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和谐之“度”

课堂和谐之“度”

时间:2023-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只是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入。一个优秀的引领者,首先应该扮演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角色,把握好“牵引”和“对话”之间的度,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热烈对话,在无形中引领。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即时性评价,属于“即兴口头创作”往往不被教师们重视。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四季”的信息,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引入课外收集的信息。

课堂和谐之“度”

好课如小鲜。

烹小鲜时,火过了,鱼会焦;火不过,鱼不熟。盐多太咸,盐少过淡。椒多则辣,椒少无味。只有高明的厨师,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好菜。

上课亦然。一个优秀的教师,也应该能控制好课堂的“度”,上出一手色香味俱全的好课来。

一、“引领”有“度”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重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的智慧之花才能尽情吐艳。

但在课堂教学中,“平等对话”并不是一种容易把握的情形。请欣赏《一夜的工作》一文的教学片断:

师:周总理这一夜的工作怎么样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生找答“劳苦”和“简朴”)

师:周总理这一夜的工作很劳苦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学生引用课文的“厚厚的一叠文件”作答)

师:周总理是怎样批阅这一叠厚厚的文件的?(生用文中语言“一句一句地审阅”回答)

师:这真是我们的好总理啊。周总理一夜工作中生活很简朴又从课文什么地方表现出来呢?(生读几粒“花生米”等答)……

教师的问题就像一根线,牵引着学生的思维。学生被动地读书、思考着,没有个性地言说着。课堂的互动消失了,张扬主体精神的对话没有了。其实,作为教学的引领者,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入广阔的语文领域。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才会得到充分的培养。

同一篇文章的教学,却可以有不同的进行方式。请欣赏《一夜的工作》一文的另一个教学案例:

老师先引导学生朗诵诗人宋小明的诗《你是这样的人》,在学生谈了自己的感受后,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为什么宋小明会有这样的诗句,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的一夜,请看课文。自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一边读一边用心思考,读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在你心目中总理的这一夜,是( )的夜?(学生轻声读)

学生阅读文章以后,谈了许多,有认为这是一个负责的夜,劳苦的夜,简朴的夜,繁忙的夜,为国为民的一夜,不辞辛苦的一夜,认真负责的一夜,……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教师随机点拨,并一一板书。

在此基础上,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过渡语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用波浪线画出感触特别深的词句,再一次走进总理的一夜。在学生再一次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交流,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文字,并适时地引导学生想象体验,“你猜猜这座宫殿式的房子以前的主人可能是谁?”“里面可能会有什么摆设?”再让学生走进总理的办公室,进行对比映衬,总理的高尚品质不言而明。最后,老师还适时地引导学生再次诵读宋小明的诗《你是这样的人》,在视频歌曲《你是这样的人》中动情介绍总理在生命最后的那段日子的材料,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升华。

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强制的牵引,课堂里有的只是真切的对话,深切的感悟。文字的滋味,学生自己咀嚼;作品的情思美感,学生自己感受;人物品质的高大,学生自己体验。教师只是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入。这样的教学,真正体现了“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

一个优秀的引领者,首先应该扮演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角色,把握好“牵引”和“对话”之间的度,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热烈对话,在无形中引领。

二、评价有“度”

新理念呼唤激励性评价语言,然而,很多老师对“激励性”的“正面引导”理解很模糊,以至于滥用表扬,过度褒扬,容易使学生产生自我膨胀,严重时会使学生心态浮躁,以至容不得批评,经不起挫折。

请欣赏《月光曲》一文句子朗读指导片断:

生(读):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师提示:这个句子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你能运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达出来吗?

第一位学生读,声音读得低而缓慢。

师:这是个忧郁的贝多芬。

第二位学生读,读得也不怎么样。

师:心事重重的贝多芬。

第三位学生读得较快。

师:非常急切的贝多芬,听你的朗读让人感觉到贝多芬真诚跳动的心。

第四位学生读得很投入。

师:我仿佛看到贝多芬眼眶都湿了。

第五位学生读得不紧不慢。

师:平静的下面隐藏着一颗不平静的心。……

这位教师的评价功夫,不可谓不深。学生奇腔怪调、生熟不一的朗读,他竟然都能找出一些词语煞有介事地进行评价,而且看起来又似乎那么地与文本联系紧密,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可转念一想,教师如此多变的评价,固然能给学生带来一时的激励和新鲜感。但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却可能是,课文不管怎么读,都是可以的,反正老师会表扬我。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不会有什么大的帮助的。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即时性评价,属于“即兴口头创作”往往不被教师们重视。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实践证明,有时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有角色意识,注意评价语言的激励性、针对性和启发性,尽可能具体地指出学生的表现到底好在哪里,不够的地方在哪里,让他们知道今后又该如何扬长避短。

请欣赏《不合群的小蝌蚪》(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一文教学片断:

小组代表汇报本小组《小蝌蚪研究报告》。其他同学注意力不很集中,课堂有点乱糟糟的。

师:(语重心长地)认真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一种会学习的表现。

……

师:谁能把“不合群”给读出来?

