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汤效震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时代背景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科目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学习兴趣,尤其是高中二年级教学更加困难,加之宁夏会考的改革,大部分学生不参加政治科目会考,高中阶段政治课教学的预期目标任务就难以落实。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看来,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也可以说能力是“的”,而兴趣是射向“的”的“矢”。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1.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具有好动、多思,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在这一阶段,他们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不过在掌握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中学思想政治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用我们的才学、知识和人格魅力来吸引和引导学生,俗话说“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现行教材为兴趣教学法提供了依据
现行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改变了过去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从实际事例入手调动情感,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可读性强,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这就为运用兴趣教学手段提供了客观依据,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而思想政治课又因其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综合性、时代性、前瞻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与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与个人成长息息相关,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配以适当的校本教材,或与我们的时代生活紧紧相连,注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感受,自然会事半功倍。从这个角度出发,思想政治课的组织与教学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能使受教育者个体(学生)融进教学环境,接触生活、社会的过程。
3.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兴趣教学法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21世纪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广泛,如果思想政治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就不能吸引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与塑造完整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一致的。而传统的教学“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教学的基础性在歪曲目的的驱动下彻底泯灭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和独立人格的成长,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方法
1.以渊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必须时时注意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技能,不断吸纳新知识,用以充实丰富自己的头脑。一个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教师往往更能让学生产生崇拜的心理,增强学生的信任感,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自然而然集中注意力,兴趣盎然地听好每一堂课。对此,我认为可从这几方面入手。
(1)要勇于创新,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人总有一种探求新事物的欲望,老生常谈,老调常唱会使人产生一种厌倦情绪。传统思想政治课与机械“倒灌”的教学方式使师生关系被禁锢在输出与输入的简单系统中,缺乏反馈信息。学生思想僵化,实践能力差,创新与创造能力意识薄弱,培养的只是一批又一批机械的“知识”型人才。我体会到教学方法的不断翻新会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一种意外乃至一种惊喜,同时也是一种创新意识的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导入新课时可讲一个动听的故事,播放一曲优美的歌曲或做一个小游戏,有时还可以演一个小品乃至相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势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堂课下来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哪能不浓厚呢。
(2)要与时俱进,做到才思敏捷。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知识的象征,为此作为一位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也是课堂效果好坏的前提。常听有些老师说:“我是教数学的,英语不要问我。”表面上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实际上抱有这样心态的人正体现了他知识水平欠缺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各门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可以把几门学科的知识融入进去,比如语文、数学、历史、化学、物理等等。如在讲述生活与哲学中“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时,我是这样举例:在夏天人们用手摸户外的铁板、木板、石头,感觉到铁板温度最高,其次是石头,再次是木板;冬天则是铁板温度最低,其次是石头,再次是木板,这是现象,本质则是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当我刚把这一例子讲完,学生就发出啧啧称赞的声音,这样也就提高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从而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感极强的学科,作为一位政治教师更需要关注时事变化,具备剖析时事热点的能力,而这些就需要教师多看报纸、杂志等,不断向学生传递新信息。比如我在讲“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时,把“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机发射成功作为例子,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3)要脚踏实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俗话说:以己昏昏,怎能使人昭昭?较高的专业水平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就政治课来说,涉及的理论知识很多,重点、难点比较难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毕竟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从学生能否有效的接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解国家社会对自己的政治素养要求的角度来看,必须注重学生成长发育的特点,必须强调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即应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今天能否适应社会这一点,应该是我们做教师的在教学中放在第一位的。比如在讲“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我是这样举例:我们学校作为一个整体,是由教务处、总务处、德育处、办公室、年级组、班级这些部分组成的,可见,整体与部分是一种包含关系。假如说你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口才再好,也讲不出什么内容,就算你讲了一大堆却是离题万里,这样怎能把大纲要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呢?怎能把前后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呢?那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参与起来就不可能轻松,相反会很吃力,那么,学生又何来兴趣呢?
