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和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资收益

改革和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资收益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博士后招收人数以每年500~600人的速度递增,国拨日常经费以每年增加150个人头费增长,投入增加相对滞后,平铺人头费的覆盖面不断缩小,平均每个流动站分配不到1个指标。如经费不足,宁可在名额上进行限制,而非采取“撒胡椒面”的资助方式。我国博士后原有资金投入平均而分散,无重点、针对性差,应明确国家对博士后工作资金投入的目标定位。

(三)改革和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资收益

1.开辟资金来源,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

由于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费指标与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源优化配置的运作机制不相适应。政府投入与设站单位规模发展之间不相称的矛盾日益明显,国家资助招收博士后的名额指标和资助强度都远不能满足各设站单位的需要。虽然2003年国家资助的名额已达到1105名,与1986年相比,是其的25.1倍,但仍然不能满足需求。中国博士后招收人数以每年500~600人的速度递增,国拨日常经费以每年增加150个人头费增长,投入增加相对滞后,平铺人头费的覆盖面不断缩小,平均每个流动站分配不到1个指标。

同时,博士后的事业发展也很不平衡,以1998年为例,仅清华、北大的博士后在站人数就超过上海在站博士后的总人数;2003年,仅清华的博士后在站人数就超过西部地区在站博士后的总人数。

面对博士后人数迅速增长,国家投入与设站单位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开辟资金来源,建立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进一步发展博士后工作势在必行。培养博士后资金来源不可能完全靠国家的投入,在目前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形成国家、地区、企事业单位多元投资发展博士后事业的格局。要进一步树立起投资博士后事业的战略眼光和信心,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鼓励、动员部门、行业尤其是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对博士后事业进行投资,努力争取社会捐助,建立并不断完善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为博士后工作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持。

为保证国家重点学科领域、重点地区的发展,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改革现有博士后基金的运作模式,树立成效收益观念,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设立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或高新技术企业担保风险金等;对于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可设立专项的博士后基金。

由于设站单位是博士后制度的直接受益者,博士后的到来对设站单位的科研、教育以及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的建设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设站单位加大对博士后工作的投入是顺理成章的事。近年来自筹经费招收的博士后,在规模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人数已经超过国家资助名额招收的人数。对缓解国家经济发展与高层次人才需求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进一步改革博士后教育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增加对博士后的投入无疑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佳途径,要鼓励设站单位加大投入,满足自己扩大招收博士后的需求。另外,设站单位还可考虑从博士后研究成果转化的受益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博士后招收工作。

2.提高日常经费,加大资助力度

目前,博士后科研人员每人每年3万元的经费,每月仅为2500元,随着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经费越来越紧张,在扣除数百元管理费,实际用于科研的经费相对不足,只能满足基本的查阅和复制文献资料,购买少量图书资料的需要。至于外出调研和参加学术会议,根本无从谈起。第二年的科研经费,大部分用于出站报告的打印和装订上。尤其是对于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专业的科研工作来说,日常经费基本起不到资助研究的作用;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有一定的作用,但强度仍然不够。事实证明“撒胡椒面”的资助方式让政府、流动站、指导教师、博士后都觉得疲惫不堪,很难保证开展科研活动,直接影响到博士后培养的质量,不利于博士后事业的发展。如果能给博士后提供充足的经费,将住房、配偶工作安排等待遇都作为货币化方式兑现,流动站和博士后就可以专心从事培养、研究工作。

在改变资助方式,加大资助力度方面,有学者认为可以像美国、日本那样采取“基金申请制”,将中国现有的国家指标及其拨款资金作为基金申请的指标和经费,以全国选拔方式获取博士后资格,在有条件的单位选择或竞聘研究职位。这样能真正做到人才的合理流动;能考验各设站单位的实力,迫使他们将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作为吸引博士后的重要手段,避免设站单位名不副实、事过境迁的尴尬,同时也不会让新兴学科“望站兴叹”;还可增强博士后的荣誉感,保证招收质量。如经费不足,宁可在名额上进行限制,而非采取“撒胡椒面”的资助方式。另外,将社会资金、单位自筹资金作为新的培养经费,给接受单位一定的自主权,择优选择、留用培养对象,可提高培养单位的积极性(参考赵娟娟:《借鉴美日博士后制度促进我国博士后事业发展》,《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4期)。

