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新风景

课堂新风景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课堂成为师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道亮丽的风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新课程倡导“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堂新风景

新课程改革,理念先行。理念改变着课堂上的教师“教”与学生的“学”。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个性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和充分思考的时间,敏锐地开发和利用瞬间的生成性资源,擦亮学生的眼睛,张扬个性的个性。让课堂成为师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课堂是理念与思想的物化

没有理念支撑的课堂,就好像没有了舵手的轮船,只能在大海中迷失。理念就是航标,理念就是方向,理念还是动力。每一节课,都是这个教师的理念和思想的体现。而教师教学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

案例(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4操场上)

这是一节一年级识字课,学习“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教师设计了一个环节:请同学们读读这些词,看能不能在脑海中读出一个个画面来(在脑海中出现一个画面)。教师先作示范,自己先读了一个词,读后向学生讲述自己的脑海中的图画。然后让学生们来说说在他们的脑海里出现怎样的画面。

应该承认这是一个不错的设计,接下来很可能是:学生们你也说,我也说,各种各样的画面,各种各样的表达,生动而鲜活。这样,什么知识与能力,什么过程与方法,什么态度情感价值观,都会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实现了。

可是情况出人意料,学生们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那些鲜活的画面!于是上课的老师急了,一个劲地帮着学生铺垫!学生呢,很被动地一句一句地跟着老师说。可这能算学生自己读出来的吗?教师的包办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吗?

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试想,当学生说得不好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有选择地描述自己心中的“画面”,是不是更好?或者干脆把学生带到操场上,以操场为课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活动后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刚才活动的场面描述出来,岂不更好?可惜!一念之差,整个课堂就不一样了,新课程的那三个维度的标准也难以达成了。

真是成亦理念,败亦理念。观念不改,预设再好也不行!

语文课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课,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更要注重学生个性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语文课更要跳出问答式的樊篱,放弃对知识系统性和课堂完整性的追求,不要让那些传统的陈旧观念束缚住我们前进的手脚!还课堂以快乐,还课堂以灵动,还课堂以生气!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课堂是点燃思维的火把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新课程倡导“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教材只是学生打开“知识天空”的钥匙,而课堂是学生飞向天空的助推器;是照亮那片天空里的火把。在那片广阔的天空里,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舒展想象的翅膀,快乐地拨动思维的琴弦……

【案例一】(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课文7《小小的船》教学片断)

课件出示星空图。

师:你能说说你看到的月亮像什么?

生:弯弯的月亮像镰刀。

师:那天空就是等待收割的大地。

生:弯弯的月亮像香蕉。

生:弯弯的月亮像妈妈微笑的嘴巴。

师:只有懂事的孩子才能经常看到妈妈的笑。

生:还像小船。

生:我觉得弯弯的月亮有时还像眉毛。

……

【案例二】(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课文8《阳光》教学片断)

师:请小朋友读读第二小节,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二小节由三句话组成。

生:我发现了第二小节有两个“因为”。

师:你真会读书,出示句式:(什么或谁),因为有了阳光,(怎么样)。请小朋友说说阳光带来了什么?

学生讨论:

生:公园里的花儿,因为有了阳光,更美了!

生:小草,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花儿、小草得感谢阳光,还有哪些小动物或谁也得感谢阳光呢?

此时,学生的思维就更加活跃了。

生:动物园里的小动物,因为有了阳光,更可爱了!

生:病人,因为有了阳光,恢复了健康!

生:小朋友,因为有了阳光,变得更高兴了!

……

师:是啊,阳光五彩缤纷,她用自己的爱心,洒遍了每个角落,请拿出你的画笔,把你们想说的全写下来,把你们想画的全画下来,就会创作出一幅有阳光的美丽的画。

这两个教学片断,教者采用了富有动态感的多媒体激活学生想象的空间,运用富有启发性的诗化语言启迪学生的思维。语言的感悟,句式的训练,富有创造性的作画,学生的思维一次次被点燃。课堂给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和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的眼睛亮了,语言亮了,思维亮了,个性也亮了!课堂不再狭隘了!

三、课堂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案例一】(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识字二3《菜园里》)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随同父母去菜市场,认识一些蔬菜、瓜果,然后用彩笔画一张自己喜欢的蔬菜图,并想办法写上蔬菜的名字。教学中,在读文感悟后,该老师设计了以下环节:

出示一幅画,画上画着文中提到的蔬菜各一,蔬菜不涂颜色,请学生评议,画得怎么样?

