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学前班教学应克服“小学化”现象

农村学前班教学应克服“小学化”现象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前班教育教学工作属于幼儿教育范畴。可是,通过我们调研发现,农村大多数学前班在教育教学方面,拔苗助长,没有严格按照《纲要(试行)》的要求做,没有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小学化”现象突出。要提高农村学前班的教育教学质量,克服“小学化”现象。认识到什么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制约农村学前教育良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小学化”现象;“小学化”现象会对孩子身心发展带来哪些不良后果等。

农村学前班教学应克服“小学化”现象

王学琳

学前班教育教学工作属于幼儿教育范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可是,通过我们调研发现,农村大多数学前班在教育教学方面,拔苗助长,没有严格按照《纲要(试行)》的要求做,没有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小学化”现象突出。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以读、写、算知识为主,把幼儿和小学生放在同一起点上来要求,小学生能做到的,要求学前班的小朋友同样做到。究其原因:

一是,学前班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学前班的孩子们上学是缴费的。家长认为,掏钱把孩子送入学前班,当然是为了学知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尤其是听到谁家的儿子考了文科状元,谁家的女儿考了理科状元,加之媒体对“神童”的报道,更是求成心切。砸锅卖铁也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另外,好多家长小时候上的“半年级”或幼儿园都是以学习读、写、算知识为主,根据自己亲历的可靠经验,觉得知识学得越早、越多、越好。信奉“三岁验老”。把“早期教育”片面地理解为“早期智力开发”,强调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如能力培养、习惯养成、兴趣激发、品德陶冶等。

二是学前班的老师也有自己的想法,认为本班的孩子知识学得少,是自己教得不好,家长会不满意,会否定自己的工作。所以,把学前班的幼儿当小学生对待,要求他们上课坐端正,双手背后,两眼看黑板。无论教什么科目的课,都是一支粉笔一本书满堂灌,幼儿面对没完没了的“日字格”、“田字格”机械地念到底、写到底。没有游戏活动,没有具有趣味性的可操作性材料。在一次调研活动中,当我把五颜六色的手工纸发给每个幼儿并引导他们做手工时,孩子们竟然目瞪口呆,不知道面前这些漂亮的纸用来干什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三是,有些学校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把学前班作为学校创收的重要渠道。想方设法开设兴趣班、特色班,灌输知识,完全不顾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其目的是为了迎合家长,扩大生源。一位学前班老师无奈地说:“我们班这学期又新开了英语课。不开不行,别的学校学前班都这样做,要是竞争不过他们,谁还送孩子来这儿。”即使有些老师尊重孩子,想按幼儿教育规律和《纲要(试行)》的要求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但是拗不过学校领导和家长,从而改变了初衷,舞动教鞭走进教育误区。

四是,还有一些学校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忽视了对学前班的管理和支持,致使师资力量薄弱。学前班的老师是从小学高段退下来的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者,这些老师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认为“严师出高徒”,“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有的学前班甚至没有专职教师,由几位小学教师兼带。语文老师要是给小学生上课,就由数学老师暂管,要是几位老师都忙,就在黑板上写满生字或算术题,要求幼儿照着写,并指使一位“小班长”拿着棍子管,谁也不准离开座位、不准讲话。有一个学前班,开学都多半学期了,还没有幼儿用书。校长说:“教材这学期来不及订了,只能等下学期再订。”

克服“小学化”现象的措施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

要提高农村学前班的教育教学质量,克服“小学化”现象。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们都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转变传统教育观中急于求成、忽视儿童自身需要的错误思想。认识到什么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制约农村学前教育良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小学化”现象;“小学化”现象会对孩子身心发展带来哪些不良后果等。幼儿虽小,但他们是自由的个体,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应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其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不能把成人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人为地泯灭童心,剥夺童趣。要以《纲要(试行)》为指南,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的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经验,为上小学做准备,为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农村学前班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合格而稳定的学前班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学前班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根据本校学前班的实际情况,选拔热爱本专业、有责任心的教师带学前班,要专职,杜绝由小学教师兼课。通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制定一系列的评估监测制度,使农村学前班工作逐渐趋于规范。

三、遵循幼教规律,树立目标意识

学前班的老师们要认真学习《纲要(试行)》和《规程》,深入理解其精神实质。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水平和个体差异,合理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六有:有教材、有计划、有教学目标、有活动的设计流程、有可操作性材料、有评价等。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因材施教。做到一个孩子也不能“丢”,因为一个孩子对社会比例微小,对家庭是100%。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中,各领域内容要相互渗透,注重整合性、趣味性、有效性。活动内容在孩子最近发展区内既要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四、合理安排一日活动,优化一日活动

“一日活动既课程”。在一日活动中,注意动、静交替;室内活动与户外活动相结合;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及自由活动相结合。根据地域特点,引导孩子学习一些当地民间歌谣、手工艺制作等,感受传统的民族文化。注重寓教于乐,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活动中,孩子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建构新的经验,感受“群”的乐趣,体验合作、分享的愉快。从时间上,每天保证上午、下午有足够的时间让幼儿到户外活动。从空间上,尽量开辟游乐场所,扩大活动空间。从内容上,根据幼儿接受能力和教学目标确定主题,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从材料上,除购置部分现成材料外,尽可能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就地取材,利废利旧。树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的教育观、价值观。力求办低成本、高质量的学前班。

五、注重环境创设,加大宣传力度

学前班活动室的墙壁、角落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既是美化园地,又是家园联系栏和宣传窗口。在环境创设的内容和形式上,一定要有儿童情趣,有教育价值。师幼共同创设,也欢迎家长参与。如,把活动室的墙壁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面,布置“会说话的墙壁”。最低部分留给孩子,展示孩子的作品、成长记录等;中间部分为师、幼、家长互动区,创设问题墙,共同探究;最高部分为家园联系栏,定期向家长们介绍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和本班教育教学情况,宣传科学的育儿观和教育观。也可通过家长会、开放日等进行宣传,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学前教育,尽快从学前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

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将会健康地向前发展。

【作者简介】

王学琳,生于1968年,小学高级教师,现为固原市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有《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初探》等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并获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