生:(读得断断续续的,其他学生笑话他,他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师:(充满期待地)就冲着你那勇敢的劲儿,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不信,你再读一遍。

生:(用心地读着,读得比刚才稍好了点。)

师:(高兴地)你看,经过自己的努力,这不是好多了吗?如果你能把“孤零零、闹别扭”再突出一下,一定非常棒!

生:第三遍读,读得好多了。

师:(肯定地)一遍有一遍的进步,你抓住了“孤零零、闹别扭”把小蝌蚪给读活了。(对着全班同学)相信自己能行,坚持下去,一定能行!

生:高兴地坐下了,这节课一直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变得专心起来了。同时也都不自觉地抓住了重点词突出了小蝌蚪的“不合群”。

此教学片断充分展示了评价的魅力:评价作用在于促进、激励和帮助。面对“松散”的课堂,老师诱导,“认真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一种会学习的表现”,这既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是课堂气氛的巧妙调节。面对学有困难学生,教师用轻松、幽默的语言,不露痕迹地弥补了学生学习中的破绽,既巧妙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引导学生通过努力提高了自己的朗读能力。同时,教师利用这个教学契机,激励全班同学。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及时评价,追求实效,课堂怎能不生机盎然?

三、拓展有“度”

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课程资源的整合使生活走进了课堂。但如何使这些资源更有效更合理地整合,却是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

请欣赏《找春天》(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一文教学片断:

教学伊始,老师便先告诉学生,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让大家猜一猜,再播放音乐《小燕子》,然后要求学生和“小燕子”一起“找春天”。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春天的景色,老师又让学生观看动画片,再交流各自发现了什么美景。在热烈的讨论之后,为了全面激发学生的热情,把课堂引入高潮,教师又让学生歌唱自己熟悉的有关春天的歌曲。而后似乎还有点意犹未尽,老师又让同学们把心中的春天用笔画下来,评出画得最好的几张,并请创作者上台说说自己这样画的原因。

诚然,这样的语文课是热闹的,是吸引眼球的,执教者课堂上那华丽的套路,也真让听课者叹为观止,但学生是否就能以此了解课文的深意与内涵,品味到真正的语文之美呢?

语文教学也并不反对学生用画、用歌等等方式来加深理解或表达感受,但这种来自学科外的渗透和融合一定要适度,语文课堂里的延伸必须适度,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上,切不可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以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到头来却让语文课只落得个为她人作嫁衣。

再欣赏《四个太阳》一文的教学片断:

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四季”的信息,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引入课外收集的信息。如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秋天的硕果累累、瑰丽多彩,老师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收集的一张张画、一个个好词、一句句诗句、一首首儿歌……让学生感性地认识了瑰丽多彩、硕果累累的秋天。

在学习第四段画个五彩的太阳送给春天一节时,老师播放经过精心选择的春天图片,让学生为图片匹配合适的词句。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运用知识储备的意识,既积累词句,又拓展思维,同时学生在欣赏中感受春天的美丽,为有感情朗读打下了基础。

为了进一步训练语言,拓展思维,升华文本的人文价值。老师在结课前,先通过激情诵读《种太阳》,学生欣赏《种太阳》后,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说话写话练习,以拓展思维,升华情感:

师:我想我们小朋友也一定有美好的愿望,你想画个怎样的太阳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给他?先自由想想。(播放动画《种太阳》)课件出示:

“我想画个___________的太阳,

送给______________,

让______________。”

生:我想画个香香的太阳,送给秋天,让秋天里香香的。

生:我想画个亮亮的太阳,送给瞎眼的小妹妹,让她看到光明。

生:我想画个红红的太阳送给北极,让冰雪融化,让我们不缺少水。

生:我想画个凉快的太阳送给非洲,让非洲的朋友们能感受到清凉。

……

师:小朋友,你们的心愿非常美。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活绚烂多彩。因为有了爱,我们的人间才充满温情。请拿出你的笔,你可以画个太阳,写下你的美好心愿。你可以写一个心愿,也可以写下许多个心愿送给需要爱的人们。由于课堂上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度整合,课内外的有效拓展,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达到为文本增厚,为学生打开了思维的疆域,让课堂多姿多彩之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由此生动!

