他的精神。她认为,自然是唤起美感的天然环境,在自然良好的天地,才能孕育优美的感情,因此,家庭环境要优美、和谐。

在理想的家庭中,父母是工作上的伙伴,而且是平等的。兄弟姐妹的关系是类似的。在这种家庭中,父母帮助儿童成为真正的人类。孩子根据各自的能力参与家务劳动,从中学会尊敬彼此与父母。把人安置在一个祥和、有秩序、和平、有责任感的家庭中,是教育中的一个强有力的要素。在这个家庭中,大家敞开心胸、相互勤勉、努力向前,这样才能发展儿童善良、工作欲、质朴等性情。父母与子女一起自由、相互信赖地生活在纯净、温暖的气氛中,没有人被其他人的兴趣隔绝在外,每个人都有完全的自由发展自己兴趣的权利,而没有人侵犯。在这种氛围下,每个个体都能得到恰当的自由。既然想要靠这样的家庭塑造出善良的儿童,那么就要先让儿童回到家庭。家庭应是儿童生活中最好的时间,儿童在学校的时间应该短些,在家的时间应该长些。无论是假日或是儿童有空间的时间,家庭就有责任利用这段时间,让儿童在游戏中或作业中成为家中的一分子。儿童应该被从学校、街道、工厂中带回家重新安置,母亲也该从工作或社交活动中,回到孩子身边来教养他们。若能这样,那么卢梭及斯宾塞的自然教育理念、追求家庭生活的精神就会被实践。

另外,除了论及自然教育、未来的学校、理想的家庭外,爱伦·凯还呼吁保护母亲和儿童。她提出,为提高后代的素质,首先应保障作为未来母亲的妇女的权益,包括择偶权和选举权等。同时,妇女作为母亲应担负起抚养和教育儿女的责任,并为此而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她强调,母亲应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母亲的爱与照顾可以帮助儿童实现未来的目标。“母亲的灵魂中全是儿童,就如科学家脑子里全是各种发明,艺术家眼中全是其工作。不管是坐在家中还是走在路上,不管是躺着还是站着,孩子占据了(母亲的)整个思想。”她设想:不仅婴幼儿教育应由母亲负责,甚至未来的小学教育也应由家庭承担,由母亲夺回教育的权利,以此作为实现女性解放的目标。

总的来说,爱伦·凯指出,要培养新的一代,需要建立新的家庭、新的学校、新的婚姻和新的社会关系,并实行自然主义的教育。唯有这样,20世纪才能真正成为儿童的世纪。

简要评述

作为20世纪推动儿童中心教育的最大功臣,《儿童的世纪》出版后就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教科书,许多父母从中了解了儿童的特点,学到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并明确了家长在建立良好家庭中的责任。

本书在世界教育科学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一是本书所体现的自然主义儿童教育观直接指导了当时的“新学校”运动,影响了欧洲各国和北美。以后又发展成为“儿童学”的理论,并得到广泛传播。爱伦·凯因此也和比利时的教育家德可乐利、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等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二是在教育科学发展史上,本书是全面研究儿童及儿童教育的专著。儿童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但在教育研究上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往教育家注意的多是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学方法,多是孤立地研究教育的某一环节。像这样全面、系统地研究儿童教育的著作尚不多见。三是本书研究儿童教育的方法对教育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者不是孤立地研究儿童,就儿童而研究儿童,而是把他和社会、家庭、婚姻、妇女权利等联系起来,整体地进行研究。作者从妇女的独立开始研究,进而深入到幸福家庭的建立、优生优育问题、家庭环境的美化、学校的组织、教师和成人的责任等,逐层分析儿童的成长特点及教育方法;深刻地揭示了家庭、社会和学校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四是本书所体现的儿童教育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成了各国改革儿童教育的理论依据。但也必须看到,书中片面地强调儿童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忽视教师的作用和系统知识的传授,主张取消考试和各种竞赛制度等,对西方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该书对苏联教育的影响也较大。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大文豪托尔斯泰和教育家温特策利等人都接受了本书所体现的自由教育思想,对反抗沙皇农奴制教育政策、加速教育改革起过积极作用,但又削弱了系统教育与教学作用。温特策利在十月革命后仍主张儿童自由教育,对苏联教育起了消极、涣散的作用。

(汪玲)

【注释】

[1]爱伦·凯.儿童的教育[M].沈泽民,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1—2.

[2]Thorbj·rn Lengborn.Ellen Key(1849—1926)[J].Tthe Quarterly Review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Vol.XXIII,No.3/4,1993:825—837.

[3]单中惠,杨汉麟.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C].南昌:江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92.

[4]单中惠,杨汉麟.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C].南昌:江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93.

[5]单中惠,杨汉麟.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C].南昌:江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