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不妨写学案

教师不妨写学案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备课中由撰写教案转为撰写学案,将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可以在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学习的“学案”。

传统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单向培养”过程,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以“教”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围绕着教师的教而开展,教师教了,学生就学习;教师不教,学生就不学习。

新课程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和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并相互补充。师生双方如何做到平等的、无障碍的交流呢?如果教师始终是知识的已知者,站在教师的高度看学生的学习,必然造成交流的障碍,教师认为简单的问题,学生可能很难接受,这就需要教师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学生会怎样学习这些内容,学生怎么样才能弄清楚这堂课的知识呢?在备课中由撰写教案转为撰写学案,将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可以在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思考教学内容的文字表现,它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站在高于学生的高度、站在已知知识的高度对学生的居高临下的指导。

二、教师怎样写好学案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学习的“学案”。从而把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那么教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一)熟悉新课标的要求(备课标)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它在课程目标上,对学生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化的设计;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将学生生活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整合;在课程要求上,结合学科特点和知识点,明确提出了一系列过程性目标、经验性目标,期望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必须理解并熟悉这些,否则就不会形成对学生知识的明确的指导和促进。

(二)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备学生)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生活环境;要知道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还要从特性中找出班级学生的共性,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从而在课堂上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

(三)充分组织教学素材(备教材)

立足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取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课本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素材,而不是全部素材,教师要大量寻找教材之外的、学生周围的、与教学有关的材料,把它们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所见、有所思、有所得。

三、不断反思教学行为

教学需要反思,它是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行为结束后的自我批判性的反思,会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本文发表于2005年3月30日《中国教师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