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的方式要因人而异

教育的方式要因人而异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卡连柯并没有认为自己“在暴力中找到了一种全能的教育法”,他后来在纪律报告中大胆地提出了:“在最起码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没有养成之前,教师有权采用强迫的方式,而且也不应该不采用”。针对不同的学生,批评教育的方式不能相同:对某些学生的批评应该像烈火一样刚气十足,而对另一些学生又应如流水一样柔情一片。

由于中国国情的特点和变化,新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各级各类学校,不少教育界人士提出了“教育就是服务”、“学生就是上帝”等口号,眼下正流行着一种重赏识、轻处罚(甚至无处罚)的思潮,目的是让我们的独生子女学生们在学校教育的引导下,茁壮地成长起来。

但是我们的独生子女学生们好像并不领情,在家长和教师的充分关爱(其实是溺爱)下,却越来越把自己当回事了,于是飘飘然,在家是“皇帝”,到校称“大爷”,同学吵架总要争个输赢,甚至动手动“家伙”,教师管不得,说不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断给教育者施加各种限制,使教师“动弹不得”,对学生的管理始终没有很好的办法出台,使得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状态,只能苦口婆心地说法教育,结果学生还是无动于衷,收效甚微,最后不得不放弃。好学生、听话的学生谁都喜欢,但是究竟怎么教育我们的“坏”学生、不听话的学生呢?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教育犯错误的学生才是真正显示教育的魅力。

写下《教育诗》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高尔基教养院里,面对自己的学生,发现几千年的教育学“连一个小流氓都应付不了”时,他很苦闷,有一次,他“从教育绳索上失足跌落下来了”,连抽一个最难伺候的学生三耳光,这个学生竟然从此收敛了,也奇迹般地变得听话多了。马卡连柯并没有认为自己“在暴力中找到了一种全能的教育法”,他后来在纪律报告中大胆地提出了:“在最起码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没有养成之前,教师有权采用强迫的方式,而且也不应该不采用”。

一般来说,学生十分渴求教师的褒扬之辞,而对待教师的直接批评,即使表面接受了,在心理也会有逆反效应,即心理上的不信任、厌恶和对抗情绪,有的学生表现出来,出现和教师“顶牛”的现象,这是教师最不愿意看见的。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教师在实施批评教育时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应该尽力地寻找一种最适合该学生的方法。有的学生在犯错误时,需要教师直截了当地批评教育使他醒悟,而有的学生希望教师转弯摸角、婉转地批评,使他不掉面子。针对不同的学生,批评教育的方式不能相同:对某些学生的批评应该像烈火一样刚气十足,而对另一些学生又应如流水一样柔情一片。如果掌握批评的刚柔,应该与学生的个性心理有密切关系,顺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或以刚制柔、或以柔克刚、或外柔内刚、或刚中寓柔,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批评教育的预期效应。

我在实践中发现:对那些性情机敏、疑虑心理较重的学生,应刚柔相济、灵活多变,以便冲破对方的心理防线,使他们较快地意识到教师的意图,倘若对他们轻率地采取“正面交锋”,非但他们不愿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情感的交流,甚至很可能会造成他们精神负担,从而人为地增加教育工作的难度;对于那些反应速度快、脾气暴躁,否定性心理表现明显、行为常为情绪所左右的学生,最好采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以柔克刚的方式,以商讨的口吻,平心静气地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被批评者,改变被批评者可能存在的对抗动机,稳定他们的情绪;而对那些消沉颓废,行动散漫,自我意识浅薄,爱察颜观色,怀有侥幸心理的学生,教师就应当“投猛剂、起沉疴”,对之猛击一掌,通过语言、内容、语调的强刺激,以“刚”促使其从昏迷中震醒;“用奖励的方式惩罚学生”,实际上是一种“说反话”,是婉转地批评学生,有的学生能够领会,而有些学生根本就不能了解,它也只能适用于那些有虚荣心,又有一定自觉能力,而且悟性较高的学生,对一些“老问题生”是不起一点作用的。

其实,任何一个教育个案的成功,并不能代表这种教育方法可以使所有的人都能够成功,世界上也没有一种“万能”的教育方法适合所有的学生,教育学生应该要因人而异、因人之宜,表扬也罢,批评也罢,教育就应该是这样,只要它们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那便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因此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心理,做到“对症下药”,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