师:你能根据课文中的意思把这幅《菜园里》的画面画得更好看些吗?

(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为它添上色彩,并上台贴词卡在蔬菜的边上,说出理由。)

(有的学生重新画了一幅)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画?

生:课文上说“黄瓜身穿绿衣裳”、“南瓜越老皮越黄”,所以黄瓜我用绿颜色涂,南瓜用黄颜色涂。

生:菜园里应该有很多菜的,所以我还画了冬瓜、丝瓜。

生:书上的图上画着很多蔬菜,看上去比老师这幅画要好看多了,所以我把每种蔬菜多加了几个。

……

师:刚才小朋友看了老师作的画,还帮老师修改得更美丽了。下面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画拿出来,让小朋友们一起欣赏欣赏,让小朋友互相说说画上画了什么?

学生找伙伴交流自己的蔬菜图,并交流让识字,认读名称,看图读生字,看谁认得快,学得多。

师:请各小组把自己组最漂亮的图画贴在黑板上,谁愿意当“讲解员”来介绍一下画面上的蔬菜?

(生上台解说)

师:谁能学着儿歌里的句子,说说这种蔬菜的样子?

学生仿说儿歌介绍蔬菜的特点。

【案例二】(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识字二2《自选商场》)

有一老师在课前鼓励学生跟随父母去超市购物,并带回几样自己购买的物品,认识包装纸上的字;课堂上小组互相介绍自己购买的喜欢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从中明白什么叫“自选商场”,交流自己从包装纸上认识的生字。再让学生想办法帮助书上的明明认识购买单上的生字,会读哪个就读哪个,不会读的借助图片和注音读。讨论商场里物品的摆放,结合认识食品、日用品、文具用品的分类,最后鼓励学生到自选商场看一看,集一些商品包装袋,认认上面的字,召开一次“商品包装纸认字会”,展示、巩固课外识字的成果。

真是小课堂连着大世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课内外的延伸拓展,让课堂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大大拓宽了语文教育!学生课前随父母去菜市场认识了相当一部分的蔬菜,并通过自己动手作画,想方设法写上蔬菜名称,课堂上相互交流自己的画,并认读一些蔬菜名称,达到了一人识字,小组甚至是全班共享的目的(案例一);学生在自选商场购物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很多的生字,那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作业设计,无疑大大强化了学生的生活识字意识,而比赛、展示等活动的举行,给了学生自主识字的交流与展示的舞台(案例二)。

课堂的时空是有限的;但生活的时空却是无限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也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的结合。使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的立足点。

四、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动态链接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因此,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尽情地诵读、反复地玩味、仔细地揣摩,与作者“对话”,与同学交流,与教师探讨。其实这也是教学民主化的一种表现。

【案例】(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册课文2《四季》教学片断)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相关的图片、儿歌、古诗、照片,准备课堂上交流。

教学片断欣赏:

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她们都各有各的特点,非常美。小朋友,你们喜欢哪个季节?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的喜爱?

生:我喜欢春天。我用唱歌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学生唱《小燕子》)

生:我也用歌声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学生唱《春天在哪里》)全班学生差不多跟着齐唱。

师:唱得真好听!歌声表达了你对春天的喜爱。

生:我喜欢春天,我会背古诗《春晓》《草》。(全班学生差不多都背了起来,气氛很热烈。)

师:太棒了,看来春天真得很惹人爱,你听,那么多小朋友在背呢。

生:我画了一幅画呢。(说完得意地拿出作品给大家看)。

师:真是个小画家。请你介绍一下这张画。

生:冬天到了,下雪了。我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高兴极了。

师:你画得真不错,说得更好了。谢谢你的画!

生(在下面咕嘟):我不喜欢冬天!

师(一愣):哦?为什么?

生:那年冬天,下雪了,我妈妈摔了一跤,骨头给摔断了。我喜欢夏天,夏天,可以游泳。而且放假了,可以捉知了。我会唱《童年》的歌。

(生唱: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

师(很受感动):你真是个爱妈妈的孩子,妈妈听到你这样说会很开心的。

生:我也喜欢夏天,夏天可以穿裙子。我用朗读来表达对夏天的喜爱。(学生有感情地读)

生:我喜欢冬天,我画了一张画,还在上面写了话呢。我可以把它贴到黑板上吗?

