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几种矛盾心理浅析
杨建菊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终身的,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孩子的今后发展。现在的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家长总是希望能在子女身上最高水准地再现自己,同时,由于早期教育愈来愈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家长愈发感到子女教养问题非同小可,因此产生了紧迫感和压力。对自己的独苗苗,不知怎样培养好,有时表现为前后矛盾,无所适从。由于家长的教育观和价值观前后不一致,对幼儿的种种表现的评价常发生变化,使幼儿产生疑惑的心理,这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特别是对心理健康的发展极为不利。目前,家庭教育中心理的矛盾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成。
一、教育孩子谦和礼让又怕孩子吃亏的矛盾心理
不少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如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教唱“李小多分果果”的歌曲等,从小培养孩子谦和礼让的好品质,可孩子一旦这样做了,家长又很心疼。如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告诉父母,幼儿园分水果他挑最小的;午餐时,菜不够分了,他盛得最少。孩子本想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可父母觉得孩子吃了亏。特别是在家里,明知要培养孩子礼让,实际上却在养成孩子的“独食”,如孩子拿起较贵、好吃的食品让家长尝时,家长多半是舍不得吃一口或只是象征性地“意思”一下。这样,孩子就理所当然的以为“最大最好的就是我的了”。父母的这种做法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二、让孩子接触外界又怕孩子出危险的犹豫心理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有的家长看到报刊上说,应多让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多同别的幼儿交往可加速孩子的社会化,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及交往能力,于是便鼓励孩子下楼找小朋友玩。可一旦孩子跟小伙伴打了架,学会了骂人,家长又犹豫起来,尽量让孩子独自在家玩。孩子在家缺乏群体性教育,往往不知关心别人,爱别人,也不懂得别人的关心和爱,养成异常偏执的性格。当这种孤独、自私、胆小等不良性格在孩子身上显示出来后,家长又很着急,又试图用说教来改变它。家长这样时紧时松、犹豫不决,可能使孩子也变得优柔寡断。
三、鼓励孩子独立又怕孩子脱离自己的心理
父母都盼着孩子独立性强,早点“离手”。哺乳期盼着断奶,会爬了盼着他自己走,会跑了教他做一些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教育孩子学会独自处理问题,希望他早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可是当孩子真的有了“独立”意识、开始摆脱父母的控制时,父母又惘然若失了。“孩子真的不需要我了!”这种失落感使父母总想把孩子紧紧抓在手里,于是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包揽下来。这种包揽致使孩子动手能力差、依赖性强,教育的结果必然是扼杀了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四、注重开发智力又想迎合世俗的摇摆心理
不少家长简单片面地把早期教育误解成小学教育的提前,将家庭教育的重心完全倒向知识的灌输与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其他方面并且也是最重要方面的人格培养。尽管他们也意识到不能片面理解早期教育,但由于外界的多数人是以背多少诗、算多少题、识多少字等来评判一个孩子是否聪明,所以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些家长争相效仿,要求孩子学小学的知识,命令孩子背古诗,以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有的家长不管自己的孩子对音乐有没有兴趣,花费了多年积蓄买来钢琴,硬要孩子苦练,实在害苦了没有太多艺术天赋的孩子。孩子每天味同嚼蜡般的练习仍然没有多少长进,这种枯燥乏味的机械训练导致孩子过早就厌倦学习。家长提出的标准过高,孩子无法达到,便以为孩子不堪造就;看孩子吃力的样子很心疼,为了孩子成才,又不愿放松要求。如此不知所措,使教育失去了科学性、计划性、严谨性,违背了教育的规律。
家长的矛盾心理,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家长在教育幼儿时,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树立自己的教育观和价值观,克服种种矛盾心理,确立比较统一、系统、科学的主导教育思想,让孩子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教育环境中,幸福健康地成长。
【作者简介】
杨建菊,生于1958年,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固原市幼儿园副园长。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宁夏幼儿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课题负责人。有《开展智力游戏的点滴体会》等5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其中有多篇论文获省级一等奖、国家二等奖。曾被国家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