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与政策举措
一、党和国家高度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提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而后,江泽民同志从1999—2002年又三次作出重要讲话。2002年7月16日,他在《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文章中提出:“我所以反复强调全党同志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有针对性的……全党同志必须在思想上真正明确,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努力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
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鼓励高等学校利用多学科的优势,成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2002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主义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胡锦涛总书记还明确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高度关心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2004年先后召开了十次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提出了“进一步繁荣发展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为以后几年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同时为逐步解决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瓶颈问题创设了必要的条件。
2004年1月5日,在“上海高校知识创新工作会议”上,上海市教育党委、市教委提出推进高校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即以提高高校科技原创力为突破口,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使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并以此促进若干所大学逐步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围绕国家科技发展目标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集聚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特别是一批学科领军人物和一批优秀的创新团队,形成人才高地;进一步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使高校在抢占科技制高点与培育经济增长点上作出重要贡献;以理论创新为主导,进一步繁荣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使高校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理论库、思想库以及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依托。
上海市教育党委、市教委提出,上海高校要沉下心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高校的知识创新能力,为上海城市新一轮发展作出新贡献。要使上海高校真正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五大基地:科技原始性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储备基地,人才培养与集聚的基地,先进文化传承、弘扬与发展的基地,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基地。并规划实施“高校知识创新建设工程”,即“一体二轮五大发展计划”。“一体”:即指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二轮”:即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五大发展计划”:即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计划,E-研究院建设计划,产学研合作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计划,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在“一二五发展计划”中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其主要目标是:力争取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优秀成果,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精品力作;培养出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国有较大学术贡献的杰出人才,努力造就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家、名家;建设一批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使之成为重要的理论库、思想库、信息库、人才库。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为了促进本市高校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与繁荣,上海市教委根据市委市府的工作要求,加强顶层设计,狠抓重点工作加以规划引导,特别抓住以下几项重要工作加以推进。
(一)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优势学科平台
通过持续多年的努力,在上海30所高等院校中共建设了412个重点学科(持续建设的重复计数),其中,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122个。通过重点学科建设,提高了学科层次、强化了梯队建设、增强了科研能力,在上海高校中建设了一批学科高峰。
(二)建设E-研究院,促进高校科研创新
为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培养和吸引一批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教委于2002年底启动实施了上海高校E-研究院建设计划。上海高校E-研究院是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依托,以跨学科、跨地域合作为特点,以汇聚人才、培育人才上水平和出成果为目的的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地。根据基础性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E-研究院在制度设计上重点突出了以下特征:共享性、开放性和协同性。共享性,是指在E化环境下,实现人力资源、计算资源、数据资源、网络通信资源以及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全面共享;开放性,是指整个科研活动的展开,包括项目与成果的申报和承担队伍的培养等,打破原先的组织方式开展跨地区、跨学科的科研合作,使之具有开放性;协同性,是指在E化环境中满足科学家之间交流与协作的需要,使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能方便地开展协同工作,共同解决所关心的科学难题。E-研究院建设还在科研机制和科研管理上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实行首席研究员负责制,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突出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给予长达十年的经费资助。本着“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至2006年已建设4个人文社科的E-研究院,包括:上海大学的社会学、上海师范大学的都市文化和比较语言学、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人类学。
(三)建设艺术工作平台,推进艺术学科发展
为了推进上海高校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机制创新、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特别是加强对本市高校中艺术类学科的建设与引导。
(四)建设人文社科基地,形成高校品牌优势
为了进一步发挥上海高校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聚集和培养优秀学术人才,针对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研究,形成学术交流开放平台,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2006年修订)》,并结合上海的特点,开展了上海市地方高校的人文社科基地建设工作。这一工作的目标是比照全国人文社科基地的工作要求和建设经验,在上海市属高校中择优遴选加以培植,通过一个周期若干年的建设,争取有相当数量的基地能成为全国人文社科基地。该项工作的意义旨在探索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与发展的创新机制,探索上海高校学科建设,特别是跨学科、文理学科交叉的新路径。充分利用本市地方高校的已有资源,加以培植,形成品牌优势,缩短与减少与部属高校之间的差距,提升上海高校的综合实力。经过严格遴选,已经在上海大学等7所高校分别确立了10个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到“十五”期间,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良好。主要体现在:科研投入逐步增加,研究队伍逐步扩大,课题成果逐年增加,研究水平逐步提高,研究方式有所突破,繁荣了本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