(师笑着允许。生快乐地上台贴画展示。)

生:我知道他这画什么意思?(然后就说出自己的看法。)

生:四个季节我都喜欢。我也写了一首诗,你听:迎春花黄黄,她对燕子说:“我是春天。”//西瓜挺着大肚子,他对农民伯伯说:“我是夏天。”//树叶飘飘,他对大地说:“我是秋天。”//小雪花飞飞,他对小朋友说:“我就是冬天。”

师(惊喜地):你太了不起了!小诗人!向你学习!为你鼓掌!!(并带着鼓掌,全班学生跟着鼓掌)

师:老师把你的诗写在黑板上,好吗?

生:一脸的开心状。

……

(也许是受了气氛的感染,很多小朋友都举手想说。老师惊讶欣喜之余,马上顺水推舟,给每个学生一个表现才能的机会。)

师:小朋友,那这样好吗?请你们自己找伙伴,小画家可以与小画家一起作画赞美春天;小歌星可以与小歌星一起歌唱四季,小文学家们可以用自己的笔把美丽的春天写下来。小播音员与小播音员一起美美地读读课文。

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得很热烈,创造性火花时现。最后,再在全班同学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从片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思维很活跃,不时闪现创造性的火花。而此时的教师,已经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化身成一个欣赏者、促进者了。虽然学生们的这些画还很幼稚,这些诗也不够精致,对画的解说也不是很精彩,但这一切毕竟都是他们自主参与的学习成果。此时的课堂已是一个创造的天地,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

精彩缘于“生成”!教学中,教师敏锐地抓住了瞬间的课堂生成,突破了教学预案,引导学生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各显其能,人人投入、个个实践、生动活泼、省时高效;让课堂成为师生激情飞扬的天地,智慧共生的舞台!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们的所有教学设计都没有办法去估计到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况。面对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更要有一颗敏锐的心。勇敢地去直面“生成”,驾驭“生成”是教育艺术的崇高境界。珍惜“生成”,课堂会更精彩;珍视“生成”,课堂会更快乐!

愿我们一起为新课程改革探索出一条明亮的道路。

案例链接

播种希望的太阳

——《四个太阳》(第二课时)教学案例赏析

[背景描述]

《四个太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课文。文章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了四个不同的太阳。他给夏天一个绿色的太阳,给秋天一个金黄的太阳,给冬天一个红红的太阳,给春天一个彩色的太阳,让世界充满和谐欢乐。文章语言优美,意象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让人感到亲切、惬意,是一篇融文学性、人文性、语言训练为一体的美文。

教师在执教该课时,力求体现语文的“平等的对话观”、“资源整合观”、“正面评价观”。

[案例描述]

在激情导入课文学习后,教师引导孩子们学习第一段,用课件创设了一个体验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走向文本,而老师则始终摆正自己的引导者、欣赏者、激励者的角色:

师:(播放课件)你看,夏姐姐向我们走来了。你看到了什么?

生:花快渴死了。

生:小狗眼睛都快热花了。

生:小狗都快热晕倒了。

师:听了你们的发言,张老师也觉得难受极了!看到这么热,你有什么愿望?

……

师:你们的愿望我听出来了,想让大地更清凉。书上的小朋友与大家一样,想给大地清凉,画了一个绿绿的太阳。请小朋友读第一段。(生自由读)

师指名学生读。

生1读。

师:给夏天挂上绿绿的太阳,多美好的心愿呀?(板画一颗心形,里面写着“心愿”)

生2读。

师:我听出了,你特别强调了“到处”。“到处”指哪些地方?(田野、高山、街道、校园)还指哪些地方?

……

师:绿太阳真神哪,给大地带来了清凉。谁还想读?

生3读。

师:多么赏心悦目!

生4读。

师:读得多么投入!

生5读。

师:你读得声情并茂,把美好的心愿送给夏天。我们把掌声送给你!(全班鼓掌!)

