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注信息技术教育

关注信息技术教育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对于课程改革及其实验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这种情形下,信息技术教育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对教学改革提出了重大挑战。但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出现正在对我们的传统教学提出诸多挑战,而且,也对新课程实验提供了诸多条件,这一点是值得我们特别予以关注的。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使得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电脑学习任何课程,而且,学生的学习进度完全由他自己掌握。

第五节 关注信息技术教育

正在进行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依照“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为此,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作为能够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一个章节开始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的信息技术教育,既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对于课程改革及其实验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信息技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一个被称为“数字化”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网络正在成为当代人的基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在这种情形下,信息技术教育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对教学改革提出了重大挑战。教师、学生、教学条件(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是构成教学活动的四个基本要素,它们四者相互关联,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教学。从时间坐标上考察,由于时空条件和所支持的技术手段的不同,它们四者建立了三种关系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传统的教学。这种形式的教学是能够在同一的时空条件下进行交互活动的“提耳命面”式的、以知识的授受为目标的教学。由于教与学是在直接的相互交往中进行的,像历史上出现过的“苏格拉底法”一样,在引导学生掌握和学习的过程中的效果是不错的。但它的问题有二。一是时空条件限制了教学资源的充分、有效地利用。而且,印刷媒质使教学资源只能平面化地使用。二是教学效率受到很大的限制,难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劳动者数量的需求。

第二种方式是随着现代光电技术发展起来的电化教学。在近300余年间,由于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提耳面命”式的教学难以满足工业化时代对数量和效率的渴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效率不高、数量有限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形下,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电化教育迅速地展现着它独特的价值和功能。电化教育的出现使教学手段、教学媒质多样化,增加和丰富了教学的信息量,改善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但是,传统意义上的以“声光电”为主要形式的电化教学仍然存在着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它难以实现交互性,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这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合作、交流的要求不相适应。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教育使传统教育中的某些问题得以解决,以往在教学中存在的疑惑有可能被消解。它是教学的第三种形态。

信息技术教育是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平台上、并把它作为教育环境并以网络技术作为手段的现代教育方式,是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而发展起来的,集“视听——交互——距离”三者为一体。由于技术手段的使用,使它既能超越时空条件的限制,也能在师生分离的状态下实现互动,同时,它还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是极富发展前景的教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

1.开放性。网络是基于资源贡献和互惠合作自觉自愿地互联而成的。在网络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正因为网络使人们自主自愿建立起来的,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在网上没有一个最终的管理者,人们必须自己确定自己将要干什么、怎么干,自觉地做网络的主人,网络中所有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和管理者。于是,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整个教学系统是平行和开放的,没有信息控制者,只有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2.主动性。在信息技术教育的环境中,教学资源都存放在服务器中。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按照既定的计划和教师提供的学习线索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时间可以自由选择,而学习内容也可以进行多样化选择:它既可以由校方提供,也可以由学生本人到网上去寻找。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多彩性使学生能够自我建构并使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丰富的和开放的网络资源决定了学生在电脑前进行自主的、多样的选择将成为他们发展的关键。

3.交互性。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完全可以借助网上的各种交互方式与其他他试图交流的人,如教师、同学、其他有关人士等进行实时的交流和讨论,进而可以获得一切他试图获得的信息。

4.丰富性。在网络环境中,交流的方式手段多样,教学内容的展现方式多样。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有关信息转化为文本、声音、图表、视频、动画等形式,使学生在受到全方位刺激的过程中学习,将复杂的现象虚拟化,使过程情景化。

5.个性化。在网络环境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交流方式多样化,同时也使学习更加成为个性化的活动。学生能依照自己的爱好选择媒体方式来进行学习,同时也能依照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学习的时间。此外,它也能通过网络获得对自己学习的评价信息。还有,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学。

作为现有教育制度的补充和新的改进,信息技术教育将对人们未来的学习方式和生活状况产生极大的冲击,把我们带入一个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时代。

当然,信息技术教育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它也存在着诸多缺陷。这就意味着它与传统的教学并不是完全矛盾的,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但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出现正在对我们的传统教学提出诸多挑战,而且,也对新课程实验提供了诸多条件,这一点是值得我们特别予以关注的。正如利奥塔(J.F.Lyotard)所说,在后工业时代,知识领域正在进行一场革命。一是知识分子的使命改变了,它们有知识的启蒙者转变为控制信息的专家。二是学生不再是关切社会的“自由精英分子”,而成为在电脑前面获取新型知识的聆听着,成为主动的信息获取者。教师将不再是学生的“精神导师”,其地位将被电脑信息库所取代。他将成为信息控制专家,其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使用终端机的方法和教会学生新的语言规则。知识的存储方式及其展现形态的多样化,使教学的形态、教学方式及手段也趋于丰富。因此,信息技术教育使得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电脑学习任何课程,而且,学生的学习进度完全由他自己掌握。所以,信息技术教育将以其个性化教学使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学理想成为现实,“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也将成为现实。它所提供的方便快捷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学内容、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将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也使学生获得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独特价值要求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为此,一方面,应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应当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看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因此,应该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获取新知识的基本能力,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和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需求和开发意识。

【注释】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00~201页。

(2)张碧辉:《科学教育与科技进步》,光明出版社1987年版,第37~38页。

(3)转引自单丁:《课程流派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09页。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部分第一条。

(5)成尚荣:《为学校服务:地方对学校课程管理的本质》,载《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1期。

(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6页。

(7)郭元祥:《关于地方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载《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2期。

(8)成尚荣:《为学校服务:地方对学校课程管理的本质》,载《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1期。

(9)(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10)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页。

(11)《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

(12)《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

(13)《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

(14)刘旭东:《论地方课程的性质和功能》,载《教育评论》,2000年第6期。

(15)成尚荣:《为学校服务:地方对学校课程管理的本质》,载《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1期。

(16)靳玉乐等:《校本课程发展背景下的课程领导:理念与策略》,载《课程领导与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施——第五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第238页。

(17)李子建:《课程领导与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管理的观点》,载《课程领导与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施——第五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第84页。

(18)李子建:《课程领导与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管理的观点》,载《课程领导与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施——第五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第89页。

(19)李子建:《课程领导与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管理的观点》,载《课程领导与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施——第五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第89页。

(20)乔治·比彻姆著黄明皖译:《课程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39页。

(21)于泽元:《校本课程发展与转型的课程领导》,载《课程领导与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施——第五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第8页。

(22)(加)贝蒂:《课程材料的价值判断:一种初评方法》,瞿葆奎主编,陆亚松、李一平选编:《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54页。

(23)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页。

(24)《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436页。

(25)《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1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