四、生成有“度”

“生成”是一个广受推崇的概念,《课程标准(实验稿)》施行以来,它更成了衡量课堂教学的一个标准。于是在一些课堂上,为了体现“生成”,一些海阔天空地高谈阔论竟成了课堂上的香饽饽,不着边际地胡言乱语也广受欢迎。

“课堂生成”要合情合理,并非所有的课堂生成的苗头都值得借题发挥、大书特书的。如果筛选不当,有时生成的效果也可能会恰得其反。请欣赏《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片断:

学将结束时,课堂上有一个学生质疑“蚌夹着鹬的嘴,它们怎么开口说话”,一位老师就抓住这一“意外”的提问,大张旗鼓地组织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修改并写信与编辑叔叔对话……

“鹬蚌相争”是中华成语宝库中的一个经典的故事,它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内涵为一代代的中国人提供着精神营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程标准(实验稿)》),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不等于教师要放弃价值引导。特别是寓言类文章,具有强烈的哲理性、教育性。当学生在解读过程中,提出“蚌夹着鹬的嘴,它们怎么开口说话”这个生成性问题时,老师却忽视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过多地纠缠于一个无足轻重的细节的真实性上,让学生又是说,又是写的,丧失了挖掘文本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所承载的共性价值观,从而使他们受到启发和教育的大好机会。

课堂是活的,生成是动态的。精彩的课堂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教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要求我们把握好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度,既要善于捕捉那些闪动着灵性的生成性资源,又不能信马由缰,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

请欣赏《小马过河》(浙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一文的教学片断:

在引导学生通过读理解体验老马教育小马的话时,忽然有一学生高高举起了手,发表了让人意外的言论:

生:老师,我认为老马说的话不对!

师(一愣):为什么?

生:因为老马说,“你去试一试,就明白了”。假如什么事情都去试试,要是有危险那怎么办?

其他学生受到了启发,也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

生:我认为老马说的话一半对,一半错。

生:“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是不行的。”这句话说得对。“你去试试,不就明白了吗?”我认为这话不对,要是什么都去试试,可能会有危险的。

生:(其他学生附和)对呀!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生命的。

师:(适时进行启发)那假如你是老马,应该怎样对小马说?

生: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是不行的。你要动脑筋想一想老牛和松鼠的话,这样就能知道能不能过河了。

生:老师,我觉得,小马只要听了老牛的话,就能知道自己能不能过河了。因为,小马与老牛比一比高矮,不就知道河水有多深了吗?

……

有价值的“生成”,使课堂魅力四射。而捕捉瞬间即逝的“生成性”教育资源,是对我们教学技能的挑战!面对“生成”,我们教师更要扎实自己的底蕴,练好本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创造出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

案例链接

播种诚信的种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人教版新课标本语文第二册。

[教材分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人教版第二册的一篇课文。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一个富有哲理味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位国王把煮熟了的花种分发给全国的孩子,让他们去培育,并从中挑选继承人的事。朴素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诚信是最可贵的!但该文章篇幅较长,识字任务重,生字达15个,一年级的孩子在读通课文时会有些困难,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感悟也不容易。

因此,笔者在执教第一课时注意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从整体入手,采用多样的识字形式,让识字与阅读有机融合,在多样性、趣味性、层次性的语境中,引导孩子们在愉快中学会生字,同时感受母语的魅力,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流程]

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认识生字,在“设身处地”中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体验,在对话中思辩,在对话中想象,实现与文本世界的融合,与学生的阅读期待结合,形成新的视野,感受雄日的执著、困惑、难过等复杂的心情,受到情感的熏陶,最终提升学生的精神。

[教学流程]

⒈利用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读通课文。培养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⒉认识“盆”、“位”、“选”等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2个生字,能给“十分”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能用“十分”来说话。

⒊通过朗读,找划课文中描写雄日“十分用心”培育花种的

句子,通过品析重点词句来体验雄日的处境和想法,感受雄日培育花种的“十分用心”。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能借助课文插图、想象体验、联系生活进一步理解人物心情,感受雄日的用心与执著等好品质。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课文。

教学重点: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能借助图、想象、联系生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借助重点词和课文插图理解,走进雄日的心灵世界,感受雄日培育花种的困惑、失望、执著等心情。

起点能力分析:

⒈学生对煮熟的花种不能发芽的常识已有感性认识。

⒉拼音已熟练,已学会了很多识字方法,初步具有自主识字能力。

⒊学生已初步具有合作意识,能与同伴交流、探讨一些浅显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准备]

⒈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⒉学生课前了解煮过的种子不会发芽这些自然常识。

[教学流程]