[评析:新理念倡导“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善于倾听,正面激励,是教师评价语言的特色。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老师采用了不同的评价:如诱导式的“听了你的发言,老师也觉得难受极了!看到天气这么热,你有什么愿望?”追问式的“我听出了,你特别强调了‘到处’。‘到处’指哪些地方?”(田野、高山、街道、校园)“还指哪些地方?”提升式的“绿太阳真神哪,给大地带来了清凉。”等等。]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硕果累累、瑰丽多彩,老师先让学生同桌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秋天的信息,再全班交流展示。让学生通过一张张画、一个个好词、一句句诗句、一首首儿歌……感受到秋天是瑰丽多彩、硕果累累的,很好地为本段的重点词句“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作好了铺垫。同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邀请”一词的意思,老师读了第二段课文后,设计了一个非常精彩的体验中理解并运用的环节——邀请同伴读,老师引导:“在这么多的落叶中,你就是其中的一片,你想邀请谁?那你怎样邀请呢?”学生争着站起来想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读。老师适时点拨:“你想邀请谁?你怎样邀请?”“被邀请的同学,你又该怎么回答?”学生兴致勃勃地邀请自己的朋友一起读,然后老师这几个朋友邀请别的同学一起读,就这样,在“邀请”与“被邀请”中,学生明白了“邀请”的意思,并灵活运用了“邀请”来说话。整个过程没有烦琐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自然地演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个词的使用方法。真可谓润物无声。

而第四段画个五彩的太阳送给春天一节,老师则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并用词句来描述看到的景象。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调动了原来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一个个、一句句与画面的匹配词语来形容,这同样是一种活用知识的表现。既积累词句,又拓展思维,同时学生在欣赏中感受春天的美丽,为感情朗读打下了积淀。

为了进一步训练语言,拓展思维,升华文本的人文价值。老师在结课前,先通过激情诵读《种太阳》,学生欣赏《种太阳》后,老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说话写话练习“我想画个_________的太阳,送给__________,让__________”拓展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事物进行想象,把美好的祝愿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世间的万物,让世界流淌着快乐,洋溢着美好:

师:(深情地描述《种太阳》的歌词)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让我们一起拍手感受美好的心愿吧!

(播放课件《种太阳》)生拍手跟唱。师:(播放完毕)我想我们小朋友也一定有美好的愿望,你想画个怎样的太阳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给他?先自由想想。课件出示:

“我想画个________________的太阳,

送给________________,

让________________。

”生:我想画个快乐的太阳,送给我们自己,让我们永远快活。生:我想画个亮亮的太阳,送给瞎眼的小妹妹,让她看到光明。

……

生:我想画个干净的太阳,送给小河,让小河永远明净。师:多么美好的愿望!你也是个热爱大自然的孩子!师:小朋友,你们的心愿非常美。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活绚烂多彩。因为有了爱,我们的人间才充满温情。请拿出你的笔,你可以画个太阳,写下你的美好心愿。你可以写一个心愿,也可以写下许多个心愿送给需要帮助的人们。[评析: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课内外的适度延伸拓展,大大拓宽语文教育的空间,让课堂变得充盈而丰富!教师恰到好处的引领延伸,同时又“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多个角度来点拨、观察和接纳学生,关注每一个教育细节,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学生在尽情地畅想,充分地表达中,心灵洋溢着自信、向上的情怀!种下了太阳,种下了希望;说出了太阳,说出了美好的愿望!太阳,在这里,不再仅仅是大自然的产物,更是一切美好祝愿浓缩的精华——“把美好的祝愿带给需要帮助的人”。课堂,因此而生机盎然!学生的生命之花,因此而更加的绚烂!]

[综合评析]

分析《四个太阳》一课执教成功的秘诀,源于科学的教学观:

一、平等对话,让课堂活力涌动

与文本对话,“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和文本的对话中“披文入情”;生生互动对话,重视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互相启迪智慧;师生平等对话,重视教师的引领,运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欣赏习惯,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等,并通过想象、移情、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产生个性化的体验感悟,实现了语文教学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情感和智慧同构共生。

二、资源融合,让课堂魅力四射

让语文走进儿童生活,也让语文走向社会。生活是重要的资源。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师本和生本也是一种课程资源。课堂上,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为文本增加厚重感;多媒体的合理而有效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课堂;而适度的拓展开放,开阔学生思维的疆域,让课堂魅力四射!

三、正面肯定,让课堂流光溢彩

如果把课堂的每个精彩的环节比作珍珠,评价就是串起这串珍珠的那根绳子。这个公开课上,张老师丰富生动、机智巧妙的递进式、动态式的课堂口头评价语言把整个课堂有机地串联起来。张老师的评价语,既有肯定的,又有带着引导、商量、追问、鼓励、幽默的语气的,这充满魅力的评价语言。既让学生感到亲切平易,又多角度地启发他们的心灵,促进他们的成长。让课堂闪现一片盎然生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