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男孩为何爱逞强

男孩为何爱逞强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中对452名年龄在9~12岁的四~六年级男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其中1/3的男孩子虽然有反常规行为,但却很受人欢迎。对照钱志阳平时的表现,他的确是属于这种类型的男孩。因为往往这些同学是一个小团伙的“头”,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制止这种现象的扩散,否则后果会很严重。现在,社会上青少年犯罪案例也是以团伙犯罪居多。因为学生所犯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

学期初,我在班会课上进行民主选举,希望能选举出深得人心,并且能干的新一轮班干部。但选举结果出来后,我发现钱志阳的得票数居然位居第二,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位同学的体育成绩相当不错,学科成绩也不赖,只是十分调皮,常常会做出一些令我头疼的事,而且还屡教不改。上学期,我为了人尽其才,就让他做体育委员,后来,由于我不喜欢他的“处事风格”,又把他撤了。然而据体育老师反映,他是一个称职的体育委员。无奈,我又让他“官复原职”,看来这“官”是非他莫属。没想到,这学期有这么多同学推选他做副班长。就他那以前的表现,让他做副班长?我这个班主任却不大愿意签发“委任状”,还是让他干他的“老行当”吧!可我就是搞不懂这个经常“惹是生非”的男孩却如此受人欢迎?

直到在杂志上看到一篇调查报告,我才弄明白其中的道理。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中对452名年龄在9~12岁的四~六年级男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其中1/3的男孩子虽然有反常规行为,但却很受人欢迎。研究人员在美国心理协会《发展心理学》杂志上撰文指出:“这些发现表明,在小学课堂上,攻击性很强的男孩子在同伴中可能是最受人欢迎的,而且社会交往最广。这些男孩内心可能有这样一种观点,即攻击性行为、受欢迎的程度以及控制能力是自然联系的。他们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把身体攻击当作一种社交策略,因为这种策略过去一直有效。”对照钱志阳平时的表现,他的确是属于这种类型的男孩。例如,在上课时,他偶尔会冒出一两句让旁边的同学发笑的话。课余,还会去“碰碰”别人,却说是“不小心”。对此,我对他教训了几次,可他过几天“老毛病”又犯了。我想,或许他也没别的意思,只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喜欢“出风头”而已。有时,我这个班主任稍微“滥用职权”,他马上会据理力争,真是拿他没办法。

经过一番考虑,我还是尊重民意,让他担任副班长,并兼任体育委员,希望利用他在班内的影响力,能够约束班级纪律。不过,我和他也有“君子协定”。如果他干得不好,做了反面“榜样”,我随时可以把他“削职为民”。通过一段时间的“明察暗访”,我认为我的决策是明智的。他是从官“副班长”之后,“无端”的行为也减了不少。因为,做副班长满足了他的表现欲,他用不着再采用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来吸引别人的目光。

美国心理学家对芝加哥和北卡罗来纳州59个班的“模范”男孩子与“顽皮”男孩子作了比较,他们发现,行为端正的男孩子和有攻击性的男孩子都能得到大家的喜爱。由此,我明白了为什么如果一个班有一两个行为习惯差的同学,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风气。因为往往这些同学是一个小团伙的“头”,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制止这种现象的扩散,否则后果会很严重。现在,社会上青少年犯罪案例也是以团伙犯罪居多。

由这件事我想到,要做一个深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也要学学心理学,特别是儿童心理学。记得有一位哲学家说过:“凡存在的必具有合理性。”对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肯定有其发生的原因。这原因可能是合理的,也有可能是不合理的。当我们注意到班级出现的不良现象时,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一只眼开,一只眼闭”,应该深入学生内部,仔细分析其原因,找出问题的所在。如果有搞不懂的,还要翻翻心理学书,看一些最新的心理学研究资料。因为学生所犯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他们的行为往往是纯真的,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而此时他们最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

有一段时间,不少班级的学生都喜欢收集有关“水浒传”的英雄卡,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心得,还互通有无,班主任老师屡禁不止。在我们老师看来,这是“不务正业”!还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要是把收集英雄卡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就好了!”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一想,为什么他们会如此热衷于这件事呢?如果我们在这件事上加以正确引导,从而引导他们进而去阅读“水浒传”原著,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导入”!

其实,我个人觉得学生的这种做法没有什么不对之处,这不是和集邮一回事吗?为什么我们老师要把它禁止?我想,是因为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不好,要影响学习,所以必须要下禁令。但正是我们的一片好心,违反了现代教育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没有充分尊重儿童的权利。从这一件小事上,我们可以想象中国的儿童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