一、猜测画面,激趣导学,引发阅读期待

⒈导入:从前啊,有位国王他想从全国的孩子中挑选一位继承人,也就是未来的国王。(显示很为难的表情)可是全国的孩子这么多,他怎么挑选呢?他最后选中了满意的继承人了吗?国王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出示课件,孩子们手捧花盆围着国王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话)你能看着画面猜一猜,国王用什么好办法挑选继承人?他选中的继承人是谁?说说你的理由。(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国王的好办法就是让大家种花,因为每个孩子手中都捧着一个花盆。”“国王选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做继承人,因为国王抚摸着他的头。”……)

⒉你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呢?咱们今天就随着“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去看个究竟。(出示课题)谁来与新朋友打个招呼?(学生读课题)

⒊随机识字:“盆”、“孩”。认识新偏旁“皿”,这个字读“mǐn”,表示盛东西的容器,盆、碗、碟都是一种“皿”。师边板画边描述边引导学生归纳理解:木头做的盆叫(生:木盆),洗脸用的盆叫(生:脸盆),盛菜的盆叫(生:菜盆),种花用的盆叫(生:花盆)。

二、自主识字,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自己不会读的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想办法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想一想,自己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

⒉同桌合作识字:你指我读认识生字,把难读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发现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字音难点,互相提醒,达到互助学习。

⒊“遍地开花”识字游戏:出示背面画着美丽花朵的生字卡(根据学生表现随机作为奖励品,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抢读,教师根据生字的特点和要求随机点拨,适时提高难度,有些要求会认的字,能读准音就行,有些字要求说出识字好方法,有些生字则要求组词,还有些生字则要求说句话。(鼓励学生尽可能一字组多词,能用这个词来说句话吗?哪个小朋友最有本领,能选择几个词语来说一、二句话。)

⒋展示读:咱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大家庭吧!谁来读读课文?你可以选择自己读得最棒的来读,做个“朗读小明星”;也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难读的来读,做个挑战困难的“勇敢小战士”。其他小朋友请认真听,我们要做个“小小评论家”。

(学生展示读、挑战读,教师做好点拨者、欣赏者的角色)

三、释疑解惑,品词析句,感受“用心”

导语:刚才大家的猜测是不是正确的?为什么?请从书上找答案有理有据地说。

(一)角色转换,了解“妙计”——国王用什么好办法来挑选继承人呢?

⒈自由默读课文,划找相关句子。

⒉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国王吩咐大臣给全国的每个孩子发一些花种,并宣布: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了吗?谁就是他的继承人。

(理解“继承人”的意思。)

⒊知道国王这话的意思吗?能不能通过朗读来表示?(学生赛读,读出语气)

⒋转换角色,朗读体会。

(1)课件点击:“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

师:想不想当一回大臣?那就当一回大臣宣布一下国王的旨意吧!(指名读,齐读)

(2)小组合作想一想、练一练,同样是这句话,如果你是国王或者孩子,你又会怎么说?

“国王”: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我的继承人。

“孩子”:我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我就是国王的继承人。

师:你喜欢谁,就读谁的话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角色转换读。)

⒌想象说话:如果你是那个国家的孩子,听到这个消息,“你”心里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去做?

⒍小结谈话:每个小朋友都还有很多话想说,但有个想法,我想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都想成为国王的(生齐:继承人)。

(二)品词析句,感受“用心”——雄日怎样育花种?

导语:多么美妙的想法呀!国王找到继承人了吗?(找到了,是雄日),雄日种出最美的花了吗?(没有,因为煮熟了的花种是不会发芽的。)雄日知道花种煮熟了的吗?他又是怎样培育花种的呢?

⒈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思考:雄日怎么培育花种呢?请你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板书:十分用心)

你能给“十分”换个词代进去读读吗?你能用“十分”来说句话吗?请你读出雄日的“十分用心”。(学生换词、说话、朗读练习)

⒉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雄日“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

(1)交流汇报,课件出示句子:“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却不见发芽。雄日又给种子施了些肥,浇了点水。他天天看啊,看啊,种子就是不发芽。”

学生自由练读。

(2)挑战读,体验感悟,教师适时点拨、肯定、激励。

师:你可以选择一句读,也可以选择几句读,你想读哪句就品读哪句。

教师适时点拨重点词帮助学生理解、体验人物心情:

句1: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种子却不见发芽。

抓住“却”理解雄日的奇怪、困惑。想象体验:“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种子却不见发芽。”如果你是雄日,你心里会怎么想?(奇怪、难过、着急)把感受带进去读出来。

句2:他又给种子施了些肥,浇了点水,种子就是不发芽。

从这个“又”字里你知道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除了给花种浇浇水、施施肥外,你想雄日还会怎样做?(松松土,把花盆搬出去晒晒太阳,刮风下雨了,把花盆搬回家……)

句3:他天天看啊,看啊,种子就是不发芽。

如果你是雄日,你心里觉得怎么样?(难过、想哭、伤心、心里急)

指导朗读,体验情感。

(3)看图想象说话,随机采访“雄日”,深化理解。

出示雄日培育花种情境图,引导学生看图想象体验:

(师指着情境图)你们看,这就是雄日,他正在给花儿浇浇水呢,请仔细看他的表情、动作,想想,如果你就是雄日,此时,你心里在想些什么,你会对花种说些什么呢?

