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路上行走一定的时间后,总免不了要回过头看看来时的路,回眸2005年的中国教育,个人总的感受是“阳光下飘荡着零星的乌云”。
“阳光工程”还教育以清白
2005年初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教育部今年将实施以招生政策公开、录取信息公开等“六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招生阳光工程,以力保考试安全,力求招生公正,并在杜绝招生乱收费、违规,“六公开”的具体内容是: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处理结果公开。从今年各地反馈的信息看,还没有发现影响恶劣的高校招生丑闻事件,阳光工程始还教育一个“清白之身”。
义务教育给人民以信心
时间追溯到200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今年起,免除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及这一政策。对此,会场内外,人民欢呼雀跃,众多新闻媒体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重要信息,当日即有媒体以“2007年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
11月28日温总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又一次强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大任务,提出:“从明年开始,中国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学杂费。”
而在此前12天,在北京举行的全球CEO领袖年会上,财政部长金人庆表示:中央财政将全面支持农村明年真正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明年要给农村的孩子免去全部学杂费,对于特别贫困的还要由政府提供免费的书本和住宿费用。
在11月10日,教育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也提出:争取到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免费教科书和住宿生活补助,力争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2015年在全国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本年度与免费义务教育相关的重大新闻事件,还有《义务教育法》修订正式进入全国人大立法程序,更有江苏苏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从2006年起开始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
素质教育大讨论存国之希望:
临近年末,一场关于素质教育的大讨论在《中国教育报》上进行得如火如荼,上至教育部官员,下至中小学校长和普通教师,中有专家学者和教育局长们,大家献计献策,更有政府高官出谋划策,让人们看到了国家之希望在教育,“少年强则国强”,教育这项未来的事业终于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理解和重视,我们必须“抛弃浮华虚荣,还教育本来面目”,把我们的教育从重视虚无的“分数”还原到对真实的“人”的教育上来。
个人终感教育之温暖:
3月,承蒙本市《科教导报》教育周刊编辑部的厚爱,来信告知本人:为了加强编作者联系,愿意为我建立言论专栏。以我姓名命名的教育言论专栏《静夜深思之文久江》于2月25日开始出刊,间周一期。
从5月到9月,通过层层推荐、选拔、培训、考试、考核,终于获得沙市区委、区人民政府授予的“学科带头人”的荣誉称号。11月,再次传来好消息,由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也放在阳光下操作,通过量化评分,使自己如愿评上中学高级教师,成为我镇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学高级教师,这也是中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的顶点职称,也是对我12年教育教学工作的肯定,同时将鞭策我在教育的天空更加勤奋。
截止本文写作之日,年度已经有超过50篇的教育文章发表于国家、省、市三级教育报刊上,其中2篇拙作发表于中国顶级教育报刊《中国教育报》上,4月发表于《中国教育报》上的《让教师培训教师》,在随后的评奖中获得一等奖,全国获一等奖计10人;5月发表于《科学课》的物理教学论文《厨房里的中考物理知识》被权威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中学物理教与学》全文转载;3月以自己的父亲为原型的小说《一张假钞》发表于《中国教师报》上;9月学科教学文章被我学生时代早已仰慕的《中学生数理化》“名师指要”栏目刊登,篇幅为当期之最。
即便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也免不了有朵朵乌云飘过,使得校园内警钟长鸣,安全问题让人揪心不亦:
2005年11月14日早晨,山西沁源县第二中学的九百多名学生在公路上出操晨练时遭遇特大车祸,二十一条生命远去;10 月2日,受第19号台风影响,武警福建省总队直属的福州指挥学校新学员训练大队遭受特大山洪袭击,造成85人遇难;再往前的6月10日黑龙江宁安市沙兰乡中心小学遭受洪水灾害,105名学生遇难。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远去,在给亲人留下永远难以平复的伤痛的同时,也给教育和关心教育的人留下了深刻的警示和反思,“天灾”的背后必定隐藏着“人祸”,这一幕幕犹如乌云,时不时地挡住了教育灿烂的阳光,让人担心着晴朗天空会不会有暴风雨来临。
经历了《个人的欢喜挡不住对教育的忧愁》的2004,走过了“阳光下飘荡着零星的乌云”的2005,我张开着坚强的双臂,做好了拥抱未来的准备,迎接着“阳光灿烂的2006”的到来!
此文的大多数观点被《中国教师报》“2005年教师眼中的教育大事”特别策划所采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