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的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诸多的发展成就,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了显著贡献。在世纪交替之际,为了能够使我国的教育事业为我国在21世纪占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服务,我们提出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张。
一、素质教育及其特点
何为素质?有人认为它即遗传素质,也有人认为它是指人的社会属性,还有人认为它是对人的发展所制定的一组指标体系。众说纷纭,不一而论。我们认为,教育学意义的素质是指个体在生存和发展中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身心潜力之总和。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人的潜力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1.它是指与生物学方面相关的人的潜力,在这一点上,素质既是人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教育活动对象化的物质基础。若进一步分析,它具有两层含义。(1)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生物学基础,是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也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结构;(2)这个结构及其机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主、客观各方面条件的改变,它也必然会发生适应性变化。2.它是指以第一个方面为物质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属性方面的潜力,即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应当具有的基本品质,是人获得各种社会特征、展现其主体性品格和个性的基石。它也具有两层含义。(1)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社会学原因,是人的社会性特征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可能性方面;(2)它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经过濡化,在不同的社会情景中,主体所可能展现出来的思想意识及行为方式,表现为主体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性和超越性。素质的上述两方面含义是统一的:没有身心结构作为先决条件,人就缺乏发展的可能性;而如果没有后者,就谈不上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
在与素质相应的意义上看,教育不能再被泛泛地理解为有目的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它应被看作以相信人的潜能的无限可能性为出发点,以发展性为主要特征,致力于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身心潜力的活动。它立足于学生的内在品质,特别是主体性的培养,期望教育的力量能够被迅捷地内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力量,而不是单纯的训练、定型或熟练化。它的内容由整体的、且对学生生活有实际意义的知识构成,给学生呈现的世界图景与其个性的丰富多彩性相一致,区别于以往只强调惟理性知识的教育。据此,素质教育意义上的教育与传统的训练式的教育是有原则区别的,它所关心的是发展而不仅是定型,是超越而不仅仅是适应。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相对于那种完全以掌握知识为目标,忽略了除此以外广阔的发展领域,学习内容窄化,学生身心发展的广阔内涵被桎梏于极狭隘的领域,能力低弱的教育而言的。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身心潜力的开发,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适应和发展能力,充分展现其主体性。它的基本信念是:无论是量上,还是质上,人的身心潜力都是无限的。通过适当的教育活动,能够使其获得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培养。它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发展个性为核心,具有以下特点。
基础性。无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如何,学生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都应达到与一定社会历史时代相适应的“阈值”。由于个体差异及每个个体所接受的教育的不同,这个阈值因人而异,不存在绝对的划一性。以往的教育将这一阈值绝对化,使个性差异完全被漠视。而素质教育则充分顾及到了个性差异,主张使学生获得无论从事何种社会活动都必须的、具有鲜明主体特征的发展,使每个学生的身心潜力达到它可能达到的阈值水平,并以此作为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起跑线。
全面性。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全面潜力的挖掘和培养,主张予学生以全面完整的教育,反对割裂知识的完整统一性,期望学生获得和谐的发展。从素质教育的立场出发,那种在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间只选择其中一部分而漠视另外部分的认识和做法是偏颇的。人的各种素质的培养和发展不能“单兵独进”,而应是相辅相成、和谐发展。
主体性。素质教育之所以能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在于它顺时应世地把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摆在显著位置。与以往教育不同,素质教育不主张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教育,而是致力于塑造其超越意识和批判精神,重视培养其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特性。
发展性。素质教育不是简单的模式化训练,更不是“定型”教育。它着眼于学生全面身心潜力的挖掘与培养,将学生的眼前需要与长远发展、将现实性与可能性相结合。它确信通过教育能够使学生的各种具有向好的方面转化的可能性因素被培养和发展起来,能够达到其应当达到的发展水平。
二、推进素质教育对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
新时代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课程教材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中存在着的问题逐步被揭示。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中存在问题的暴露,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为明确的方向。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总结已有基础教育课程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改革其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关键。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4)在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改革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特别是课程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国家启动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的重点项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其具体任务是:(1)确立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培养目标;(2)构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3)研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标准;(4)优化基础教育课程实施过程;(5)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6)制定三级课程管理政策;(7)完善教材的开发与管理制度;(8)建立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
基础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奠基工程,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我国此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着如下趋势。
着眼于学生的和谐发展。课程是为学生发展所设计的“跑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着全面发展的目标,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又各有特色的发展是课程设计和开发的中心。
注重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基础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教育,它的特性决定了基础教育课程结构须是均衡有序的,各类课程之间、各门学科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如此,基础教育课程才能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注重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当今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强调和重视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与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反映了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
注重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化”、“社会化”。作为与过去的决裂,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化强调要优质高效地给学生以完整的和有价值的基本文化成果,要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新的课程教材体系和结构。社会化是强调基础教育课程要走出脱离社会实践、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阴影,充分认识到实践和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及其教育价值。
注重课程体系的完整性。新一轮课程改革突出强调要充分顾及到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差异显著的国情,增加课程的适应性和个性,充分挖掘各地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现现代课程的文化特征和多样化特征。为此,积极构建课程体系的三级管理模式,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倾向,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步提高地方、学校管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进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课程与当代科技发展的一致性。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当今社会生活以重大影响,也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必将引起教师的角色、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对课程教材改革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课程改革要紧跟科技发展,积极适应其对教学活动带来的深刻影响,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潜在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