老师根据学生情况,随机采访,引导学生配上表情、动作,比如用手挠挠后脑勺、皱着眉头等想象说话,入情入境地体验人物心情。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富有针对性的点拨评价,升华情感:

——纳闷的雄日!

——奇怪的雄日!

——执著的雄日!

——十分用心的雄日!

——困惑的雄日!

——着急的雄日!

……

师:(充满激情地)这就是雄日,面对着十分用心培育就是不发芽的花种,他奇怪,他着急,他难过,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他一直这么“十分用心地培育着花种”!(引读)——

“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却不见发芽。雄日又给种子施了些肥,浇了点水。他天天看啊,看啊,种子就是不发芽。”

四、情思相融,心灵碰撞,拓展思维

师:(指着雄日困惑的课件图)你们看,这就是雄日,他正用手抓抓头皮,疑惑不解呢!如果你是雄日的朋友,看到好朋友这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你会怎么帮助他呢?(让学生充分想象可以换一盆花种,可以买一盆好看的花等等)

师:你们猜猜雄日有没有想过换一盆花、换一下花种?雄日最后怎么做?咱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五、诵读儿歌,巩固识字,培植语感

(一)诵读儿歌(课件出示就课文内容改编的儿歌,生字用黑色加粗显出。)

有位国王真有趣,     规定日子如期到,

分发花种选王子。     手捧空盆来报到。

看谁花儿育得美,     别人盆里花盛开,

就把王位传给谁。     国王表情没了笑。

雄日用心育花种,     宣布王位传雄日,

花种就是不感动。     大家忙问啥原因。

不发芽来不开花,     煮熟的花种怎发芽?

叫他如何把花交?     诚实的孩子最可信!

⒈自由练习读,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文体变换美,生字嵌在其中等)

⒉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正确、流利、有感情!

⒊推荐读——挑战读。

⒋课外口头练习作业:你能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生字来说一、两句话吗?能编个小故事、儿歌的更棒!

(二)写字接力赛

⒈竞赛规则:先仔细观察田字格,小组合作写生字“分”,每个成员轮流写一笔,哪组写得又对、又漂亮、又快的为优胜组。

⒉评比标准:写字结束,从笔画、笔顺、结构、速度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议,评选出优胜组。

⒊自主写“要”字,小组推荐优秀书写全班展示。

设计链接2

让识字与阅读相映成趣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基本理念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人教版新课标本第二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哲理小故事。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一位国王为了挑选一位继承人,给全国的每个孩子分发煮熟了的花种,并宣布谁能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有个叫雄日的孩子,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却无法让花种发芽、开花,最后只得捧着空花盆去见国王,而这种举动恰恰感动了国王,最后他成了国王的继承人。朴素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诚信是最可贵的!

文章篇幅较长,共分四个自然段,第一段介绍了故事的起因,第二段描述了雄日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第三、四段展示了雄日与其他孩子不同的选择,并告诉你一个道理:“诚信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故事有趣,很适合学生阅读。但课文篇幅较长,识字任务较重,生字达15个,一年级的孩子在读通课文时会有些困难,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感悟也不是很容易。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认识生字,在“设身处地”中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体验,在对话中思辩,在对话中想象,实现与文本世界的融合,与学生的阅读期待结合,形成新的视野,感受雄日的执著、困惑、难过等复杂的心情,在学习这个故事的同时感受到诚信的可贵,在训练言语的同时,精神得到滋养。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注重引导学生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因此,笔者在执教第一课时注意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从整体入手,创设多样性、趣味性、层次性的语境,引导孩子们在愉快中学会生字,通读全文,感受雄日培育花种的困惑、失望、执著等心情,为第二课时深入探究“国王为什么选择雄日做继承人”打好铺垫,做好积累。基于以上理解,我把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定位为:

⒈利用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读通课文。培养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⒉认识“盆”、“位”、“选”等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2个生字,能给“十分”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能用“十分”来说话。

⒊通过朗读,找划课文中描写雄日“十分用心”培育花种的句子,能通过品析重点词句来体验雄日的处境和想法,感受雄日培育花种的“十分用心”。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能借助课文插图、想象体验、联系生活进一步理解人物心情,感受雄日的用心与执著等好品质。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课文。