2.以设疑、解疑培养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如在讲“政府的主要职能”中“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时,讲到“在社会主义时期,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在我国已被消灭,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问学生:“这句话是否矛盾,应怎样理解?”问题一提出,学生们都纷纷议论,课堂气氛活跃。接着又提出问题:“如果一支敌军被我军消灭了,能否说,就没有一个散兵对我们打冷枪?”然后又向学生提问,“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剥削阶级各种影响及其腐朽思想的遗毒是否还存在呢?社会上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势力是否存在?并举例说明。”这一问一答,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引起兴趣,明白了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3.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说明问题,培养学习兴趣
以学生的生活、兴趣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实际问题为归宿。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体验与参与,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激发了学生内心的学习欲望,从内心产生“我要学”的愿望。
政治课教学中用事例来说明问题往往更易于被学生接受,而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更易形成学生的共鸣,使其有所见,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悟,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经济生活“供求影响价格”时,我让学生举身边接触的或了解的事例。对于商品,学生平时接触的比较多,因此一下子就举了很多例子:本地的西瓜,刚上市时每斤卖到几元钱,大量上市后每斤只卖几角钱;苹果大量上市时每斤卖到几角钱,在春节时每斤卖到几元钱等。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培养兴趣
形象的比喻是以最直观的语言,加深学生理解,从而起到发散性想象的一种方式,它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树立自信心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些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达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如原来在讲“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时,其中讲到“必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这一内容,我把“人脑”比作“加工厂”。加工厂生产产品,一要原料,二要开动机器,对原料进行加工。人脑这个加工厂的根本任务是生产理性认识。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进入人脑这个加工厂的原料,即感性材料;二是要开动脑筋这个机器,发挥思考的作用,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通过这一通俗易懂的比喻,学生很快就把这一知识理解了。
5.以优美感人,生动幽默的语言培养兴趣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主要通过语言来传递知识,教师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有积极的作用。政治课总给人一种严肃、枯燥的感觉,要改变这种局面,生动幽默的语言自然起着极大的作用。一个教师如果语言干巴,学生听来,味同嚼蜡,久而久之就失去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反之,如果语言生动幽默,入情达理,就会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语言效果是提升课堂效果的主要途径之一,有丰富的学识,对教材把握得当,辅之以生动幽默的语言,这节课一定是成功的。
6.以良好的态势培养兴趣
有交流就会有沟通,有沟通就会有理解,有理解就会有感悟。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往往在默契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欲言又止……完全融入在我们长时间的课堂教学摸索和与学生之间的亲和之中。态势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一个人内心心理活动的对比,它反映了一个人喜、怒、哀、乐、爱、憎等情感。这种身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对口语起辅助作用,而且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容易引起共鸣。正因为态势具有上述功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应恰当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和蔼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发挥态势对口语的深化补充作用,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原理、观点,使学生把政治课不再看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7.以生动案例培养兴趣
案例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而一个生动有趣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好的案例就是教学成功的一半,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选取案例时必须遵循新颖、生动、恰当的原则,比如经济生活中讲“市场秩序”时利用教材“谁也别想发财”案例,说明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通过事例创造教育意境,引发学生思考,使他们在体会中领悟正确的观点。
8.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荀子曾说:教学应以“闻见”为基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政治课教师如能从本学科特点出发,制作使用直观教具,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注意自己的教态语言,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情境中。如在讲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时,我先播放一段《爱我中华》的歌曲,效果良好,学生的感情很快被激发了起来,这样大家对中华民族是一家也就有了直接体验,并融入有声有色的教学意境中,学生在感受歌曲的力度、节奏和内容时,会产生各种想象,如身临其境一般,可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创造欲。在获得美好感受的同时,能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将所表现的意境表达出来。
我深深体会到:要改变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求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用批判的眼光看教材,用生命的激情感染学生。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变得人文,让学生在探索创新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体会生命的尊严、价值和智慧。总之,教学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政治课教师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既要遵循认知的规律,又要辅以恰当的手段、方法、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能,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政治课的教学目标的任务。
【作者简介】
汤效震,生于1964年,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固原回中副校长。固原市学科带头人,宁夏高中会考政治学科专家组成员。《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德育功能》等论文在市级评选中获奖,其中一篇在《宁夏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