3.整合国家资金,优化投入模式,提高重点效应和目标效应

目前国家财政资金实行的是“指标支持”的管理模式,基本上不考虑学科、专业、研究课题、地区这些因素,基本上是无差别的。资金投入没有针对性、无重点,不关心投入方向。而且这样一种指标不包含任何内容,因此也就没有提出任何要求。既无法调动设站单位的积极性,也无法调动流动站和博士后的积极性。如果说有积极性的话,那就是争取指标的积极性,而不是达到有科学研究意义的积极性。因此在继续争取增加国家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应整合国家资金,优化资金投入模式,有效投入,提高重点效应和目标效应,同时开辟更广阔的资金来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博士后事业资金不足和资金效益薄弱的问题。

国家用于博士后生活和科研的两部分资金投入:博士后日常经费和博士后科学基金,分属于两个政府部门,各自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投入和分配。资金的分散管理削弱了国家投入的力度和效应。经统计,政府投入2004年的博士后日常经费拨款和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合计10200万元。应将此两部分进行整合,将分散的资金集中使用,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发挥出国家资金投入的整体效应。

我国博士后原有资金投入平均而分散,无重点、针对性差,应明确国家对博士后工作资金投入的目标定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关注的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对国家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领域和问题。作为国家博士后工作的资金投入也应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配合,加强对国家具有重要影响的领域和问题进行资助投入,重点扶持急需大力发展的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学科,在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领域中发挥作用。在此目标定位下,优化投入模式,设计出一套科学、系统、有效的资助方案,把国家的钱用到国家最重要、最急需的研究方向上去,提高国家资金投入的重点效应和目标效应。

4.加大对西部地区博士后工作支持的力度

西北欠发达地区现有6个单位(分属甘肃省和青海省)建立了9个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占全国的2.14%,设站数量占全国的1.3%;1999年本地区国家资助和自筹经费招收的博士后总数仅占全国招收总数的不足1%。可见,西北欠发达地区博士后事业的发展规模(无论是设站单位、设站数量,还是招收博士后的数量)明显偏小,地区布局也不合理,西藏和宁夏至今没有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7~1999年,国家主管部门给西北欠发达地区安排的国家资助招收博士后的名额一直保持在13~14名之间。随着申请进站人数量的逐年增多,设站单位学术交流迫切性的日益增强,社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需求数量的不断增长,本地区博士后的招收规模逐步扩大。即便如此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招生规模相对还比较小,而且优秀生源少。截止到2002年初,上海的101个博士后流动站和31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累计招收博士后2000余人,这个数字超过了整个西部地区博士后的总和。在西部各省区中,陕西和四川是招收博士后较多的省份,但规模也不能与东部的一些省市相比。在西部地区,由于经费不足,生活环境差,交通、交流不便等问题导致西部地区不仅吸引不到优秀生源,就连西部地区自己的人才也是“孔雀东南飞”。

中国的博士后日常经费由国家统一划拨,保证了博士后相对稳定的科研经费,但随着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经费越来越紧张,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重大科研项目少,研究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在资金投入、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等方面,国家要给予西部地区相应的倾斜政策,提高博士后水平的中国博士后日常经费,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保障较充裕的研究经费,以便于博士后人员安心科研,鼓励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为西部大开发做更多的工作。

同时针对西部的现实,西北地区要转变观念,多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大博士后规模,积极发展项目博士后和企业博士后,通过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与企业联合,面向市场选题,既能保证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又能保证科研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便于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便于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真正实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