教学重点: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能借助图、想象、联系生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借助重点词和课文插图理解,走进雄日的心灵世界,感受雄日培育花种的困惑、失望、执著等心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了解煮过的种子不会发芽这些自然常识。

二、教学板块

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的学习,我让学生“看图猜测(“国王用什么好办法挑选继承人?是不是选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做继承人?”)——验证猜测(引导学生读课文验自己的猜测是不是正确的,要找出相关的内容进行品读感悟。)——存疑拓展”(“为什么国王要挑选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做继承人呢?”)的思路来组织教学,具体可以分成以下四大教学板块:

(一)创设情境,猜测画面,层层激趣。

⒈“趣”字领路,制造阅读期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一年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能不能很好地激趣,调动每个学生的“胃口”,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要把孩子的心理可接受性放在第一位,优先考虑学生的兴奋点,并在教学中着力激发这些兴奋点,是保证全体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前提。如本课时导入环节,教师充分利用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1)教师谈话导入:从前啊,有位国王他想从全国的孩子中挑选一位继承人,也就是未来的国王。(显示很为难的表情)可是全国的孩子这么多,他怎么挑选呢?他最后选中了满意的继承人了吗?

(2)(出示课件,孩子们手捧花盆围着国王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话)猜一猜,国王用什么好办法挑选继承人?他选中的继承人是谁?说说你的理由。(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国王的好办法就是让大家种花,因为每个孩子手中都捧着一个花盆。”“国王选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做继承人,因为国王抚摸着他的头。”……)

(3)你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呢?咱们今天就随着“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去看个究竟。(出示课题)谁来与新朋友打个招呼?(学生读课题)

(4)随机识字:“盆”、“孩”。认识新偏旁“皿”,这个字读“mǐn”,表示盛东西的容器,盆、碗、碟都是一种“皿”。师边板画边描述边引导学生归纳理解:木头做的盆叫(生:木盆),洗脸用的盆叫(生:脸盆),盛菜的盆叫(生:菜盆),种花用的盆叫(生:花盆)。

【真可谓“一图胜百言”哪,相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一定会有许多可喜的发现和有价值的猜想,而让学生去课文中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就形成了很强的阅读期待,兴趣自然上来了。同时,采用与课题打招呼的口语交际式导入新课,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而随机识字,让学生谈谈“你是怎么认识的‘盆’和‘孩’”的,这既是对生活识字的肯定与引领,又是对识字方法的一种归纳。而教师边板画边描述“皿”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词语归类“木盆、脸盆、花脸、菜盆”,旨在帮助孩子从直观上感受到汉字是音形义的三维立体美,从而激发识字兴趣。就这样,把导入新课与识字、拓展思维有机地融为一体了!】

⒉“语境”中识字,盘活识字资源。

语文教学要“从课文中走一个来回”(叶圣陶语)阅读教学第一课时要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引导学生经历从反复“通读”课文到“读通”课文,为深读课文打下基础。而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识字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面对15个生字的教学,如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学习?我在“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巩固识字”环节均有不错的体现:

在“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环节,我的设想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自己不会读的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想办法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想一想,自己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

(2)同桌合作识字:把你喜欢的生字新词读给同桌听,把难读的句子读给同桌听,请求同伴帮助,达到互相提醒,互助学习之效。

(3)“遍地开花”识字游戏:出示背面画着美丽花朵的生字卡(根据学生表现随机作为奖励品,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抢读,教师根据生字的特点和要求随机点拨,适时提高难度,有些要求会认的字,能读准音就行,有些字要求说出识字好方法,有些生字则要求组词,还有些生字则要求说句话。(鼓励学生尽可能一字组多词,能用这个词来说句话吗?哪个小朋友最有本领,能选择几个词语来说一、二句话。)

(4)展示读:咱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大家庭吧!谁来读读课文?你可以选择自己读得最棒的来读,做个“朗读小明星”;也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难读的来读,做个挑战困难的“勇敢小战士”。其他小朋友请认真听,我们要做个“小小评论家”。在学生展示读、挑战读的同时,教师要心中有数,哪些句子确实比较难读,哪些字音很容易错读,要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进行适时地进行朗读指导,同时做好点拨者、欣赏者的角色。但原则上坚持“学生在前,教师在后。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

