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国际专利分类法
7.5.1 概况
国际专利分类法(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简称IPC分类法,是根据1971年签订的《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编制的,于1975年10月7日生效,是目前唯一的国际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和检索工具,为世界各国必备,我国的专利文献也采用IPC分类法。IPC分类表每5年修改一次。IPC分类采用“行业分类”与“功能分类”相结合,但侧重于按功能分类,条理性强,在专业类目的安排上较好地反映了现代技术的面貌。从第二版起,IPC都有中文版本。
7.5.2 分类体系
IPC以等级的形式,将技术内容按部(Section)、分部(Subsection)、大类(Class)、小类(Subclass)、主组(Group)、分组(Subgroup)逐级分类,组成一个完整的分类系统。
第一级:部和分部,IPC共分8个部,20个分部。部的类号用大写字母A~H表示,分部无类号。
A部:人类生活需要(农、轻、医)
分部: 1农业,2食品、烟草,3个人和家庭用品,4保健与娱乐。
B部:作业、运输
分部: 1分离、混合,2成型,3印刷,4交通、运输。
C部:化工、冶金
分部: 1化学,2冶金。
D部:纺织、造纸
分部: 1纺织和未列入其他类的柔性材料,2造纸。
E部:固定建筑物
分部: 1建筑,2钻井、采矿。
F部:机械、照明、热工、武器、爆破
分部: 1发动机和泵,2一般工程,3照明、加热,4武器、爆破。
G部:物理(包括计算机)
分部: 1仪器,2核子学。
H部:电学
第二级:大类,大类类号由部类号加两位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
F02燃气发动机、喷气发动机
第三级:小类,大类的细分类目。小类号由大类号加上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组成。例如:
A47C椅子、沙发、床
有些小类后有一个小类索引。
第四级:主组,小类的细分目录。主组号由小类号加上1~3位的数字,后面加上“/”符号,再加上两个零。例如:
G05B13/00自适应控制技术
第五级:小组,大组的细分目录,由小类号加上1~3位数字组成。例如:
F24F6/02
从分册到小组依次为从属关系,小组还使用圆点进行等级分类,圆点越多,等级越低。例如:
部: B 作业、运输
大类: B64 航空器、航空、宇宙航行
小类: B64C 飞机、直升飞机
主组: B64C 25/00 起落装置
一点分组: 25/02 ·起落架
二点分组: 25/08 ··非固定的,如可抛弃的
三点分组: 25/10 ···可收放的,可折叠的或类似的
四点分组: 25/18 ····操作机构
五点分组: 25/26 ·····所用的操作或锁定系统
六点分组: 25/30 ······应急动作的
B64C25/30类号的内容是指一架飞机或直升飞机上起落装置用的一种非固定式的、可收放的、可折叠或类似的起落架的操作机构的应急动作的操纵或锁定系统。所以一个完整的分类号是由包括部、大类、小类、主组和分组的类号组合而成的。其完整写法为Int Cl.7: B64C25/30。
7.5.3 IPC类目关键词索引(Official Catchword Index)
该索引配合IPC分类表使用,收录约7000个关键词,把IPC类目中的主要关键词按字母顺序排列,在每个关键词后面给出IPC分类号。检索者可以根据自己课题的关键词查出相应的IPC类号。由于词组不是IPC的类目词,因此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分类检索工具,必须与IPC表结合。
7.5.4 确定课题的国际专利分类号的方法
确定课题的国际专利分类号的方法一般有直接法、关键词索引法和间接法三种:
(1)直接法。直接使用《国际专利分类法》查找课题专利分类号的方法,也称为“由上而下”的方法,即先确定课题大致所属的部,使用这个部所在的分册,按照目录中给出的大类、小类、组、小组逐级向下查找。
(2)关键词索引法。《关键词索引》是通过事物名称查找国际专利分类号的一个辅助索引工具。这种索引中的关键词按汉语拼音的字顺排列,其后列出IPC号。由这种索引得到的专利分类号,应注意要使用相应的国际专利分类表分册予以核查,以便确认类号和得到更切题的详细分类号。
(3)间接法。国际专利分类号还可以通过阅读已有的专利说明书或查找《化学文摘》、《陶瓷文摘》、《金属文摘》等报道专利的检索工具间接得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