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公办学校的出路在于溶入农村社会

农村公办学校的出路在于溶入农村社会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隔一两月的晚上,学校的操场上就会放映一场电影,全村的男女老幼都会聚会在村小,十分的热闹。现在每到选举人民代表的大会一般也是在学校进行。学校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学校要承担自己的社会职能,敞开大门,服务社区,将学校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体。地方政府应该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农村公办小学,改善农村公办小学的办学条件,诸如建起图书室、电脑室、运动场等。

曾几何,我们大大小小的学校都修起了围墙,学校俨然农村大地中的一座孤岛,变得与世隔绝,家长接送孩子都只能在校门之外,不能踏进学校半步,除非“老师请”。一道高墙,一道铁门,美其名曰是为了“加强管理”,殊不知就这样隔断了学校与农民兄弟之间的感情。再加上体制方面的因素,这几年农村公办小学在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方面都远远不如私立学校,年轻一点的教师分不下来,年纪大一点的老师,稍微有点名声,就“上吊”了,留在农村小学的都是民转公的一批“老弱病残”,其中笔者知道的一个公办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达55岁,50岁以下的教师几乎没有,家长又怎么放心把寄存了他们全部希望的孩子放在这样的学校呢?

随着新课程的推广契机,也给农村公办小学提出了挑战和新的出路——必须溶入当地的农村社会。

一是充分发挥学校多功能,努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家庭如果没有书籍,那么这个家庭一定没有灵魂!”我个人认为:“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学校,那么这个地方就没有灵魂!”回想自己读的小学,那是家乡的农村村办小学,可惜今天已经找不到踪影了,在如今的“教育改革”中被合并了。

那时候。每隔一两月的晚上,学校的操场上就会放映一场电影,全村的男女老幼都会聚会在村小,十分的热闹。想想,学校的功能还真不少:

邮政局的功能:每天镇上的邮递员把本村有关的报纸杂志以及信件都交给学校的老师,老师亲自或者交给我们学生带回去交给大人。

体育站的功能:每到晚上放学后,学校的师生,也有部分村民时常到学校来进行体育锻炼。

文化站的功能:那时学校单位和老师个人都订有各种书籍,不少村民也来找我们的老师借阅各种书籍。同时学校也承担识字扫盲的职责,每周总有几天,学校要开设文化夜校。

广播站的功能:那时村里的各项通知都是由学校的老师通过广播向村民告之的。

会议室的功能:村里如果要开村民大会,学校是最理想的地方,有场地有设备,也容易组织。现在每到选举人民代表的大会一般也是在学校进行。

可惜今天我们的学校用院墙把自己与农村社区割裂开来,门口“警卫森严”,生怕“外人”进入学校,各项功能几乎丧失。学校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学校要承担自己的社会职能,敞开大门,服务社区,将学校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体。这样农村也就充满生机,学校也就充满活力。

因此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把学校办成当地农村精神文明的活动中心,比如:开发和开放学校的图书室、运动场等,或者把学校变成露天电影院等,经常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让家长经常有机会到学校来,时常参与学校的活动,甚至管理,让家长在心理上对学校有一种亲近感,这样家长也放心把孩子放在学校。

二是在硬件建设上。

地方政府应该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农村公办小学,改善农村公办小学的办学条件,诸如建起图书室、电脑室、运动场等。

三是在软件建设上需要地方政府和学校共同努力。

其一,政府要合理调配教师,做到老、中、轻三结合,男、女适当搭配,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同时也要把城市支教、名师支教工作落在实处;同时加强对现在农村教师的免费培训和学历提高。

其二,农村公办学校必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才是根本所在。

本文发表于2004年12月21日《教育时报》,发表时略有删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