【遵循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原则,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故事内容,让学生了解故事,喜欢这个故事。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性资源,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同桌合作识字:把你喜欢的生字新词读给同桌听,把难读的句子读给同桌听,请求同伴帮助,达到互相提醒,互助学习之效。为了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和识字的层次性,在“遍地开花游戏”中,引导学生根据字的难易程度、字的派生能力设计了三个层级的识字训练,有只认即可的,有要求组词的,还有要求说话练习的,努力把生字纳入具体的语境中形成字词板块,形成意义联结,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而在结课时,为了更好地检测学生的生字新词掌握情境,同时又改变死板的面孔,我把课文内容转换成的小儿歌(生字嵌入其中)引导学生反复读,既巩固生字新词,又培植语感,感受文体风格变换美。我的预设如下:

(1)课件出示就课文内容改编的儿歌,生字用黑色显出。

有位国王真有趣,     规定日子如期到,

分发花种选王子。     手捧空盆来报到。

看谁花儿育得美,     别人盆里花盛开,

就把王位传给谁。     国王表情没了笑。

雄日用心育花种,     宣布王位传雄日,

花种就是不感动。     大家忙问啥原因。

不发芽来不开花,     煮熟的花种怎发芽?

叫他如何把花交?     诚实的孩子最可信!

(2)自由练习读,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文体变换美,生字嵌在其中等)

(3)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正确、流利、有感情!

(4)推荐读——挑战读。

(5)课外口头练习作业:你能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生字来说一、两句话吗?能编个小故事、儿歌的更棒!

【这首小儿歌,是对文本内容进行的整合。既包含了文本中容易出错的生字,又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巩固识字,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感受不同文体的语言魅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培植他们热爱汉语言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体现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功能。】

⒊写字接力赛,让写字妙趣横生。

传统的写字指导总是教师指导在前,学生书写在后。在本课时教学设计中,我大胆采用“学生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策略,采用写字接力赛游戏的方式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自己来:

(1)先仔细观察田字格,小组合作写生字“分”,每个成员轮流写一笔,哪组写得又对、又漂亮、又快的为优胜组。

(2)各组小朋友在老师事先画好的田字格中认真地写着自己该写的那一笔。

(3)写字结束,从笔画、笔顺、结构、速度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议,评选出优胜组。

【“好胜心”是低年级儿童的天性。在小组合作写字接力赛中,为了赢,小组内成员均以高涨的情绪,自觉主动地去关注这个字的书写,每个同学上去写时不但求快,更求把这一笔写得好看,和其他小朋友的笔画配合匀称。在全班评议时,学生们对生字的每一笔都进行争议,“分”字的结构和每一笔画都在小朋友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效果,是教师的单向指导讲解所无法达到的。】

(二)换位体验,转换语言,“趣”中积累。

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验证“国王挑选继承人的好方法”时,采用赛读的形式读出大臣宣读的话“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见学生读得到位时,适时提高难度,让学生转换角色,分别站在“国王”、“孩子”的角色朗读这句话,请看教学预设:

⒈课件点击:“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

师:想不想当一回大臣?那就当一回大臣宣布一下国王的旨意吧!(指名读,齐读)

⒉小组合作想一想、练一练,同样是这句话,如果你是国王或者孩子,你又会怎么说?

“国王”: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我的继承人。

“孩子”:我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我就是国王的继承人。

⒊选择喜欢的角色朗读体会:你喜欢谁,就读谁的话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角色转换读。)

⒋想象说话:如果你是那个国家的孩子,听到这个消息,“你”心里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去做?

⒌老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都还有很多话想说,但有个想法,我想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都想成为国王的(生齐:继承人)。

【此环节让学生分别站在“大臣”、“国王”、“孩子”三个不同的角色位置去读同一句话,在转换角色中,既训练语言,又开阔思维,既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有趣,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品质。同时,想象体会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的高兴,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朗读感悟,层层深入,循序渐进。

朗读指导是一年级的重难点。一年级学生把这么一篇长课文读通已不容易,要读出感受,读出情趣,读出意蕴,却很难。因此,点拨、示范很重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换位思考,联系生活、配上动作朗读,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引导学生感受“雄日十分用心培育花种”这一板块时,我先引导学生自由读,用一个词来概括雄日如何种花,然后通过换词理解“十分”的意思,并让学生联系生活用“十分”来说话练习。接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比如“又”、“却”、“就是”等关键词语)进行体验雄日种花的“十分用心”:

⒈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思考:雄日怎么培育花种呢?请你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板书:十分用心)

你能给“十分”换个词代进去读读吗?你能用“十分”来说句话吗?请你读出雄日的“十分用心”。(学生换词、说话、朗读练习)

⒉交流汇报: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雄日“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又”、“却”、“天天”、“就是”等重点词进行品味)

⒊挑战读:你可以选择一句读,也可以选择几句读,你想读哪句就品读哪句。教师适时点拨、肯定、激励,引领学生的思维与感受,提升学生的朗读品质。

——“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种子却不见发芽。”如果你是雄日,你心里会怎么想?(学生读)

