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的体会
高秀芳
在教育如此快速发展的今天,科学的民主化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建立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只有这样,才能领导教师搞好学校工作。当我们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时,我们怎样适应校长角色,怎样履行好校长职责,就这一问题,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成功的经验。
一、校长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1.要有带头苦干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有人曾经说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种认识不是从书本和文件上摘抄而来,而是从学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校长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有责任心和事业心,无论干一件事,干成一件事,都应想了干,干了想,有时边想边干,坚持目标和信念,始终充满希望,坚信一定能办好,事业才一定能成功。
2.要有新的教育理念
人常说“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要办好学校,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抛弃那些陈旧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传统观念。使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把理想转化为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这是校长对教育的深层次认识、理解和理论追求,它决定着校长的办学行为。对校长来说,在做每一项工作时,不能坐享其成,坐而论道,而要身体力行地把服务当做己任,才能把从事的工作超越职业而成为事业,进而成为自己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需求。
3.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
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科学管理办法,才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依靠全体教师,一切服务于学生,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德育观、科学观、管理观等,使大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既有方向,又有目标。
4.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密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在教育教学中引领教师,从点滴做起,尊重教育规律,坚持狠抓学校的常规管理、学生的常规教育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最终取得良好的办学效果。
5.要有与时俱进的办学思路
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对校长的重大考验。只有更新办学观念,才能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不断提升。
6.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
靠强烈的质量意识,从更新观念和把每个学生教育好的坚定信念抓起,从学生的德育工作和养成教育抓起,从教师的培训和教研工作抓起,从教学常规和教学效果抓起,狠抓质量不放松,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创特色。
7.要有改革和创新的气魄
要抛弃旧的,创造新的,要善于立足、运用、发展学校的各种办学管理要素,从而达到优化和最佳效果。
二、搭建好师生情感平台
科学的制度化管理非常重要,但单纯的制度化管理容易使学校的管理僵化,影响学校的生气和活力,甚至会影响教师之间的凝聚力。校长除了搭建好制度平台外,还要搭建好一个和谐的情感平台,使领导、教师、学生通过情感这个纽带连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在工作、学习中善待下属,求得他们的理解和爱戴。在具体工作和生活中要念人之功、扬人之长、量人之难、帮人之进。采用多种激励方法,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1.荣辱激励
在广大师生中开展热爱学校的教育,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辱的思想,使教师能充分认识到学校要靠大家才能办好。
2.榜样激励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而领导又是教师的榜样。作为学校领导要十分注重自己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有权不谋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起到榜样激励作用。
3.成就激励
成就能增强人们的信心,能鼓舞人们的斗志。当大家了解学校在一个阶段中的成就时,就会觉得学校有发展的希望,并且在人们心目中觉得学校更加可爱,从而产生一种自豪感。
4.民主激励
尽管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但校长决不能我行我素,独断专行,遇事多和大家商量,多听取群众意见,把功劳归于大家,让大家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会使教师对学校领导产生信任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5.物质激励
学校应根据工作成绩给予教师一定的奖赏和鼓励,这样,可以起到激励教师的作用。其目的是让广大教师在工作中尽量做到各尽所能,多劳多得,各得其所。
总而言之,校长要有清晰的工作思路,以质量为生命线,以安全为工作保证,以效益为工作目标,锲而不舍,常抓不懈,各项活动事前有要求,事中有检查,事后有总结,使各项工作优质高效。
【作者简介】
高秀芳,生于1962年,小学一级教师,现任原州区张易镇闫关小学校长,固原市人大代表。曾被自治区政府评为优秀教师,市级优秀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