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治本,追求本真
闲时看书,看到“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的话,连着教育反思觉得若有所得,至于得了什么,又是所知了了;寂寞的今日读着这样一个故事,仿佛是大彻大悟。
故事是这样:一个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的一座庙宇,他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庙宇整修得美丽而又庄严。后来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其中一组是京城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皇上没有办法决定到底用哪一组?皇上犯难了,于是决定让两组进行比试。皇上要求这两组人员,各自去整修一个小庙宇,而这两个庙宇互相面对面。三天之后,皇帝验收。
工匠们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料,又要来了许多的工具和材料;而和尚们居然只要了一些抹布和水桶等简单的清洁用品。
三天后皇帝来验收。他首先看了工匠们所装饰的庙宇,工匠们敲锣打鼓的庆祝完工,他们装饰得非常精美,富丽堂皇。皇帝看着是很满意。接着,皇帝来看和尚们修的庙宇。一看愣住了,和尚们所整修的庙宇没有涂任何颜色,他们只是把原来所有的墙、桌、椅、窗、台阶等都擦拭的非常干净,庙宇中所有的物品都显出了原来的颜色,而它们光洁的表面就像镜子一般,无瑕地反射出从外面而来的色彩,那天边多变的云、随风摇曳的树、五彩翻飞的蝴蝶、甚至对面五颜六色的庙宇,都变成了这个庙宇美丽色彩的一部分,而这座庙宇只是宁静志远的接受这一切。
人们都被这份庄严和博大的美所感动。当然胜负也见分晓。
读完后我掩卷长长沉思:如果众生平等,万世师表被称为“人类的灵魂的工程师”确实是莫大的讽刺!没有谁有资格去“塑造灵魂”,也没有谁的灵魂是需要塑造的。如果从教育的本原来领悟和反思教育,我们会发现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心灵的引领、从心灵走向心灵,寻找自我和本真的活动。学生的心灵像一座庙宇,教师或随自己的匠心来装饰和修整,使之成为自己心中的样式;或是从心灵出发、走进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来擦拭一下蒙垢的心灵,让它明镜光泽,让世间的美好进驻学生的心灵;擦拭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心灵飞翔,让他们拥有纯洁的笑容,童真的惊喜,无束的言行。
躺在床上闭眼冥想:花样年华、如锦前程的我为什么会流浪?凭着一份对自己的自信和对权术的愤蔑,为着梦想出走的我常听朋友们说:“在深圳你能找到你想要的东西,只要你行动起来!”于是深圳就成了我寻梦的第一站。回想起来深圳让我真正打动的不是她的浮华和富丽,而是我在一所学校门口看到的一个校训:无为治本、追求本真。我没有再到深圳别的学校去尝试了,“无为治本、追求本真”是与我的教育思想潜相通的,如果深圳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我不妨在这里放牧我的羊群,把我的羊儿养肥养壮!
星期天的下午,阴晴变幻但夕阳的光影很好。在众生的歌唱里,我不再觉得是孤独的行者,而是个归人了。
(本文发表于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网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