——从这个“又”字里你知道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除了给花种浇浇水、施施肥外,你想雄日还会怎样做?(松松土,把花盆搬出去晒晒太阳,刮风下雨了,把花盆搬回家……)(学生读)

——“他天天看啊,看啊,种子就是不发芽。”如果你是雄日,你心里觉得怎么样?(难过、想哭、伤心、心里急)(学生读)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想象说话,启迪思维,训练言语表达能力,并从雄日的表情、动作中进一步理解人物心情,把情感推向高潮:

(师指着情境图)你们看,这就是雄日,他正在给花儿浇浇水呢,请仔细看他的表情、动作,想想,如果你就是雄日,此时,你心里在想些什么,你会对花种说些什么呢?

老师根据学生情况,随机采访,引导学生配上表情、动作,比如用手挠挠后脑勺、皱着眉头等想象说话,入情入境地体验人物心情。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富有针对性的点拨评价,升华情感:

——纳闷的雄日!

——奇怪的雄日!

——执著的雄日!

——十分用心的雄日!

——困惑的雄日!

——着急的雄日!

……

师:(充满激情地)这就是雄日,面对着十分用心培育就是不发芽的花种,他奇怪,他着急,他难过,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他一直这么“十分用心地培育着花种”!(引读第二段内容)——

“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却不见发芽。雄日又给种子施了些肥,浇了点水。他天天看啊,看啊,种子就是不发芽。”

【阅读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由读、赛读、随机采访点拨深化感受、联系生活、看图想象说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己去与文本对话,与久不开花的雄日对话。“你就是雄日,此时,你心里在想些什么,你会对花种说些什么呢?”这是一种换位移情思考,让学生更深地走进雄日的心灵世界。不仅达到了“感受雄日的困惑、执著、难过”等复杂心情,而且具有较浓的“语文味”和“情韵味”,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进入情景体验,在读中揣摩、感悟、体会语言所承载的知识、情感、文化、思维,从而表现出了对语言本体的学习。】

(四)拓展思维,整合资源,综合提升语文素养。

在学生充分感受到雄日培育花种的难过、失望、困惑、奇怪、坚持不懈等复杂的感受基础上,让学生以雄日朋友的身价为雄日出谋划策,再猜测雄日的心理,引发辩论,激起思维的火花,为下一课时感悟“诚实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埋下了基奠:

师:(指着雄日困惑的课件图)你们看,这就是雄日,他正用手抓抓头皮,疑惑不解呢!如果你是雄日的朋友,看到好朋友这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你会怎么帮助他呢?(让学生充分想象可以换一盆花种,可以买一盆好看的花等等)

师:你们猜猜雄日有没有想过换一盆花、换一下花种?要有理有据地说。雄日最后怎么做?

【“如果你是雄日的朋友,看到好朋友这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你会怎么帮助他呢?”这是一个开放的带有思辨性质的问题,学生很可能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教师可利用两组不同观点展开讨论,引发学生争论,让学生在争论中感受雄日内心可能经历的复杂的思想斗争,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雄日品质的可贵。争论中,学生的语言、思维等能力均得到发展。同时,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设下了浓浓的期待。】

三、教学特色

⒈激趣导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利用低年级孩子们的年龄特征,采用竞赛、挑战、角色表演、写字接力赛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识字,说话、想象等活动中,让孩子在愉快中学习。而老师适时的肯定、帮助、激励,让学生兴致勃勃,情动辞发。

⒉“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语文教学要“从课文中走一个来回”(叶圣陶)阅读教学第一课时要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引导学生经历从反复“通读”课文到“读通”课文,为深读课文打下基础。“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读中想象,读中思辨,读中升华。从而实现与文本世界的融合,与学生的阅读期待结合,形成新的视野,感受诚实的可贵,受到情感的熏陶,最终让学生精神提升。

⒊情理交融。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利用课文插图、文字,让学生在和文本的对话中“披文入情”;生生互动对话,重视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互相启迪智慧;师生平等对话,重视教师的引领,运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架设生活与课堂的桥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欣赏习惯,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通过想象、移情、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产生个性化的体验感悟,适度拓展延伸,开阔学生思维的疆域,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

⒋资源整合。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识字的差异性资源,注重识字层次性和差异性,适时链接生活,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识字方法,让课外的识字成果展示于课堂;在检查朗读时,适度提高难度,让学生分别选择“国王”、“孩子”、“大臣”的角色读同一句话,在转换语言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通过教师自编的儿歌整合文本内容,让学生反复诵读中巩固识字、感受不同文体风格;让学生选择生字组词、说话、编故事则把识字与运用、积累与创造有机融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